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应用当归四逆汤的药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妇产科应用当归四逆汤的药理分析

李丽

李丽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吉林松原131500)

【摘要】我国中药理论博大精深,时间悠久。当归四逆汤就是一味从古代流传至今的中药方子,此方剂出自我国《伤寒论》中,具有显著的温经散寒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血虚寒凝的病症。方剂中含有多味养血通经的中药,在妇产科临床中应用广泛,效果明显,现将此方剂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妇产科;当归四逆汤;药理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9-0308-02

在方仲景著作《伤寒论》中记载了当归四逆汤,明确了其散寒通脉的作用[1]。方剂中含有活血功效佳的当归、补气益气的大枣、温经的细辛、调和营卫的芍药、营血的甘草等多味养血通经的中药材[2]。温经散寒效果显著,针对血虚寒凝患者疗效甚佳。在妇科患者中有一部分病例恰恰是由于血虚寒凝的体质而导致疾病,治疗这部分患者改变血液循环、改善体质是关键,因此当归四逆汤可用于治疗多种妇产科病症,起到良好的镇痛、活血、通脉的作用,在减轻患者疼痛感的同时疏通经脉,不仅利于治疗有痛感的疾病还能治疗多种通过活血祛瘀可抑制病情的病症,本文将对此方剂在妇产科应用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

1.痛经

痛经是妇产科常见的病症,很多女性在经期时间段内伴有不同程度的小腹疼痛,引起这种不适的主要原因是气血不通,使用通脉的药物可谓对症下药。原发性痛经的患者服用此味药不但能起到止痛的作用,还能产生暖宫的功效[3]。患者在服药后即可减轻痛感,同时有能通过长期的用药治疗避免痛经的发生。针对患者的不同临床症状可以加用其他药材,以加强效果。如体寒严重的患者可以在方剂中加干姜,以提高散寒暖宫的作用。

2.行经头痛

临床可见部分患者在经期伴有头痛现象,个体不同所表现的症状也有所不同。但这部分患者通常都是因为肝血不足导致的[1],可使用当归四逆汤。针对个体差异根据疼痛感觉和头痛的部位不同加用其他药材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患者感觉为锥刺痛可在基础方剂中添加香附等通络止痛的药材;患者感觉为冷痛可在基础方剂中添加散寒止痛的桂枝[4]。患者只有前额有痛感可在基础方剂中添加解表止痛、通鼻窍的白芷;患者颈项同时有痛感可在基础方剂中添加能抑制颈项强痛的葛根[1]。

3.经期性水肿

有此症状的患者多数是因为在经期时着凉受寒导致气不通、血不畅,因此多数患者的经量不多、颜色发暗。症状通常在经期1-2周就有所表现,一般水肿的部位先从脸部开始,慢慢发展为眼睑和其他部位,严重者全身水肿。除水肿外患者还会伴有心情烦躁、腰酸等经期常见不适,月经结束后不适感消失。治疗这类患者时使用当归四逆汤需添加有利水作用的药材[1],例如黄芪。

4.慢性盆腔炎

目前我国慢性盆腔炎患者比例正逐年增加,这根生活习惯的变化有一部分关系,如不良的饮食习惯、作息习惯等都会影响患者的体质,改变免疫力。凡患有慢性盆腔炎的患者均因久病没有治愈或病症反反复复而导致自身出现血瘀的症状。在经期有多种临床表现,腹痛、腰痛、全身无力、经血暗紫等。患者在服用当归四逆汤时,可在基础方剂中添加祛瘀的药材,例如桃仁,也可添加人参以起到化血瘀的功效。

5.产后关节疼痛

产妇在月子中体质虚弱,若有寒气入体或长期处于阴湿环境中,就会感到关节不适,这在中医上讲也是由于血瘀寒凝引起的。所以同样可以使用当归四逆汤进行治疗,为患者散寒通脉,将体内的寒气散去便可缓解疼痛直至痊愈。为了加强疗效,可以在基础方剂中加入能起到益气通脉的中药材,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红花、黄芪等。加入此类的中药材加强了寒气祛除的作用,同时有利于益气。

此方剂不仅能口服,还能外用,用纱布将药渣包裹固定与患处热敷,每日半小时,配合口服能加强疗效,缩短治疗周期[3]。

6.子宫内膜异位症

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四肢冰凉怕冷,全身无力,经血颜色发暗,患者主要的不适感就是疼痛,经期痛经。但是这种原因导致的经期痛经症状与原发性的经期痛经不同,这种疼痛可以在热敷后得到缓解,但无法消失。只有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了有效的治疗后,疼痛感才会消失。中医上认为这类患者是因为阳气内虚引起的病症,所以可在当归四逆汤的方剂基础上加生姜,有助于血液运行[5]。

【结语】

当归四逆汤的临床应用证实了其显著的镇痛、活血、通脉的作用,此方剂可应用于骨科、妇科等多个科室患者的治疗。有现代药理学学者对此方剂进行了研究[1],表明此方剂含有多种镇痛活血的化学成分,如桂枝醛、芍药苷、甘草黄酮等,可有效的改善血液循环、消炎镇痛,它的消炎镇痛药性应用于妇产科患者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痛经(利用方剂通脉暖宫的作用)、行经头痛(利用方剂通络止痛养血的作用)、产后关节痛(利用方剂散寒通脉的作用)、慢性盆腔炎(利用方剂镇痛祛瘀的作用)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疼痛症状(利用方剂通脉益气的作用)[5],同时它改善血液循环的药性还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体质,使患者血气通畅,强化疗效。而针对经期性水肿的患者还能在镇痛的同时利水[1],减轻水肿症状、改善体质双管齐下。临床应用可根据不同的妇科病症及不同患者的症状表现,适当的加减方剂,使用药做到因人制宜,将药物的药效发挥最大化。综上,当归四逆汤可在妇产科临床应用中加大推广力度,使更多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王国明,张永健.当归四逆汤的应用和实验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3):1479-1482.

[2]刘立群,何善阳,游泽山等.不同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当归四逆汤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治疗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3,34(6):962-965.

[3]王彩霞,姚瑶,张利梅等.当归四逆汤配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9):1624.

[4]阮叶萍,金铭.当归四逆汤镇痛作用实验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10):1108-1111.

[5]黄艳辉,梁雪芳,林秀华.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