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布式结构的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基于分布式结构的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

周云华

(溧阳市供电公司江苏溧阳213300)

摘要:变电运行传统的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改革提高变电运行能力,变电管理系统引进变电运行过程中,提高变电运行能力,满足人们用电的需求。变电管理系统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我国电力行业供电体系中所涉及到的变电运行提供服务,也就是直接针对电力运行表现出根本特点、现代科技产品管理过程等不同电力业务环节进行统一规划。变电管理系统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主要就是利用综合查询、安全管理、资料管理、运行管理、主接线图等几个方面的管理体系下构成。

关键词:变电运行;信息系统;管理策略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用电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变电运行信息系统已经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用电负荷。基于此,出现了分布式变电运行信息系统,其具有环保、节能、高效的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布式变电运行信息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检测技术是一项重要技术,对于分布式变电运行信息及电网安全运行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该技术能够有效地避免配电系统运行当中的电能消耗过多等问题,防止分布式变电运行信息应用质量受到影响,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1信息管理技术与电力信息化简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企业管理者经验的积累,电力企业开发了多种关于电压管理及有效运行的相关系统,促使生产管理效率的提升,并确保变电运行的安全性,信息管理技术已在变电运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信息管理技术,能解决组织环境问题,提高信息利用率,以实现信息价值最大化,而这一技术的主要目标就是使信息价值实现最大化。

现代的电力企业需要建设具有科学性的电力系统,因而需要建立信息化系统来达到这一目标。电力信息化的建设目标是不但使电力系统科学性更强,而且实用性、安全性也因此增加。不管是在电能的生产还是传输,这一过程的完成都是瞬间的,由于电能的连续性特点,若在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终端现象,都会影响整个供电系统。为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相关的指令来调动各环节在瞬间作出反应,并对相关环节进行掌控,保证数据信息能够及时得到处理,为实现电力信息化这一过程,需要应用信息管理技术。

2当前变电运行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2.1浪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

电力部门的工作是比较复杂的,工作岗位重复性工作很多,电力企业需要对其岗位投入大量人力,这样能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没有解决工作效率问题,其管理工作没有章法,比较乱,没有形成管理体系,工作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存在一人多岗,一岗多人现象,有的个别领导对执法工作全面包揽,没有按工作章程进行工作,资源分配不合理,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没有起到很好的管理效果,必须改革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

2.2电力数据统计的不规范

传统的数据统计基本都是工作人员进行手抄写,在抄写的过程中,肯定存在工作细节,工作方式、工作能力等问题促使数据出现偏差,电力部门之间数据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存在很多重复性工作,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抄写没有按照规则进行填写,出现很多不规范问题,数据统计不及时,不规范,数据的参考性不大,这影响电力资源的分配,电力数据统计分析,主要是衡量电力资源分配,根据数据分析,合理进行资源分配,满足人们对用电的需求。

2.3电力资料核对的差异

电力资料需要存档,对今后故障检测与维护提供参考价值。由于电力资源的来源于工作人员的手抄写,存在一定误差,没有形成电子文档,存在部分资料丢失,不准确现象,手抄资料不准确,出现误差,工作人员进行了存档,这就是把错误进行到底,影响电力资料的核对,对今后的工作起到阻碍作用,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3信息系统的构建

3.1分布式电源系统

通常用于用户及电力企业,对高负荷用电需求加以满足。分布式电源的实现形式、实现技术较为丰富,例如分布式太阳能技术、分布式生物质能源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等,改变了传统电源单一形式的不足,有效提升用电质量。在分布式电源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检测是一项重要技术,对于电网运行、分布式电源的使用安全等都有着重要影响。在设计当中,应降低电网受到分布式电源系统的影响,对继电保护进行改善,对分布式电源与主电网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对分布式电源保护监测技术进行研发。通过对分布式电源及其保护装置的应用,能够对分布式电源继电保护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确保分布式电源得到更好的应用。在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当中,利用分布式电源运行程序对其进行控制,设置继电保护装置检测程序。利用物理模型调整系统运行,通过综合利用多种方法,构建实施模型,确保模型物理单元良好的存在状态,利用变压器装置,控制分布式电源。通过有效管理风机系统,对于风机运行当中的质量问题,可通过光伏电源进行避免,确保物理模型不受限制,更好的提升运行质量。按照模拟单元状态,研究物理模型,并利用物理模型确保不同单元之间实现检测系统优化。

3.2软件设计

微控制器用于生成高精确失真度的SPWM波形,用KeilC51编程语言,从主程序整个程序和键盘可编程的中断程序和子程序PCA中断。进入主系统初始化SPWM脉宽计算程序之后计算相应的脉冲宽度,形成一个正弦表,响应于不同的中断等待中断标志。由于SPWM波是连续输出PCA中断必须设置为最高级别。一旦PCA中断标志被转移到执行中断程序。单片机产生正弦脉宽调制波的基本原理:将载波周期数值赋给PCA模块l的16位捕获/比较模块寄存器CCAP1H(高8位)和CCAP1L(低8位),PCA定时器的值CH(高八位)、CL(低八位)与模块捕获寄存器的值相比较,当两者相等时,产生PCA中断。在中断中,调用模块0的PWM脉宽调节模式,将下一个SPWM波的脉宽通过CCAP0H装载到CCAPOL中,这样就可以实现无干扰的SPWM脉冲。

3.3驱动电路的设计

驱动电路是一个二端接口电路,包含四个隔离独立的供电模块,提供逆变模块驱动电源,使前端的信号是完全隔离的,提高安全性,减少电路的干扰,简化电路设计。UF0为保护信号端口,逆变电路正常工作时为高电平1,当电路出现故障需要保护时,UF0转变为0电平。当处于正常的情况下,高速光电耦合器N8的输入是高电平,输出也是高电平,与非门N12D的11脚为低电平,8脚为高电平。正常工作时,与非门N12A的1脚为高电平,3脚为低电平,发光二极管导通,光耦A4504导通,并使6脚输出高电平,接到IGBT的栅极,IGBT开通。当电路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故障信号UFo返回低电平,与非门N12A的2脚为低电平,3脚为高电平,此时无论1脚输入的任何电平,输出均封锁。光耦A4504截止,并使6脚输出低电平,接到IGBT的栅极让IGBT关断。

综上所述,在变电运行中合理运用信息管理技术,可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并提高运行效率及稳定性,对于变电运行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还应对可能出现的不足加以完善和研究,为变电运行的发展奠定基础。信息管理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管理方式,应用范围颇广,为了保证变电系统的更好运行,就要有效地利用信息管理技术。

参考文献:

[1]闾洪庆.分布式变电运行事故预案仿真培训系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

[2]闾洪庆,文亚凤,邓岳辉.分布式变电运行事故预案仿真培训系统[J].陕西电力,2008,02:32-36.

[3]梁伟.基于分布式的变电系统集中监控分析[J].河北农机,2013,0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