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效果观察

田礼华

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301700

【摘要】目的探讨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76例行全身麻醉患者,依据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均为Ⅰ~Ⅱ级,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组38例,A组在手术将要结束前30min内静注地左辛,B组在其期间静注氯化钠溶液。比较两组疼痛评分。结果A组早期疼痛指数6~9分发病率较B组,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瑞芬太尼麻醉后采用地佐辛,可有效预防患者早期疼痛,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地佐辛;瑞芬太尼;早期疼痛

瑞芬太尼是一种典型的超短效阿片类镇痛药,虽然起效快,但总体时效较短;当停用此药后,患者易出现痛觉过敏。而痛觉过敏乃是诱发全麻苏醒期躁动(EA)的关键因素,患者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如定向障碍、苏醒期兴奋等[1]。地佐辛属实为一种较新型的阿片受体激动斗吉抗剂,镇静、镇痛效果佳,且较少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本次研究选取本院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76例行全身麻醉患者,探讨瑞芬太尼全麻后运用地左辛预防早期疼痛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76例择期手术且行全身麻醉患者,术前均无肺、肝、肾等疾病,无精神病、冠心病、高血压及阿片类药物使用史。依据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均为Ⅰ~Ⅱ级,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组38例,A组(地佐辛组)中,男17例,女21例,平均体重(55.4±12.1)kg,平均年龄(35.1±12.6)岁;B组(0.9%氯化钠溶液组)中,男16例,女22例,平均体重(55.3±12.3)kg,平均年龄(35.3±12.3)岁。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麻醉方法

患者术前不用药,入室后,与FEIL-IPSMP监护仪连接,对患者心率(HR)、血压(BP)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进行系统化监测,与脑电双频指数(BIS)连接,对麻醉镇静深度进行监测。诱导:运用丙泊酚(FreseniusKabiAB,国药准字J20080023)开展阶梯式靶控输注,起始血浆浓度维持在1.5μg/ml,逐渐增加,即每秒0.5μg/ml,直至脑电双频指数(BIS)值≤60。以匀速静注芬太尼,即0.2μg·kg-1·min-1。当BIS值趋稳于50~60范围内,且时间>1min,则可静注罗库溴铵(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495),0.5mg/kg,当BIS稳定于45~50时,则可实施气管插管操作,与DERGER麻醉机连接,实施机械通气,对呼吸末二氧化碳(PECO2)浓度进行调节,使之维持在35~45mmHg。当处于麻醉维持期,需对丙泊酚血浆浓度进行调节,使之维持在2.0~4.0μg/ml,BIS维持40~60。恒速输注芬太尼,指导完成手术。

根据实际需要间断静注罗库溴铵,维持肌松。于手术将要结束前30min,静注地左辛(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29),0.1mg/kg。术后,停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静滴新斯的明(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770),维持在0.01mg/kg,拮抗肌松药残余。当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时(频率12次/min),且咳嗽与吞咽反射均恢复时,则可拔除气管导管,送入恢复室,持续观察。当患者已清醒且可以合作后,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价。

1.3观察指标

疼痛评分[2]:用VAS进行评定,分值0~10分,无痛:0分;轻度疼痛:0~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6分,剧痛:10分。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处理相关数据,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早期疼痛指数6~9分发病率较B组,明显低于后者(P<0.05)。见表1。

3.讨论

瑞芬太尼是一种典型的阿片类镇痛药物,超短效、苏醒迅速为其主要特点。瑞芬太尼通过血液与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醋酶发生水解,形成没有活性的代谢物,即瑞芬太尼酸。有报道指出[3],手术操作中若大剂量使用瑞芬太尼,会在术后30min引发不同程度但均急性的阿片类药物耐受,出现痛觉过敏情况。针对痛觉过敏而言,疼痛闭值降低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有研究指出[4],由瑞芬太尼所造成的术后痛觉过敏,多与瑞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相关,而手术方式、麻醉方法相关。而本次研究则将瑞芬太尼计量持续维持在0.2~0.4μg·kg-1·min-1,因而较好的避免了大剂量使用而导致的阿片类药物耐受情况。地佐辛实为一种独特的苯吗啡烷类衍生物,同时还是阿片受体的具有代表性的混合性激动拮抗剂,激动对象为K受体,镇痛效果和吗啡相当[5]。K受体多分布在脊髓、大脑。地左辛激动K受体能够形成脊髓镇痛,镇痛效果佳,且较少出现胃肠道反应及呼吸抑制情况。由本次研究得知,A组早期疼痛指数6~9分发病率较B组,明显低于后者。由此表明,瑞芬太尼麻醉后采用地佐辛,可有效预防患者早期疼痛,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张健敏,何永津,徐庆微.地佐辛对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急性疼痛的预防实效性评价[J].吉林医学,2016,37(7):1698-1699.

[2]李秀玲,杨娅.地佐辛和右美托咪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疼痛过敏的比较[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7,23(3):57-59.

[3]聂亮.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11):74-75.

[4]袁芬.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防治作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6,39(7):869-872.

[5]王永东.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4):70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