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

刘扬

刘扬

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在职研究生

摘要:本文从不同角度探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从根本上解决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途径。

关键词:资产管理;预算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数量和规模不断上升,质量不断改善.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明显滞后,与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各项财政改革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预算管理的完整性、公开性、公平性、效率性特点日见突出,要求资产与资金的结合更为密切。因此,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有机结合,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必然趋势。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的必要性

对于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资金是单位资产形成的主要渠道,资产管理水平又是预算安排合理与否的基础,从而间接影响着资金预算.从二者的关系上来看,预算管理是资产管理的前提,资产管理是预算管理的延伸。因此,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既是加强资产管理、从源头上控制资产形成的需要,也是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的有效手段。

1、从资产管理角度看

(1)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国有资产是用来保障事业发展的,是用于单位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资产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维护其安全、完整。但长期以来,由于体制不顺,制度建设滞后等原因。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脱节,如购置固定资产不入账,领用手续不规范:逾期借款不能收回,形成呆坏账:随意对外投资,没有回报或投资产生的收益不纳入单位预算,造成投资效益损失;资产处置不规范,导致处置收入流失等。通过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结合,可以加强资产入口的管理,要求限额以上的资产购置事项要先经审批方可纳入预算;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等要先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并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并报财政部审批后方可投资;可以加强资产使用和处置收益的管理,要求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收益等要纳入单位统一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解决了投资效益损失问题。规定单位资产处置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资产处置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可以使资产管理的范围更宽泛,既注重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又加强对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还要求将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纳入资产处置监管范围等。从而有效地堵住资产流失的各个途径,维护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2)实现国有资产合理配置。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配置上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由于资产配置标准体系不完善,使得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和配置资产时,缺乏科学的参考依据,无法做到科学、公平、公正、合理,影响资产的配置效率;其次,资产管理和配置管理脱节,管配置的不掌握资产的存量情况,管资产的不了解资产的配置情况,使资产的出口管理和人口管理相互脱节,影响了工作的整体性和有效性。通过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可以制定公正合理的资产配置标准,为行政部和财政部编制预算和配置资产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可以根据单位的职能、有关资产配置标准、单位存量资产情况以及单位资产使用绩效来配置资产;财政部和行政部有权根据规范化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统一调剂制度,将国有资产在不同单位之问进行调剂和配置。从而使资产配置更加合理和科学,为单位国有资产充分有效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实现国有资产有效利用由于资产配置不合理,重复购置严重.对使用疏于考核,造成资产闲置,利用率低,又没有强有力的管理部门优化配置、调剂使用,损失浪费严重。在资产使用过程中缺乏规范管理,导致单位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各类资产利用率不高,其中固定资产尤为突出。有的设备多年闲置。缺乏保养,损坏严重,最终只能淘汰或以较低价值处理。目前国家对由预算资金所形成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尚缺乏相应的责任考核要求,对资产的完整性和使用有效性等缺乏公正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考核评价制度,造成大多数单位没有树立起成本意识。通过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明确财政部对行政事业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或超标准配置资产的调剂权,可以满足优化资产配置、整合资产的要求,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单位的资产得到合理维护和有效使用:可以促进建立直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共建共享公用机制,使资产效益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可以促进建立科学的国有资产效绩评价体系,使资产使用绩效与单位业绩挂钩,从而不断提高资产使用效益。通过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达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要求,做到产权清晰、配置科学、使用合理、处置规范、监督公正。最终保障和促进国家事业的发展。

2、从预算管理角度看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要求,自2000年开始,财政部开始进行中央部门预算改革,将部门支出划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部分,其中基本支出又包括人员经费和日常办公经费两部分,基本支出预算用定员定额的方法编制。实行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一是可以解决资产预算安排与现有资产存量状况之间脱钩的问题。通过加强资产管理,全面、准确地收集和掌握资产的实物量、价值量及运行状况等信息,对资产的利用率、费用开支情况进行反复研究、分析、测算和修正,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标准和实物费用标准,为细化预算编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二是可以促进编制综合预算。加强国有资产收益管理。通过加强资产管理,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对外投资收益、资产出租收入等国有资产收益全额纳入预算,提高资产收益的透明度。三是为实施绩效预算创造条件。通过加强组织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指标体系,是绩效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公司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由于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各不相同,在设计关键性业绩指标时,我们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考虑。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现状

(一)资产状况与人员结构缺乏关联

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脱节,暴露出一些财务管理问题。每个行政事业单位都应该确定一个与其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相适应的人员和资产配置标准,为预算安排提供依据。如人均办公用房及基本办公设备的配备、不同技术和职级科研人员的专用和通用设备的配置,都应该有一个标准。实际上,由于缺少这样的配置标准,造成预算安排缺乏硬约束,尤其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预算安排存在随意性,很多单位仅仅从自身发展考虑,争资金净资产,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信息不对称,很难做到预算安排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单位之间苦乐不均的现象仍较严重。同时政府部门缺乏对单位已有资产的宏观管理和统筹调配,造成资产重复购置,利用率不高。

(二)部门预算安排与单位资产存量关联度较低

在预算执行中,着重按照预算规定的项目和数额执行,以控制超支为管理重点。这种以控制投入为主的预算管理模式过多地重视资产的边际增量,难以对资产存量实行全面的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预算收支活动的合规性,而支出活动结束后形成的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以及那些与预算支出无直接关系的资产,往往成为财政部门力所不及之处。

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的思路

正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存在着种种问题,迫切需要加强二者的有效结合,共同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服务。严格执行《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为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提供制度保障;明确管理部门及其职责,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创造前提;做好资产清查工作,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奠定基础;完善资产配置标准,为科学编制部门预算提供依据;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实现预算对资产管理的全程监督;开发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财政部预算司.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指南[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财政部令第36号.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Z]2006

作者简介:

刘扬2009年毕业于重庆工商大学计信学院应用物理学专业,现天津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在读会计学专业就职于天津市计划生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