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变组保护配置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发变组保护配置问题分析

赵鹏

(大唐姜堰燃机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25500)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不断的要求下,电力系统也在不断的进行革新和完善。为了达到这些要求,我们不得不提到发变组。发变组是发电厂的核心,是发挥电力系统的基础。发变组是由发电机和变压器共同组成的设备。它是一种单元式的发电系统,通过发电机和变压器的相互连接、相互作用,并连至电网发挥作用。电力系统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重要的作用,体现在方方面面。所以对于发变组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提出了发变组保护配置问题。

关键字:发变组;技术规范;继电保护;配置

在发变组保护配置的问题上,我们许多的电力公司也是做了很多的设计原则和规范。所以我们就从发变组的技术规范和发变组保护的配置问题两方面进行讨论。

一、发变组的技术规范

1、技术规范的重要性

在发变组的技术要求方面,我们要求要对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和实验等方面都要做相应的技术规范。要对一切的技术细节做出规定。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好,都要按规范去做才能保证最后的设备能够有效的发挥它的作用。

2、发变组的技术参数的规范

对于不同功能的发变组,他们都会有不同的参数要求。对于发变组我们一般有三个方面的技术参数:电气参数、机械结构、环境参数。比如电气参数:交流的电压电流,直流的电压电流,我们会规范额定的电压或电流值,额定的功率,线性范围等等;比如机械结构:一般我们会给定一些颜色、重量、污染等级、材质等作出说明;再比如环境参数:我们会给出采用的标准,发变组的工作温度,存储温度,还有对发变组的防护措施等等。有了这一系列的规定和说明,这样我们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参考这些技术参数,来正确使用发变组,来达到对发变组保护的目的。

3、保护性能指标的规范

发变组是一个大型的、复杂的、完备的体系。为了进行有效且较简单的保护,我们提出了保护性能指标。针对发变组不同模块的不同和各个模块的功能,我们分出了很多不同类型的保护:差动保护、接地保护、过负荷保护、失磁保护,过励磁保护、电压保护、功率保护等等,这每一种下面根据不同的对像又有不同的分类。具体的保护类型会根据该设备的工作性能、特点给出最适当的工作指标,当然不同类型的保护性能指标也是不同的。当然,做这些规范依然是希望发变器可以在这些规范的指标条件下,正常的发挥作用,也是在达到保护发变组的目的。

二、发变组保护的配置问题

1、继电保护配置

继电保护是在电力系统中的一种自动化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当系统中的一些环节发生了故障,小到一些电力原件,大到电力系统本身。当这些危及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时,能够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跳闸以终止电力系统的继续工作。这种方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对于继电保护装置我们也会有所要求。我们要求继电保护装置要有以下特点:快速性、选择性、灵敏性、可靠性。相应的我们做出一些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一是根据保护对象的故障特征来进行配置,像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特征,从而构成电流保护、电压保护、方向保护、阻抗保护、差动保护等;二是根据电压的特性和重要性做出配置;三是尽量要简化二次回路,但一定要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四是要合理分配电流互感器绕组,以此来解决相邻设备保护装置的死区问题。如果涉及到继电保护柜要注意继电保护柜应包括整套继电保护系统和所要求的辅助系统。在这里要强调两点,这也是系统继保配置的基本要求:第一点,任何电力设备和线路绝不允许在任何时刻在没有保护的状态下进行运行;第二点,任何的电力设备和线路必须在任何时候有两套继电保护装置分别控制两个独立的断路器,其中一套是作为备用设备来使用,以防不时之需。

继电保护装置在不同的电压、电流、功率等的不同的要求下,又分为几种不同类型的配置:线路、母线、变压器、发电机。再针对这几种不同的配置,在做出不同的要求,在这里就不在赘述。

2、继电保护要具有自检功能的微机型保护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微机型的继电保护因具有可靠性强、使用方便、检功能完善等优点,越来越受青睐。自检能力强是保障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具有可靠性强的重要措施,微机继电保护应具有对硬件、软件、功能损坏和二次回路异常运行状态的自动检测的功能。为了更好的达到保护作用,我们必须要求: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任一电气原件发生损坏时,保护装置不会出现误动作;继电保护装置的任一原件损坏时,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自检功能发挥作用即自检回路能发出警告信号,同时定位损坏的模块;当发现硬件发生损坏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用简便的方法进行修复和替换。目前,国内自检的微机继电保护根据是否引入模拟量和开入量,分为两类:需要引入模拟量和开入量进行的自检;不需要引入模拟量和开入量进行的自检。这两类有细分为几种具体的继电保护装置,当然也会有不同的要求,但其基本的要求是一致的,这一点我们在上面已经提到,我们要本着基本的要求,不断去深化探究。

3、继电保护装置中的继电保护柜的电气量保护的配置要求双重化

所谓双重化配置是指继电保护装置有两套保护配置,它们具有不同的原理,有不同的蓄电池,它们的电流和电压互感器互相独立,有独立的跳闸线圈出口,分别拥有各自的通道,能够在发生故障时瞬时切除在被保护范围内的故障。对于继电保护的配置必须结合它的作用和功能来具体分析。在目前的电网结构下,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主网的系统稳定性,经过大量的电厂的不断探索发现:为了保护和维持系统的稳定性,要求切除故障所用故障时间要尽可能短。目前这个时间在150kv和220kv下,均不超过0.20s,这个时间要求对于常规的后备保护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就提出了双重化配置,它们完全独立,分别保护两组独立的断路器来实现速动保护,即两套同一性。

当然,双重化配置使被保护者出现差错的几率大大减少,但也使二次回路变得更加复杂。所以,在进行双重化配置后,如果使用不当,就可能造成回路的相互关联,增加误动的机会。因此,我们要特别的关注误动对于保护的影响。

双重化配置保护也是由各种保护组合而成:线路保护、母线保护、变压器保护等。对于线路保护,我们要求,两套主保护应采用可靠性好且相互独立的通道,优先采用光纤通道。对于母线保护,应注重其失灵的保护,解决好各电气量的灵敏度的问题;对于变压器的保护,应该大力简化变压器保护的配置,它不用作为双重化配置的后备,而是作为母线和线路的后备。我们要根据其的热稳定性,故障时电气量的不确定性来制定相应的保护,来保证变压器的正常安全的运作。

结束语:

发变组保护的原理是否正确,配置是否合理,安装使用是否正确都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综上所述,发电组保护配置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它是许多问题的综合。所以我们在做这一方面的问题时,对我们的要求也很高,我们不仅要严格遵循所制定的规范准则,也要有高质量的工作素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对发变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是在工作效率方面,还是在保护配置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我们也要善于创新,尽可能的完善发电组,充分发挥电力系统的能量。

参考文献:

[1]李莉,刘万斌,李玉海.1000MW发电机组保护的配置及选型[J].华电技术.2008(08).

[2]郑华伟.非大型发电机组在机电方面设置的保护及调试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0).

[3]冯丽杰,姜洪波,刘卫星.大型发电机组三状态可靠性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

[4]谭芙蓉,白同朔,江志斌.大型发电机组等效故障次数的分析与计算[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3).

[5]刘言冬,王永源.浅谈大型发电机组继电保护的配置[J].科技风.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