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介入科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1

浅谈介入科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

赵素藏

赵素藏(河南省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济源454650)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236-01

我院是济源市开展介入诊疗工作最早的医院,已陆续开展了心脑血管及PTCA,永久起播器安装术,导管化疗,射频消融术,外周血管造影等各种介入手术,随着介入工作的不断开展,介入科护士承受的职业危害如射线,化学物质.感染等也明显增加.现将本人从事介入护理工作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介入工作特点

因为急症PTCA,临时起搏器的安装,射频消融术等心血管疾病的特殊治疗,介入工作具有应急性,快速性,连续性,无规律性等特点,而且接触射线,化学物质和传染病的机会比较多.

二,介入工作职业危害因素

1,X线的危害;X线是看不见,摸不着而对人体组织,器官,腺体及血细胞损伤较大的放射物质,具有蓄积性,长期过量的X线使人产生乏力,头晕,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使机体免疫力下降,严重可引起内分泌紊乱和造血系统损害.据统计,从事介入的工作人员均有白细胞及视力不同程度的下降,有些甚至出现无泪症.

2,化学物质的危害;在介入科环境中用于器械物品,空气和地面消毒的化学消毒剂如甲醛,戍二醛等,长期接触对人体皮肤,呼吸道,神经和消化道均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尤其是甲醛,接触后会使人出现流泪,咳嗽及咽部不适等呼吸道刺激症状.

3.感染因素;介入科护士在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随时有被刀片划破,针头刺破等损伤,所以感染的机会相对增多,特别是经血液传播的一些感染性疾病给介入科护士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4,精神压力;介入科护士经常是在应急环境下完成心血管介入诊疗工作的,无论白天,夜晚,也无论节假日,都需要无条件全身心的投入,面临危重病人,还要适应不同手术和介入医生的各种习惯和爱好,持续的紧张和刺激导致一定的精神压力,另外随着各种新业务的不断开展,也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5,其他;由于介入科护士长时间战立,无规律饮食,可导致下肢静脉曲张,十二指肠下垂和颈腰椎病等。

三防范措施

1,介入科工作环境应保持整洁,安静,室内按装通风设备,定期通风,以利排除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新鲜。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室内定期空气消毒。

2,充分利用放射科专门的X线防护措施,及时穿好防护衣(铅衣,铅围裙,铅帽等),最好定期脱离放射工作环境,尽量减少射线的照射和积蓄,使身体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3,使用化学消毒剂时,要戴口罩,帽子,眼镜,最好戴防护面具,以防止损伤呼吸道和眼睛,熏蒸消毒箱要封闭完好,以防有害气体泄露。

4,术前认真查阅患者资料,对HBSAG(+)或其他传染病者要采取防范准备,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及分泌物,操作过程中严防刺伤自己,对已使用过的器械物品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一次性物品进行焚烧处理。

5,正确认识介入工作的特殊性,加强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心理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注重自身的心理调节,运用心理知识,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营养,加强身体锻炼,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休息时尽量抬高下肢,以利于下肢静脉回流,避免发生下肢静脉曲张,努力改善工作条件,合理设计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6,定期体格检查,观察血细胞变化,注意疾病的早期预防,预防注射乙肝疫苗等,以增强机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