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分析王寒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分析王寒梅

王寒梅巨兰王磊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超声心动室163001)

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超声心动图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40例超声心动图诊断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超声心动图诊断检出瓣膜赘生物39例(97.5%),血培养阳性率为15例(37.5%),检出赘生物分布包括右心赘生物6例、左心赘生物32例,累及二尖瓣1例、累及三尖瓣1例。赘生物<10mm22例、11~15m15例、16~20m2例,>21mm1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准确快速地发现赘生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超声检查;超声心动图;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微生物感染心脏内膜面,伴赘生物形成。超声心动图发现心内活动性团块回声或赘生物、心内脓肿、移植瓣膜新出现的移位,是诊断IE的重要依据[1]。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40例超声心动图诊断检查可发现异常的瓣膜,对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50.5±2.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

1.2仪器方法采用PHILIPS超声心动图诊断仪,探头3或5S,频率3.5MHz和5MHz。常规探查部位,从左心长轴、心底短轴、心尖四腔切面和心尖五腔切面等。对赘生物大小、部位、活动性、形态、数量、声像特点进行观察。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超声心动图诊断检出瓣膜赘生物39例(97.5%),血培养阳性率为15例(37.5%),检出赘生物分布包括右心赘生物6例、左心赘生物32例,累及二尖瓣1例、累及三尖瓣1例。超声检查赘生物与心脏基础病变情况,二尖脱垂7例,换瓣术后3例,先天性心脏病14例,风湿性心脏病16例。赘生物<10mm22例、11~15m15例、16~20m2例,>21mm1例。

3讨论

感染性心内炎的诊断目前无论是欧美还是国内都是采用修订的Duke标准。在此标准中,血培养阳性和超声发现是两个主要条件。因此,对可疑IE患者都应及早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明确赘生物的存在、瓣膜损伤及损伤的特征,以及血流动力学异常的严重性和(或)心室代偿的情况[2]对复杂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如病毒感染、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主动脉瓣受累、持续性发热或菌血症、临床改变或症状恶化)应进行超声心动图复查。血培养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行超声心动图评估尤为重要。如果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模棱两可,应该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菌血症,特别是感染灶不明的葡萄球菌和真菌感染。具体来说,超声心动图检查在IE患者具有以下作用:

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赘生物的检出具有重要价值。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简便、快捷,也有较高的准确性,可检出70%的最大径≥6mm赘生物的IE患者,并可方便地估计赘生物的大小、位置、形状、活动度和数目。TEE对IE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3]。另外,超声显示心肌内脓肿或瘘管及新出现的人工瓣裂开,尤其是发生于瓣膜置换术后晚期患者,都是超声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标准之一,是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尤其对血培养阴性的患者。

对IE病情判断有重要作用,可以了解心功能情况,IE由于破坏瓣膜,常导致原发病变损害加重,致心力衰竭恶化。超声心动图有助于了解IE患者心室大小、室壁动度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的性质及程度。预测栓塞发生的危险性:IE患者组织栓塞发生率为22%~50%。一些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的研究表明,左心赘生物直径大于1cm时发生栓塞的几率较高;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研究表明,二尖瓣赘生物直径大于1cm时发生栓塞的几率极高。二尖瓣的赘生物无论体积大小,发生栓塞的几率(25%)高于主动脉瓣(10%);附着于二尖瓣前叶赘生物发生栓塞的比例(37%)高于后叶。了解IE的心内并发症:包括脓肿、瘘管、瓣膜损坏、心包炎、室壁瘤等[4]。TEE诊断IE瓣环周围扩散的敏感性高(76%~100%),特异性也较高(95%),阳性和阴性的预测值分别为87%和89%,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对指导IE患者紧急手术有重要意义,超声心动图检查出现下列改变提示病变需紧急手术治疗。

超声心动图发现心内活动性团块回声或赘生物、心内脓肿、移植瓣膜新出现的移位,是诊断IE的重要依据。对于高度可疑的移植瓣膜心内膜炎,建议首选TEE检查,其他情况下,首选TTE。TTE约能检出50%可疑IE患者的赘生物。不能检测到的原因包括:赘生物直径太小(如小于2mm);赘生物的位置不易被超声束所探测,如自体的肺动脉瓣、各种金属人工瓣、起搏器电极等心内异物;仪器分辨力太低;医师经验不足。TEE诊断赘生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达88%~100%和91%~100%。临床高度怀疑IE患者,若TTE检查未发现赘生物,应行TEE检查,若仍为阴性,则于48h至1周内重复TEE检查,若还是阴性,基本上可排除IE诊断。另外,在超声透声窗欠佳的可疑IE患者,也应及时行TEE检查。但探查三尖瓣赘生物或右室流出道异常时,TEE并不比TTE优越,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后者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赘生物直径太小时,无论是TTE还是TEE都可能探测不到,若临床上高度怀疑IE,应于7~10天后复查。同样,瓣周脓肿、瘘管和假性动脉瘤在发病初期都可能不明显,如脓肿可能仅表现为非特异性瓣周增厚,随病情进展,数天后脓肿扩大形成腔,从而可被超声识别。

参考文献

[1]杨星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25):51-53.

[2]朱航,李越,王瑶,等.感染性心内膜炎42例超声心动图诊断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5):446-447.

[3]郭荷香.感染性心内膜炎超声心动图的诊断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51-52.

[4]黄楠,徐永通,李建华,等.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超声心动图诊断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8):1935-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