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 2

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李玉芬

李玉芬(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2642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4-0234-02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有遗传倾向,其基本病理为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引起的代谢紊乱。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我科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男性43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为38~78岁。

1.2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心脏、血管、眼、肾、神经等组织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障碍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

2护理

2.1心理护理

及时评估患者心理变化,如抑郁、焦虑、恐惧、悲哀等。做好心理护理,请病情控制良好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教,鼓励患者对治疗的信心。鼓励家属给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2.2饮食护理

2.2.1食用纤维:纤维素有助于肠内大肠杆菌合成多种维生素,可加速食物通过肠道,延迟和抑制糖类食物在肠道的吸收,使餐后血糖下降,同时增加肠蠕动,有利于大便通畅,纤维素体积大,进食后使人有饱食感,有利于减肥。含纤维素食物包括豆类、蔬菜、粗谷物、含糖分低的水果。每日饮食中食用纤维含量以不少于40g为宜。

2.2.2糖尿病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饮食中的主副食数量应基本固定,要严格按照医师制订的食谱,避免随意增减。选用任何新品种食物时,要先了解其主要营养成分,经医师同意后可适量调换。

严格限制食用各种食糖及糖果、点心、小食品、冷饮、水果及各种酒类,个别轻型患者如需增加水果时,应先取得医师的同意。体重过重者,要忌吃油炸、油煎食物。植物油中含不饱和脂肪酸多,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如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动物油因其含饱和脂肪酸多,可使血清胆固醇升高。因此炒菜宜用植物油,忌食动物油。饮食要少盐,且要少吃含胆固醇多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蟹黄、虾子、鱼子等,以免促进和加重心、脑、肾血管并发症的产生。

2.3运动的护理

2.3.1运动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2型糖尿病肥胖者和血糖11.1~16.7mmol/L(200~300mg/dl)以下者,以及1型糖尿病稳定期患者。

禁忌证:并发急性感染,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严重急慢性并发症患者,如心、肾、脑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重症糖尿病。

2.3.2运动锻炼的方式:最好做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做广播操、太极拳、球类活动等,首选步行。

2.3.3运动原则:根据年龄、性别、体力、病情及有无并发症、胰岛素治疗及饮食治疗等情况决定,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运动量,持之以恒,切忌随意中断。运动应使患者达到的心率:(200-年龄)×(60%~75%)(即相同年龄正常人的最大心率的60%~75%)。须逐渐增加活动量及活动时间,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2.3.4运动注意事项:运动应避免恶劣天气,不在炎热的阳光下或严冬凛冽的寒风中运动。运动时间最好在饭后1h以后。未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1型糖尿患者,在运动前不需要补充食物,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如使用胰岛素者,当运动量比平时多时,患者必须在运动前进食。随身携带糖果,在运动中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食用,并停止运动,一般在休息10min左右低血糖即可缓解,若不能缓解,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2.4用药护理

2.4.1口服降糖药:

磺脲类药物应餐前半小时服,其副作用主要是低血糖反应,还有胃肠道反应、皮肤瘙痒、胆汁淤滞性黄疸、肝功能损害、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

双胍类药物应餐前或餐中服,其副作用是腹部不适、口中金属味、恶心、畏食、腹泻等,偶尔有过敏反应。

2.4.2胰岛素治疗的并发症及护理:

低血糖反应:如心慌、头晕、出汗、脸色苍白、饥饿、全身软弱无力、视力模糊、反应迟钝等,及时检测血糖,根据病情可进食糖果、含糖饮料或静脉推注50%葡萄糖20~30ml。

胰岛素过敏:主要表现为注射局部瘙痒、荨麻疹,全身皮疹少见,严重过敏反应(如血清病、过敏性休克)罕见;对过敏反应者,立即更换胰岛素制剂种类,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脱敏药物,严重者须停止或中断胰岛素治疗。

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时间:普通胰岛素于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在早餐前1h皮下注射。长、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再抽吸长效胰岛素,然后混匀。

预防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注射部位应交替进行以免形成局部硬结,影响药物吸收及疗效,避免2周内在同一部位注射2次。注射胰岛素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

3讨论

本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多见于中老年。患病人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诊疗技术的提高而迅速增加。糖尿病可分为四大类型,即1型糖尿病(T1DM)、2型糖尿病(T2DM)、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目前糖尿病的主要死因,肾、视网膜、神经系统等慢性病变严重影响劳动力。对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是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和致死率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杨扬,王峰,李克,李城,纪东华.糖尿病足血管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0):826-828.

[2]韩东亮,王树平,付广印.介入治疗糖尿病足43例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6):178-179.

[4]郭鹏,谢春明.介入治疗糖尿病足13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09,(35):65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