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正畸治疗对牙周病患者牙周状况改变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分析正畸治疗对牙周病患者牙周状况改变的影响

黄艳黄慧静

(长沙市口腔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正畸治疗对牙周病患者牙周状况改变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牙周病患者中选择160例进行治疗分析,对照组80例采取基础治疗,观察组80例则联合实施正畸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D、BI、PI、CAL水平与治疗组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对比治疗前上述指标,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正畸治疗可有效改善牙周病患者的牙周状况,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故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正畸治疗;牙周病;牙周状况

牙周炎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类型,其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牙齿移位、松动、缺失等症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而且也会为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因此积极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1-2]。正畸治疗是一种临床上用于牙周病治疗的常用疗法,为探析该疗法对牙周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此次研究中在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患者中选择160例进行治疗分析,对上述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并对比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做下述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资料

在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患者中选择160例进行治疗分析,依据信封法进行分组,本次研究共分为2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80例。纳入标准:①均经相关检查确诊为牙周病。②对此次研究所用治疗方法无禁忌。③对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④患者存在牙龈出血或萎缩、牙齿移位、松动、倾斜表现或牙齿间隙较宽。排除标准:①病历资料不完整。②患者患有精神疾病,无法进行正常沟通。③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对照组:男性44例,女性36例。患者年龄:24-67岁,平均为(40.6±3.7)岁。病程:8-17个月,平均为(12.1±1.9)个月。观察组:男性43例,女性37例。患者年龄:24-68岁,平均为(40.7±3.9)岁。病程:8-19个月,平均为(12.2±2.4)个月。对比基础资料数据,提示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具有可行性,本次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全面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口腔情况与牙周情况,为患者进行根面平整、龈上洁治以及龈下刮治等治疗,同时也要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教育,叮嘱患者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对不同阶段的牙周病患者实施相应的处理,常规进行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和根面平整术,然后再根据需要使用灭滴灵、漱口水、替硝唑等全身或者局部抗炎药物治疗,观察4-5个月后确保牙周炎症稳定后进一步指导患者牙周自我防护并定期进行牙周维护。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之上联合实施正畸治疗。在患者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后为患者进行复查,待患者牙周炎症反应基本消失且牙槽骨吸收为静止状态时则可为患者进行正畸治疗,先为患者使用直丝弓技术将牙弓排列整齐,使用不锈钢方丝滑动式关闭牙弓间隙,矫治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柔,遵循“细丝轻力”原则,每次加力间隔6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为患者进行牙周维护治疗。在为患者完成主动矫治后要使用压膜式保持器长时间或永久性保持,叮嘱患者定期来院复查。

1.3观察指标

①疗效评价标准[3]:牙周症状基本消失,无疼痛,相关检查提示基本恢复正常则为显效。患者疼痛、红肿症状明显改善,牙齿松动现象明显减少则为有效。治疗前后病情病况无明显改善或加重则为无效。显效+有效=总有效率。②牙周指标:菌斑指数(PI)、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龈沟出血指数(BI)、临床附着水平(CAL)。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研究中各同类计数资料(性别、治疗总有效率)和计量资料(年龄、牙周指标)数据的对比处理,分别采用百分率(%)、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并分别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法进行组间数据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8%,对照组为87.5%,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两种治疗效果的比较

2.2两组治疗前后牙周指标的变化情况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PD、BI、PI、CAL等牙周指标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提示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的检验结果,则提示观察组更佳(P<0.05),见表2。

表2两种治疗前后牙周指标的变化情况

3讨论

牙周炎临床发病率较高,主要特征为牙周组织破坏。牙周炎会导致患者出现牙齿松动、牙齿移位甚至是牙齿缺失等不良情况,不仅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咀嚼能力,而且也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4]。有调查发现我国约有80%以上的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病。牙周基础治疗是临床常用方法,该种疗法有助于为患者清除致病菌,从而帮助患者重建健康的牙周环[5]境。正畸治疗是在牙周基础治疗基础上的一种疗法,其可通过修复原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牙龈以及牙面菌斑堆积,有效回复移位的前牙,同时也有助于恢复患者的正常咬合关系,改善牙齿松动症状,控制牙周疾病进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6-7]。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之上联合实施了正畸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8%对比对照组更高。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牙齿松动情况明显改善。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PD、BI、PI、CAL水平,结果提示差异不显著。对比治疗后上述指标的改善效果,结果提示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更为显著。证明正畸治疗的应用对牙周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牙周状况均具有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正畸治疗可有效改善牙周病患者的牙周状况,临床治疗效果良好,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故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金年强,吴立鹏.正畸治疗对牙周病患者牙周状况改变的影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6):2423-2423.

[2]刘会鹏.正畸治疗对牙周病患者牙周状况改变的影响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8):321-322.

[3]王莉,潘黎芳,聂雪鹏.咬合调整对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J].中国医疗美容,2017,7(7):62-64.

[4]果利.正畸治疗对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牙周状况及血糖水平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0):128-129.

[5]吴秉,徐春华.口腔科咬颌调整联合正畸对牙周病患者的牙周状况的修复效果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7,22(4):705-707.

[6]李振财.正畸治疗对牙周病患者牙龈退缩的影响分析与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9):78-79.

[7]高源,王玉善,陈斌科.牙周病患者实施牙周基础治疗对正畸治疗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41(3):132-133.

第一作者信息:姓名:黄艳性别:女出生年月:1982.11籍贯:湖南

工作单位:长沙市口腔医院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主治医生邮编:410000

寄刊地址:长沙市芙蓉区五一大道844号牙周粘膜科电话:0731-84890195

第二作者信息:姓名:黄慧静性别:女工作单位:长沙市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