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

陈静

湘潭市妇幼保健院湖南湘潭411104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间150例顺利分娩的健康产妇,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A、B、C三个小组,每组均为50例;每组产妇均在产后对其进行康复护理,其中A组产妇在产后1个月进行,B组产妇在产后2个月进行,C组产妇在产后3个月进行,观察比较3组的盆底功能情况。结果:3组患者护理后的盆底肌力相比较,A组明显优于其他两个小组(p<0.05);且3组发生尿失禁的情况相比较,A组也明显少于B、C小组(p<0.05)。结论:产妇分娩后在早期给予康复护理,能够对产妇的盆底损伤情况进行明显的改善,使其盆底肌力提高,同时还能减少尿失禁的发生。

【关键词】产后;盆底功能;不同时间;康复护理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通常在女性产后比较高发。而产妇发病后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松弛、尿失禁及子宫脱垂等,对其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具有严重的影响[1]。因此,在产妇产后给予有效的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对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具体报道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150例顺利分娩的健康产妇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B、C三个小组,均50例;A组年龄为20至38岁,平均年龄(26.89±4.28)岁,其中32例为自然分娩、18例为剖宫产;B组年龄为21至37岁,平均年龄(27.03±3.86)岁,其中30例为自然分娩、20例为剖宫产;C组年龄为22至38岁,平均年龄(27.31±4.05)岁,其中31例为自然分娩、19例为剖宫产;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妊娠并足月生产,排除伴有严重妊娠合并症的产妇、伴有严重器质性疾病的产妇及存有精神、认知障碍的产妇;3组产妇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均不明显(p>0.05),可比性高。

1.2方法

所有产妇均在产后对其进行康复护理,其中A组产妇在产后1个月进行,B组产妇在产后2个月进行,C组产妇在产后3个月进行。康复护理的内容包括健康宣教、盆底肌训练与电刺激治疗等;(1)健康宣教,产妇在完成分娩后,护理人员均需对其盆底功能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依据其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方法,并将康复训练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的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产妇进行讲解,使产妇一定程度的了解,将其对于康复训练的重视程度加强;(2)盆底肌训练,主要是指导患者进行肛门收缩训练,依据产妇情况每次缩紧3至5秒后放松,一次训练15至20分钟左右,一天训练3至4次;(3)电刺激治疗,只要是采用低频盆底神经康复治疗仪对产妇进行治疗,治疗时产妇均采取平卧体位,指导其床腿弯曲并分开,然后在其阴道中将探头置入,通过治疗仪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电刺激治疗,并对其肌电图进行监测,一次治疗时间在20至30分钟左右,一周进行2至3次治疗。所有产妇均进行2个月的康复护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3组产妇的盆底肌力与尿失禁的发生情况;其中盆底肌力主要是采用盆底肌压力仪进行评定,依据其检测刻度将盆底肌压力分为0至5级等6个等级,其中0级表示盆底肌力最差,5级表示盆底肌力最佳。

1.5数据处理

使用SPSSl8.O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检测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检测结果用(%)表示,如果(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产后盆底肌压力比较

所有产妇在经过护理后,3组的盆底肌压力情况相比较,A组明显优于B、C两个小组(p<0.05),见表1:

注:与B组相比较,△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较,○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2.2尿失禁发生情况比较

所有产妇通过护理后,A组50例产妇中,有2例出现尿失禁(均为轻度尿失禁),发生率为4.00%;B组50例产妇中,有10例出现尿失禁(5例轻度尿失禁、5例中度尿失禁),发生率为20%;C组50例产妇中,有12例出现尿失禁(4例轻度尿失禁、8例中度尿失禁),发生率为24.00%;3组的尿失禁发生情况相比较,A组明显少于B、C两个小组(p<0.05)。

3讨论

妊娠是大多数女性需经历的一种特殊生理过程,而女性在妊娠期间其子宫与胎儿产生的压迫均是由盆底组织承担,且在分娩时阴道扩张及受到损伤均会对产妇的盆腔肌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2],因此,女性在产后极易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有相关研究显示,我国已婚育妇女中,大约有40%左右的女性存有程度不同的盆底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3]。

产妇产后的盆底功能康复训练主要是指通过非手术的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康复进行促进,从而将产妇的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提高[4]。目前,在临床上产妇产后的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方法主要包括电刺激治疗、肛门收缩训练与生物反馈等。通常在产妇产后给予系统性康复训练,均能够对其盆底功能进行改善。而有相关研究显示,产妇产后在早期给予康复护理,能够将护理效果明显提高[5]。本研究中通过对3组产妇在其产后不同时间进行康复护理研究结果也显示A组的盆底肌压力优于其他两个小组(p<0.05),且尿失禁的发生情况也明显少于B、C小组(p<0.05);表明产妇产后越早给予康复护理,其盆底功能改善越为明显。

综上所述,产妇分娩后在早期给予康复护理,能够对产妇的盆底损伤情况进行明显的改善,使其盆底肌力提高,同时还能减少尿失禁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廖文梅.探讨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16(6):792-794.

[2]王芳,袁椿媚,任艳清等.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观察[J].母婴世界,2015,(23):81-82.

[3]徐慧,杨华,李杏等.在产后不同的时间对产妇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18):72-73.

[4]纪淑春.产后盆底肌肉功能测评及康复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9):1285-1288.

[5]徐峰.探讨不同时期康复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6):2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