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配合肩关节挤压治疗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应用

/ 1

电针配合肩关节挤压治疗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应用

廖云辉

廖云辉(云南省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云南个旧661000)

【中图分类号】R6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4-0148-01

【关键词】电针肩关节挤压脑卒中偏瘫肩关节半脱位

脑卒中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升高,且发病年龄也有年轻化趋势。偏瘫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后遗症。肩关节半脱位又称不整齐肩,是脑卒中后偏瘫病人的早期并发症之一,在弛缓性瘫痪期时发生率达60%—80%。也是制约偏瘫上肢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因。

我科对56例脑卒中后偏瘫并发肩关节半脱位的病人采用电针配合肩关节挤压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2010年我科收治因脑血管意外所致偏瘫并发肩关节半脱位病人56例,均经临床、X线摄片检查确诊。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49—72岁,平均60.5岁,病程20—60天;对照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47—75岁,平均61岁,病程23—55天。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

1.2方法

1.2.1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包括常规药物治疗,偏瘫患者常规护理,功能训练等)。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上肢电针配合肩关节挤压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2.1.1上肢电针治疗以取手阳明经为主。取穴: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配以:肩井、肩臑、肩贞。进针后行提插捻转法,使针感向远端扩散,之后接上G6805型电针治疗仪,通电后用断续波,逐渐加大电流量,使有关肌群出现节律性收缩,每次通电20分钟。治疗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统计疗效。

1.2.1.2肩关节挤压方法:(1)伸直患肢,治疗师扶住患肢从不同方向快速向肩关节做挤压—牵拉运动频率为80—100次/分,每次持续约2分钟,每天4—5次。(2)患者取坐位,伸直患肢,张开四指撑于坐位上,身体向健侧—患侧来回倾斜,挤压患肢,频率为30次/分,每次持续约10分钟,每天4—5次。

1.2.2评价方法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40天后分别行双侧肩关节正位X线摄片,测量X线摄片上肩峰下缘中点与肱骨头中心之间的距离(acromiohumeraldlstance,AHD),距离越小,则病人恢复越好。

1.2.3统计学方法将完整资料数据输科SPSS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

2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AHD测量值比较对照组治疗前AHD平均4.84±0.20cm,治疗后AHD平均4.99±0.23cm治疗组治疗前AHD平均4.83±0.27cm,治疗后AHD平均4.25±0.2cm。

两组治疗结果及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电针配合肩关节挤压治疗的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

3讨论

肩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病人常见的关节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较难恢复,并且会导致肩痛、局部水肿、肩—手综合征等一系列并发症,对患侧的上肢功能恢复和病人心理都有严重的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成因包括肩关节自身的不稳定性、偏瘫后尤其是在弛缓性瘫痪时期肩关节固定机制的丧失、患肢自身重力的牵拉及不恰当的护理等而导致。防止肩关节脱位最重要的肌肉是冈上肌、三角肌。弛缓期偏瘫病人肌力下降,肌张力降低。只要改善肩关节周围肌肉的肌力及肌张力就能改善肩关节半脱位。针灸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并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对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电针刺激能使肌肉收缩,诱使肌力恢复并提高肌张力,配合肩关节挤压能刺激本体感觉,提高肌张力。还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