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引起肺炎支原体感染原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1

游泳引起肺炎支原体感染原因分析

杨琴吕连华

杨琴吕连华(绵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游泳引起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原因,以加强对游泳池的卫生管理和监督。方法选择前来我院就诊、在某游泳馆有游泳史并伴有发热、咽痛、呕吐等症状的人群共67例作为调查对象,检测血清中肺炎支原体IgM抗体。结果调查人群中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为77.6%,其中4—20岁青少年阳性率为83.6%,21—60岁成人阳性率为50%。发病1—3天的患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滴度为1:80—1:1280,发病4—8天的患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滴度为1:80—1:20480。结论由于游泳者接触了不合格的游泳池水,引起了游泳池水传播为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接触不合格池水1—2周左右的潜伏期后,出现发病高峰,并以青少年为主,发病时长较长的患者出现高滴度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

【关键词】游泳池肺炎支原体原因

【中图分类号】R51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175-01

夏季是游泳的黄金时节,游泳池作为一个公开的水域,需要确保游泳者的健康和水质的安全。今年8月,我市某游泳馆发生一起以游泳池水传播为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多数游泳者在该游泳馆游泳之后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通过对该人群的调查,现将游泳引起肺炎支原体感染原因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前来我院就诊、在某游泳馆有游泳史并伴有发热、咽痛、呕吐等症状的人群共67例。

1.2方法

1.2.1试剂采用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的肺炎支原体IgM检测试剂盒。

1.2.2检测方法采集静脉全血3ml离心分离血清,保持在室温下进行检测,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操作步骤操作。试验同时设非致敏明胶离子的阴性对照和阳性血清对照。

1.2.3结果判断按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肉眼判断结果。根据凝集孔号算出最终稀释度,若≥1:40阳性提示肺炎支原体感染。

2结果

本次调查人群多数以发热、咽痛、呕吐为主的症状就诊,并出现持续高热(39°C—41°C),咽部红肿,采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静脉滴注均无效,抽取血样检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结果阳性率为77.6%(结果见表1、表2),改用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静脉滴注1—3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咽痛、呕吐等症状消失。

表1不同年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阳性情况

3结论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种微生物,是一类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主要经呼吸道传染,潜伏期2—3周,感染可在任何年龄发生,尤其以5—20岁更多见[1]。多数表现为发热、头痛、咳嗽、呕吐等症状。本病发展缓慢,急性症状一般持续1—2周。本次调查人群潜伏期多在游泳后1周左右,病程为7—12天,符合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对肺炎支原体有诊断价值,常采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其中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特异性强、重复性好,适用于早期诊断[2]。本次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滴度≥1:80阳性提示肺炎支原体急性期感染。调查人群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为77.6%,滴度在1:80—1:20480,发病时长较长的患者出现高滴度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结合临床表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治疗效果等,符合支原体肺炎的诊断。

目前,国内游泳池存在水质净化设施与技术相对落后、消毒不严、换水周期过长、无入池前的冲淋设施、浸脚池的消毒设施流于形式,水质监测力度不够、监测技术不完善,高峰期游泳者过多、健康检查制度不落实、管理不善等诸多不良因素。

夏季游泳馆的水质严重影响游泳者的身体健康,如果水质恶化就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导致游泳馆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有:池水微生物数量的增加,并有病原微生物增殖的可能性;有机物负荷的增加,并在加氯消毒时形成卤代烃,导致消毒效果不佳;悬浮物和溶解物的增加,使池水浑浊度增加,产生厌恶感。

本次调查人群均在某游泳馆有游泳史,该游泳池水质不合格,水质恶化,使游泳池水成为本次群体发热的传播媒介,而患者携带的支原体通过上呼吸道分泌物、眼睛分泌物污染池水,并以恶化的水质为传播载体,传播给其他患者,使人群在在接触不合格池水1—2周的潜伏期后,出现发病高峰。因此,游泳池应加强池水消毒和卫生设施的管理,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禁止有可能引发疾病传播者入游泳池,保障游泳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疾病传播。

参考文献

[1]包瑛.雷春莲.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研究进展[J].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0):898-901.

[2]潘家华,陈兰举.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快速诊断及临床意义[J].安徽医学,1998,19(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