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中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岩土工程中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

张治

武汉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在工程建设当中岩土工程的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占据重要地位,是整合建设施工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所以加强规范岩土工程工作流程与标准,认真分析并归纳相关勘测数据,结合地质特点科学选择处理技术,以便有效的增强工程建设质量。本文就岩土工程中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对促进岩土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桩基础;地基;岩土工程

引言:伴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提高,岩土工程也随之获得了很好的发展,但其建设难度与技术含量一直影响着岩土工程的发展,并逐步引起了相关人员的重视,其中岩土工程当中的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即是影响岩土工程的一项重要难题。提高对地基与桩基础处理的水平,增强技术研发,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是延长岩土工程寿命的关键因素。

1岩土工程的特点

1.1隐蔽性

岩土工程一般位于地表下面,锚杆、桩基、地基等的施工都是在地表下进行,并且这些工程在完工以后会用土体掩埋,整个工程运行也是在地下进行的,由此可见岩土工程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在具体的运行当中除非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否则很难被发现,这就给岩土工程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1]。对于这类问题,有不少岩土工程已经引进了先进的地下监测技术,以便及时准确的了解地下情况,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

1.2依赖性

尽管岩土工程已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其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与科学的支持。比如:高压水射流切割技术的产生,也给岩土工程带来了一定的启发,随之产生了高压喷射注浆法;超声波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为岩土工程桩基质量超声波检测法提供了技术支持,此外液压技术的引进为静压桩技术的产生提供了机遇。由此看出,岩土工程对先进技术与科学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和当前使用的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1.3不稳定性

由于自身的结构决定了岩土工程不稳定的特点。由于岩土所处环境复杂,在施工期间很容易造成岩土的结构与性能发生改变。所以,认真勘察岩土的特点及性质,在勘察期间可通过勘探孔来了解岩土的特性,但由于岩土性质不稳定性,随时会发生改变,因此提交的勘察信息也不准确,所以应对岩土进行实施监测,根据其变化来调整施工方案,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2]。

2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要点

2.1地基处理技术

目前,我国现有的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技术有很多种,并且绝大部分均是由我国自行研发的,而且在岩土工程给当中应用非常普遍。比如:二灰桩、CFG桩以及钢渣桩符合地基处理技术,不仅充分利用了建筑施工当中的废弃物,以此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施工成本,还能作为一种环保技术来改善环境质量,解决因建筑施工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在岩土工程地基处理当中应用最为普遍,其应用时间为完成施工前的监理与放线审核以后,方可开始地基处理。并且对于桩基材料,一般会选择含泥量低于5%的砂料、粉煤灰、粒径在8到25mm范围内的碎石以及硅酸盐水泥。在开始灌注混合料之前,应先清理管道,保证管道通畅,防止管道内存有异物,进而影响灌浆质量。在灌浆时需特别注意的是,在将混凝土灌入钻杆内以后,才能进行提钻,且应保证开阀门的高度低于30cm,方便提钻作业,在对桩底混凝土泵压期间,不可进行提钻。在这一期间,保证提钻作业匀速的前提下,还应避免提钻高度超出25cm,且以混合料的没入作为依据。并且还要保证混合料的搅拌质量,搅拌完成的混合料应及时用于施工,防止时间过长影响混合料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很好的防止水分丢失[3]。另外还必须严格把控混合料的搅拌时间与配比。在施工期间,如果出现淤泥层或者砂石层等情况,应放缓提钻速度,并适当提高桩体的强度,以免出现断桩的情况,严格控制灌注时间。最后成桩以后还应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完成养护以后,才可剔除桩头。

2.2桩基础处理技术

桩基础处理技术在岩土工程当中应用较为普遍,且反映效果也比较好。根据受力原理可将桩基础工程分为端承桩与摩擦桩两种,但如果按照施工方式又可分成灌注桩与预制桩。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当中使用到的岩土工程技术包含预应力管桩、扩头灌注桩、冲孔与钻孔灌注桩等,但这类灌注桩再具体的应用当中会因为空地沉渣问题而造成桩体承载力降低的情况,因此便产生了灌注桩后压桩技术。这类技术就是通过高压加压装置将水泥浆直接压入桩底,同时挤出桩底的沉渣,不仅能够很好的提高桩端与桩周土性,还能有效的增强桩基承载力,以防出现桩基沉降过大的情况。桩基础处理技术作为岩土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首先,在工程设计期间,需结合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合理进行工程设计,选择最合适的桩基处理技术,并明确指出桩数、桩径以及桩长等相关数据。其次在开展现场施工时,需严格遵循工艺要求与设计标准开展施工,精确定位桩基的位置,并科学布设相关器具与机械设备,在工程施工期间要严格按照施工作业指导者开展施工,明确各项注意事项,并做到认真防控,比如:在进行灌注桩作业时的泥浆配置以及护筒埋设;预制桩的接桩施工与质量控制;桩基垂直度的检测等,保证摩擦桩的桩侧土摩擦阻力足够完成预制桩的压入工作以及灌注桩的终孔作业,并且此时支撑柱的桩底已深入到了地质较好的持力层,并保证在完成清孔作业以后桩底的沉渣厚度达到规定标准,并且还要保证钢筋笼的加工符合设计要求,并认真进行代表下混凝土的浇注作业,以确保桩基混凝土的浇注水平。另外,在完成建筑施工以后还需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桩基质量进行检测,以保证桩基施工质量的高效性。

3岩土工程技术的应用原则

3.1实践性原则

介于岩土工程的隐蔽性、依赖性以及不确定性的特点,在使用某种技术时不能仅从理论层面上进行论证分析,更关键的是实践,因为技术方案与施工方法不是唯一的。随着施工工艺的不断改善,先进设备与器械的引进,使得传统的设计配上先进的施工方法来完成,这与以往一成不变的结构设计是有区别的[4]。

3.2经济性原则

因为施工技术的不唯一性,每一项岩土工程都需要准备多套施工技术与方案,并且同一施工技术又可应用于多类岩土工程,需经过安全、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对比才可确定,但不管怎样,技术的经济性始终居于首位[5]。

3.3适用性原则

任何一种技术的应用都会面临供应与消耗、使用与维修、天时与地利、空间与时间等多种矛盾,合理解决这些矛盾,并且还需达到工程建设的具体需求,而且还应考虑各部分的互动影响,另外还包含岩土工程的隐蔽性,因此在岩土工程建设当中没有绝对的技术判断,也不能按照某一技术的某一指标作为评价技术好坏的标准,并非选择最好的技术,而是选择最合适的技术。

结语

总之,在我国经济发展当中岩土工程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决定着岩土工程的未来发展。所以,在工程设计之前需全面了解岩土性质的特点,并对其特点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以更好的增强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德才.试析岩土工程中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2):191.

[2]陈柏光.桩基础技术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06):212~213.

[3]李升冉.岩土工程中地基处理主要方法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16:77.

[4]李玲利.岩土工程中地基处理主要方法探析[J].石化技术,2016,09:98-99.

[5]钟建南.试析岩土工程中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要点[J].地球,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