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女性骨性Ⅱ类患者髁状突形状与位置CBCT的分析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成年女性骨性Ⅱ类患者髁状突形状与位置CBCT的分析研究

陈云颖

陈云颖

(普洱市人民医院口腔科云南普洱665000)

【摘要】目的:探析骨性Ⅱ类成年女性患者髁状突形状与位置CBCT的关系。方法: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正畸治疗的骨性Ⅱ类成年女性患者中随机抽取5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CBCT摄片。结果:骨性Ⅱ类患者左右两侧髁突各项观察指标测量值经对比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骨性Ⅱ类患者双侧髁突位置以及形态基本对称。结论:应用CBCT对骨性Ⅱ类成年女性患者髁状突形状与位置进行确定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助于临床医生了解患者是否出现器质性改变或者退行性变化,能够为其制定正畸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对于改善其生理功能可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骨性Ⅱ类;髁状突形状;位置;CBCT

【中图分类号】R7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8-0104-02

错(牙合)畸形引发因素主要包括先天以及后天等各类因素,导致牙(牙合)面出现发育畸形的现象,该病具有较高发生率,对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外形均会产生不良影响,有研究表明髁状突形状及其位置与错(牙合)具有一定的关系[1],此次研究旨在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正畸治疗的骨性Ⅱ类成年女性患者髁状突形状与位置CBCT的关系,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在我院接受正畸治疗的骨性Ⅱ类成年女性患者中随机抽取57例,18至43周岁,平均(29.6±4.8)岁,患者前牙深覆颌、深覆盖、前牙唇倾,排除系统性遗传性疾病患者、颌骨肿瘤史患者、正颌外科史患者、正畸史患者、颌骨骨髓炎史患者以及对本研究配合度较差患者[2]。

1.2方法

应用CBCT拍摄仪器对所有患者进行CBCT摄片,调节电流为8mA,电压为120kV,扫描厚度为0.3mm,扫描时间为20s。取患者站立自然头位,指导患者有效放松口部以及口周围肌肉,自然闭合上下唇,保持呼吸平静均匀,确保后牙保持于牙尖交错部位,应用CT机进行扫描,使眶耳平面与扫描平面平行,在患者颅顶扫描至颏下方,扫描方式为截面扫描[3]。依照髁突三维重建方法进行各项操作,首先向测量软件中导入CT影像并对各项参数进行设置,明确髁突边界并在横断面视图下去除髁突以上软硬组织影像,在矢状面视图下去除后界软硬组织影像,在冠状面视图下将环绕髁突相邻组织的软硬组织去除,然后进行髁突三维立体结构重建。应用测量软件对髁突内外径以及前后径进行测量,在同一标准下完成CBCT摄片工作,由同一操作人员对全部髁突进行三维重建,每个观察项目测定3次后取平均值[4]。

1.3统计学分析、应用

本研究进行数据资料分析软件为SPSS17.0,通过(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差异以χ2或者t检验进行比较,(x-±s)表示计量资料,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结果

骨性Ⅱ类患者左右两侧髁突各项观察指标测量值经对比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骨性Ⅱ类患者双侧髁突位置以及形态基本对称,见表1。

3.讨论

作为下颌骨发育以及生长的中心,髁突能够够对下颌骨大小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最终上下颌基骨以及下颌骨大小与髁突体积存在重要关联。髁突显著生长变化容易增加下颌骨长度以及高度。若患者颌骨出现矢状发育异常现象,同时伴有垂直向不调的可能性非常大并会导致矢状向不调现象进一步加重。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由于受其咬合关系以及特殊颌骨位置关系的影响,机体相应组织必须不断进行改建以适应在负荷作用下TMJ出现的功能变化。骨性Ⅱ类错(牙合)高角患者前牙区没有切导功能,后牙区为(牙合)力主要集中部位,由于髁突表现为窄长形状,从而可减小后牙区对垂直压力的阈值,在对存在上述症状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密切关注其(牙合)间牵引力值,避免发生颞下颌关节受损现象[5]。

患者面部生长型、基因、咀嚼力变化等多种因素均可能影响颞下颌关节髁突,下颌骨髁突体积以及宽度受咀嚼力变化的影响。骨性Ⅱ类患者髁突不同垂直骨面型需要借助表面重构效应以使机体功能以及结构稳定性获得维持,因而患者髁突与周围结构均会受到表明重构效应的影响。

此次研究中,骨性Ⅱ类患者左右两侧髁突各项观察指标测量值经对比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骨性Ⅱ类患者双侧髁突位置以及形态基本对称。综上所述,应用CBCT对骨性Ⅱ类成年女性患者髁状突形状与位置进行确定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临床医生掌握髁突-关节窝空间位置关系提供了便利,有助于临床医生了解患者是否出现器质性改变或者退行性变化,能够为其制定正畸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可使患者的生理功能获得提升并可改善其形象。

【参考文献】

[1]密其凤,刘东旭.安氏骨性Ⅱ类2分类错颌畸形髁状突-关节窝的位置和形态特征[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26):34-34,21.

[2]刘俊.骨性III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成人髁状突形态和位置的CBCT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1-54.

[3]蔡森鑫.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前后牙倾斜度及牙槽高度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6:1-72.

[4]廖妮,周诺,莫水学,戴剑,等.骨性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切牙牙槽骨形态特征的CBCT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5,(4):556-559.

[5]季海宁,梁源,隋珂,高麒,等.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前牙区牙槽骨形态的CBCT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6,32(2):268-272.

作者简介:陈云颖(1983.10.1-),女,彝族,云南普洱人,主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口腔修复正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