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菲尔普斯和博尔特想到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9-19
/ 2

由菲尔普斯和博尔特想到的

沙丙河李建国

沙丙河李建国山东省济南章丘枣园中学250214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最风光的两个人物恐怕就是菲尔普斯和博尔特了。菲尔普斯以在一届奥运会上获得八枚金牌的世界纪录,创造了世界泳坛的传奇;而博尔特,在一届奥运会上连续成功打破三项世界纪录,并上演金牌帽子戏法,堪称世界奥运史上不朽的奇迹。现在我们不妨做个假设,假如菲尔普斯和博尔特两人“临考”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让他们变换一下角色,即让菲尔普斯换上跑鞋去参加田径比赛,博尔特穿上泳衣去游泳,那结局会如何呢?不用说,他们都会很惨。因为菲尔普斯是个游泳天才,不是跑步的料;而博尔特也不是游泳的料,他的天赋在短跑。那么,另一个问题又出来了,我们能否通过强化训练他们,把他们变成既擅长游泳又精于跑步,即“菲尔普斯+博尔特式”的通才人物呢?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很显然的。一位教育家曾对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的区别打了这样一个比喻:一只美国兔子,一只美国鸭子。美国兔子接受教育时,人们告诉它,你跑得很快,继续跑下去,你会成为世界冠军;美国鸭子接受教育时,人们说,你游泳游得很好,努力游泳,你可能成为世界冠军。于是它们努力地学习锻炼,最终成为了世界鸭子王和兔子王。中国的兔子小时候,人们告诉它,你跑步不错,但是你的游泳真的很差,你需要学习游泳;人们告诉中国的鸭子,你游泳不错,但是你看,你跑步真的很慢,去练习跑步,跑得快些。结果,几年下来鸭子变成了不会游泳的旱鸭子,兔子再也跑不快了。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曾经亲历过的一件事情,至今想起来还心怀惭愧,甚至有负罪感。那是在2002年,班里有位同学叫刘伟(化名),他特别喜欢数学,成绩很出色,只是因为偏科,学习总成绩属中游偏下,但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像华罗赓那样的数学家。同时,他身体发育特别好,初三时身高已经一米八三,体魄健壮。中考按文化课在“三悬”,而考体育生则稳操胜券。体育老师及学校领导极力要求我设法动员他到艺体班学习。刘伟起初怎么也不答应。体育老师又伙同我找到他家长,违心地讲了一番“他依靠文化课成绩根本升学无望,学体育是唯一出路。现在体育人才更吃香,如果现在就加强锻炼,将来在篮球方面一定有所造诣,没准出息个姚明式的明星”的道理,家长终于“想通了”。之后在学校、家庭的联合施压下,刘伟也屈服了。后来,虽然刘伟顺利地考上了高中,但他始终没有对姚明式的前景感兴趣,整天生活在文化课学习与体育锻炼孰轻孰重的思想矛盾之中,训练没出成绩,数学成绩也直线下降。更为糟糕的是,三年后,他连一所普通的大学也没考上,带着自己终生的遗憾和并不感到骄傲的“球技”灰心丧气地回到了村里,当了一名“体育农民”。没有人知道他曾经在数学方面出类拔萃,他的理想曾经是当一名数学家。

美国女权运动的领导人格洛丽亚·斯坦姆曾向人们讲述过一个类似的寓言故事:一次考察中,在蜿蜒的康涅狄格河畔,她发现了一只巨大的乌龟。它趴在一段路的护堤上,显然是从河里爬出来的,经过了一段路才到了现在这个地方。它还在继续前进,随时有被汽车轧死的危险。爱心十足的斯坦姆觉得帮助它是责无旁贷的,于是她走上前,连拉带拽,最后总算把这只大乌龟从护堤上带回岸边。这期间,大乌龟不断愤怒地想要咬斯坦姆。正当斯坦姆要把乌龟推回河里时,一位地理学家走来了,并告诉她说:“你知道,为了在路边的泥里产卵,那只乌龟可能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爬上公路,结果你却要把它推回河里。斯坦姆很懊恼,她犯了主观臆断的错误。

同样,在我们的主观臆断下,又有多少“菲尔普斯”和“博尔特”遭到了我们的精心安排?教训是惨痛的。在一些成人眼里,孩子似乎是永远“长不大”的,于是老师和家长似乎就天经地义地成为他们行为和未来选择的操纵者,以致于他们精神萎缩、理想夭折,天赋和才能“泯乎众人矣”。这其中教师和家长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不言而喻。其实,撇开学校领导和体育老师的急功近利,一般人看来,也许刘伟选择体育生也不失明智之举,但其结果却使一朵含苞待放的数学精英萎蔫凋谢了。由此看来,为师者真该自觉审视一下自己身上的“霸气”和“残忍”,学生在我们心底深处有多重?在我们的思想领域是怎样的角色?我们永远只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要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为他们提供自主选择、自由发展的宽敞空间,而没有理由闯入孩子的“精神世界”颐指气使,用命令甚至是欺骗的手段剥夺学生“自我与自由”的权利。

我曾经无数次追问我自己: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又有谁真正知道素质教育的真谛?最好的教育是挖掘人的潜能的教育。素质教育的真谛应该是让每个生命个体遵循自身固有的规律和特点健康快乐地成长,从而实现幸福良性循环的人生。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其实就像一粒粒种子,教育的作用无非就是发现他们的价值,让各式各样的种子都有发芽、开花、结果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自己特有的方式,开出只属于它自己的最美丽的花朵,结出各具特色的最饱满的果实。我想,教育不可能也没必要让玉米遵循雪莲的生长周期,让牡丹像小麦一样抽穗、灌浆!教育只不过就是要“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毋庸置疑,当前,应试教育的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严重践踏和毁损了教育的生态文明。通才很少,专注于通才的培养是伤筋动骨的事情。我们的教育要意识到而且也必须依人的差异而施教,不要为了分数而让学生在自己实在没有天分的领域里苦苦争斗,而早早失掉了学习的乐趣。善于发现学生天赋的老师是成功的老师,能够尽早为发挥学生天赋创造条件的社会是优秀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