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33秒》:非行为艺术的创新音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4分33秒》:非行为艺术的创新音乐

王雨辰

王雨辰安徽省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31400

摘要:美国音乐家约翰·凯奇(JohnCage)是二十世纪最具争议的先锋派大师,他创作的无声钢琴作品《4分33秒》被人们称为“行为艺术”。本文从《4分33秒》所具有的音乐特性和它在音乐艺术上的创新是否符合音乐艺术发展规律的两个方面阐述了它不是“行为艺术”,而是一首创新意味明显的音乐作品。

关键词:《4分33秒》约翰·凯奇行为艺术创新音乐

美国音乐家约翰·凯奇(JohnCage)是二十世纪最具争议的先锋派大师。由于他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和创作有别于传统音乐艺术理念,他的每首作品都震撼世界乐坛。其对传统艺术冲击的程度,在当时让人“手足无措”和“忍无可忍”,听众常常在一片唾弃声中愤愤离席。直到现在,对于他的作品争议仍然颇多,称约翰·凯奇是“疯子”,其作品是“极端艺术”、“行为艺术”等。

《4分33秒》是约翰·凯奇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无声的钢琴作品,这首无声作品甚至影响和波及二十世纪舞蹈、绘画、电影和诗歌等整个艺术世界。笔者最近欣赏了BBC交响乐团演奏的交响版的《4分33秒》,真是感慨颇多。细细评来,它的美学意义极其深远。在我看来,约翰·凯奇真正要实践的就是“生活即音乐、音乐即生活”这个观念。应该说《4分33秒》是二十世纪音乐艺术发展的产物,并非行为艺术,是一首绝妙的创新性的音乐作品。

《4分33秒》的创作尽管是对音乐美学观念的革新,是对传统音乐的反击和挑战,但它仍旧没有脱离音乐艺术的审美轨道。

“音乐作品在历史和现实中存在,方式各有不同,大致上包括乐谱文本、音响文本和意义理解三种类型。”《4分33秒》同样也存在这三种形式,作品由三个乐章组成,并且在演奏的过程中,指挥和演奏家们会在约翰·凯奇规定的三个乐章每段结束时翻乐谱,这显然具备传统音乐作品演奏时典型的特点;其二,它虽然没有音符,没有声音,但仍然需要通过指挥和演奏家的表演才能完成。BBC乐团的演奏家们在演出前精心排练多次,而且演出时并不轻松,一方面他们要庄重地坐在舞台上手拿乐器不能发出任何音响,另一方面还要保持清醒头脑控制好时间,这和传统音乐作品的演奏没有本质的区别;其三,《4分33秒》虽没有传统音乐作品的曲式技法,但“曲式作为创造目的和想象力的最高体现,作为所有手段的统治者,是在控制、规范和更高层次的艺术统一中实现万千变化并恣肆纵横的”(约瑟夫·马克利斯:《20世纪西方音乐的继承与发展》,杜晓十编译)。由此可见,约翰·凯奇创作的这首作品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发展和升华,真正实现更高层次的艺术境界,而并不是极端的行为艺术;其四,行为艺术更多的时候是通过视觉来体验其艺术内涵,音乐作品的本质不在于表演,而在于聆听。《4分33秒》目的就在于让所有的听众在那一片寂静的时刻聆听个体自己心灵深处的律动和声音,去品味生活与生命的价值。另外,《4分33秒》的艺术效果同样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和“沉默是金”的审美意境。这种无声作品的魅力给予人的是一切天籁之音所无法比拟的震撼和触动,它的思想价值更为生动地体现为“音乐即生活,生活即音乐”的美学追求。

《4分33秒》在音乐艺术上的创新是符合音乐艺术发展规律的。

从远古时期的弓弦贝壳音乐到庄严的教堂圣歌,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从“印象主义”再到具有多元化模式的二十世纪音乐,我们很清楚地看到音乐是一门发展的艺术,不同时代的美学观念和审美标准是不尽相同的。音乐评论家对音乐艺术的评论主要在于音乐作品的思想价值,听众主要在乎音乐作品的表演艺术效果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习惯,而作曲家最关注的是对音乐作品本体的创新性。“音乐思想观念的转变是音乐创新的基础。”无疑,具有全新音乐艺术理念的《4分33秒》是二十世纪文化发展的产物,是音乐艺术追求更高层次的结果。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兴起于欧洲的行为艺术,是西方当代社会的一个奇特现象,其本质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自由活动,并且艺术表达方式极端,而《4分33秒》是符合音乐艺术发展规律,是音乐艺术发展的自然结晶。

“因为出新和创造一向都是音乐的历史传统,也是现代音乐的灵魂,新的音乐最重要的价值。”约翰·凯奇在现代音乐上的成就,并非技法上的突破,而是他对音乐本质的改变及理论的创新。传统的“音乐是作曲家以声音为媒介向听众表达某种理念、情感或思想状况的艺术”(《大美百科全书》,1994年第一版,第十九卷,第405页)。《4分33秒》向人们证明无声的形式同样可以表达情感内容。从有声音乐到无声音乐这种本质的革新是彻底的,是对传统音乐理念的最后一击,似乎触犯了传统音乐的“天条”,遭受众人“非议”和“唾弃”是“理所应当”了。

《4分33秒》在音乐创新上给人的启迪是多方面的。就音乐作品描写内容而言,也有质的变迁。传统音乐作品是记录作曲家个人情感的体验,其内容是永恒的,无论演奏家怎样二度创作也不会改变的,听众只能被动地去感受。在《4分33秒》里,约翰·.凯奇只是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演奏家们的表演是为了设定环境,真正的能“书写”作品内容的是听众自己,而且由于时间、空间的不同,作品内容也随之改变,听众的审美体验永远是主动的、积极的;传统音乐作品的主题相对单一,《4分33秒》主题因众多个体的参与而包罗万象。就鉴赏而言,传统音乐作品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或被触动的,而《4分33秒》是听众自己在解读自己。就音乐作品表演而言,传统的作品是需要技术精湛的演奏家们去表演,《4分33秒》真正表演的也是听众自己,不仅不需要技术,而且诸多风格并存于一起。就作品的思想而言,《4分33秒》更贴近生活,因为“艺术和生活的界限应该被抹平”是约翰·凯奇创作这首作品所追求的目标。平凡之处见真情,这正是约翰.凯奇作品的“真”“善”“美”的真实写照。

行为艺术另一个特征就是不易被人接受,同时具有“自曝”、“自残”“自虐”的倾向,而《4分33秒》不仅具有音乐作品的基本特质,而且像传统的音乐作品一样创造出一定的音乐意境,并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

现在,《4分33秒》逐渐被人们接受,不少电台也在录制节目,很多乐团把它作为必演曲目,可以说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而且被民族化,出现了像古筝风格等众多的版本。

黑格尔告诉我们,艺术的研究是在于改变人们的逻辑联系和世界观。《4分33秒》真正的美学意义是在于创新,在于启迪人们的智慧。当我们再次聆听到《4分33秒》的时候,我们将还会感悟到大师在遥远的地方带给我们对艺术追求的那份惊喜。

参考文献

1、约瑟夫·马克利斯《20世纪西方音乐的继承与发展》.杜晓十编译云南艺术学院学报99连载。

2、《大美百科全书》.外文出版社(北京),1994年第一版,第十九卷。

3、恩里科·福比尼著修子建译西方音乐美学史.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