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于海霞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摘要】目的:探讨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98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率为97.9%,对照组患者康复率为81.6%,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实施优质护理可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

【关键词】优质护理;消化内科;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287-01

前言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护理模式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患者为中心”,护理水平显著提高。在护理管理中实行优质护理,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医院声誉。对我医院收治的96例消化内科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98例消化内科患者,男53例,女45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47.2岁。其中上消化道出血21例,肝硬化19例,消化性溃疡25例,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消化道溃疡15例,胃溃疡1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药物护理、行为护理等,消化内科手术患者切口易出现感染,因此,医护人员要给予患者抗生素等药物治疗,避免出现感染症状加重病情。医护人员要坚持“以人为本”,依据患者具体病情及自理能力进行行为护理。传授手术患者正常呼吸办法、

排便方法、休息体位等,减少过度牵拉引起的痛感,痛感强烈的患者可给予镇痛药物进行止痛。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①心理护理:患者入病房后,医护人员将医院的具体布局告知患者,减少患者的紧张感,帮助患者尽早适应医院环境,消除其孤独感。医护人员与患者积极交流,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观察,患者出现恐惧、焦躁等不良情绪时,要有足够的耐心,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了解患者的担忧与想法,从而进行疏导。医护人员要保持微笑,语调轻柔,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压力,为患者提供愉快的气氛。医院为患者布置舒适的病房,向患者家属询问患者爱好,对病房进行布置,医院可播放舒缓音乐,平和患者的心情。②饮食护理:对消化内科疾病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对患者疾病的康复有着重要作用。手术治疗后2天内食用流食,2天后依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可按流质-半流质-普食逐渐改变食谱,严禁食用辛辣、生冷、难消化食物,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对消化系统造成刺激,加重消化器官负担,加重病情。③丰富护理内涵:在消化科病房走廊处设置意见反馈箱,对患者提出的不足之处进行询问并尽力解决。医院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强化护理人员沟通技巧及应变能力,尊重、爱护患者。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6.1±0.9)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6±2.5)d,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5.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国内临床护理仍然存在很大问题,医患纠纷中,护患纠纷所占比例较大,而消化内科护理问题更为严重,因此开展优质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是改善护患关系的有效手段。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前,本院间隔1周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护理知识的培训,同时对护理人员进行服务意识的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近年来,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及服务态度要求更高,护理趋向于方便性、及时性及高效率。消化内科护理工作繁琐、耗时,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若不能掌握熟练的护理技巧,易出现工作失误,从而引起护患纠纷[1]。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是所有医护人员的重要职责。优质护理将患者作为护理的中心,以满足患者的要求作为护理主要准则,旨在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时,在科室走廊内设立意见箱,采纳患者的意见,不断完善护理设施与水平,提高护理质量[2]。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着重对心理、饮食及药物等进行干预,在疾病康复的基础上,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均得到了满足,有效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患关系改善明显[3]。

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患者康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康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达到100%,远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和缓和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婷.护士和家属对消化内科优质护理服务认知情况[J].临床合理用药,2012,5(5):134.

[2]沈艳红.浅谈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的实践[J].求医问药,2012,10(9):10.

[3]吴云萍.优质护理服务在消化内科的应用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26(2):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