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职业健康管理控制职业病发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加强职业健康管理控制职业病发生

栾婧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66

摘要:在我国现阶段的职业病危害形势十分的严峻,职业病的发病人数以及职业病的死亡人数都位居世界的前列。企业必须加强职业健康管理,采取有效地预防、控制措施,以实现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下面就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了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对职业病发生的控制,以供借鉴。

关键词:职业病;健康管理;危害

前言:我国是世界上职业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多发的职业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伤害,也在社会上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各种职业危害因素,但只要企业加强职业健康管理,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手段,职业病是可以预防控制的。

1职业健康管理和保障体系

1.1设置专门的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夯实职业健康管理的基础

公司成立以董事长为组长,工会、安技环保部等职能部室领导为成员的职业健康工作领导小组,设立职业病防治所为公司职业病防治专职机构,并配备多名专职职业卫生医师和监测人员。公司所属各单位设专职安全员,负责各单位日常职业健康管理的具体工作。在车间、班组做到责任到人,将具体工作落到实处。并通过每周由安技环保部组织,各单位安全员参加的职业健康安全例会进行工作上的安排与沟通。

1.2建立健全职以职业病危害防治为重点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将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纳入到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当中去,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职业健康工作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治工作管理制度》、《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教育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设备、设施管理规定》、《员工防护用品管理规定》、《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实现了对职业病危害的全过程控制。

2职业健康管理措施

2.1职业病的前期预防。为预防、控制和消除新、改、扩建以及技术引进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竣工验收,避免每个项目职业环境的先天缺陷。另外。从源头控制职业病危害,彻底改变施工人员的作业场地狭小,工艺设备陈旧的落后状态,为公司员工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作业环境。

2.2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与作业环境监测,掌握职业危害控制动态。分析主要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以及所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产品等的基本情况,公司对主要的按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文件要求每年进行两次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

2.3落实预防、控制与改进措施,从源头控制职业危害因素。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决定着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成败。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进行技术改造,逐步改善作业环境,提升劳动者的健康安全保障。柴油机实验站能产生很强的噪声,噪声最大值可达110分贝。公司坚持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将噪声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采用综合隔音技术,从源头上控制噪声危害。各操纵室的噪声强度控制在70分贝以下,比试验台降低40多分贝,保护了柴油机试验人员的听力健康;机车喷漆作业产生大量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毒物质。公司投资上千万资金,建立7个密闭式喷漆房,采用屋顶送风,地下吸风,用玻璃棉阻隔及活性碳吸附等净化技术,降低工作现场的毒物浓度,车间还新建了更衣室,采取二次更衣的方式,让操作者喷漆后,污染的工作服放在专门的存放间内,换上洁净的衣服后到清洁明亮的休息室休息,给劳动者创造一个从生理到心理都健康愉悦的环境。热处理车间镀铬作业,接触六价铬,属高毒物质。此项工艺经多次可行性论证后,改为喷塑工艺,用低毒物质代替了高毒物质,用无毒物质代替了有毒物质,减少了对员工的职业危害;粉尘是最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公司对铸造分厂进行了树脂砂改造,在车体车间引进了机器人焊接工艺,在粉尘作业区安装各种通风除尘设备113台,大大降低了作业现场的粉尘浓度。2.4做好个体防护,加大防护用品使用的监督力度。公司建立了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发放、使用和检查制度,2012年共投入劳动保护费700多万元。安全监查人员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加大了防尘口罩等个体防护用品使用的监督力度,对不佩戴或不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的人员进行教育,并实行相应的处罚。

2.5职业健康教育培训与宣传,提升员工的职业病防护意识和技能。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公司安技环保部是负责职业健康培训的专职机构,每年编制培训计划,根据工种及岗位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大纲,通过考试测试培训效果,通过知识竞赛等活动丰富培训方式。为使培训覆盖所有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公司实行二级培训,即对公司所属各单位职能人员、安全员、工会委员、班组长由专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进行一级培训,然后让他们回到各自单位在对一线接害员工进行二级培训。通过培训,广大职工深刻认识到职业病的危害性和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职工对职业病的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另外,还在每年的《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期间利用厂内有线电视、报纸、广播站、电子大屏幕、宣传橱窗、车间黑板报等宣传工具,进行大力宣传,并聘请全国著名职业卫生专家为公司中层以上领导讲解职业病相关法律法规的内涵和企业管理者及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提公司决策层对高职业病防治的重视性。公司按照职业卫生告知制度,采用劳动合同告知、标识告知、培训告知等多种方式向员工告知工作场所职业危害的检测结果和预防措施、以及健康监护结果等相关信息。做到对全员进行劳动合同告知,并在所有作业场所都设置了标准的职业危害警示牌、告知栏等标识,既有效地维护了职工对职业危害的知情权,又赋于职工对职业卫生的监督权。

2.6组织职业健康体检,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切实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可以每年制定职工健康检查计划,根据计划和规范的要求,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卫生机构对接触各种职业病危害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监护率达到90%以上。针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职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上岗前,公司按照职业卫生告知制度,采用劳动合同告知、标识告知、培训告知等多种方式向职工告知工作场所职业危害的检测结果和预防措施,并对将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包括新进厂人员、调换岗位的人员)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鉴定是否有职业禁忌症,为职工的岗位安排提供科学依据;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在岗职工,进行周期性的健康检查,及时进行医学观察、诊断、治疗,或采取调换岗位、疗养等措施;为职工进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了解职工的身体状态,评价其健康状态的变化情况,以便给予相应的待遇或赔偿。健康监护结束后,公司还设专人负责为每个监护对象建立了规范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各所属单位及时把监护结果反馈给员工,对职业禁忌人员调离禁忌岗位,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2.7职业卫生事故应急。建立职业卫生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配备应急救援的基本装备,与公司各相关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完善了应急救援网络体系。并且制定了应急救援预案,会同相关部门定期进行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在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技术水平与救援队伍的整体能力的同时,也使公司对突发的职业卫生事故能够尽快的控制事态发展,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结束语:

我们的企业,乃至我们整个国家的职业病防治工作,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建立健全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同时,加强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与治理、作业环境的改善,提高员工的自主防护意识,严格职业健康监护,这些都是防控职业病,加强职业健康管理的极其重要的辅助手段。只有各项措施多管项下,才能保证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

参考文献:

[1]朴英姬:浅谈我国职业卫生发展状况及面临的挑战.华南预防医学,2008年12月第34卷第6期

[2]袁昌明谢正文:安全管理,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