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社会功能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社会功能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刘明徐丽萍

(上海洪天护理院;上海200127)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社会功能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64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住院时间自2017年1月-2018年10月,将其按照住院单双号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32)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n=32)则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步行速度、步行功能(FAC)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社会功能(OH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治疗中,有利于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患者的步行功能及社会功能,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梗死;偏瘫;早期;康复治疗;社会功能;步行功能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21-0563-02

脑梗死也就是缺血性卒中,主要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大脑局部组织供血障碍,进而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或坏死所致[1]。患者以神经功能缺失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偏瘫是其常见后遗症,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2]。因此为进一步寻找可行的方法以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本文给予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分析康复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收治的64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住院时间自2017年1-12月-2018年1-10月,将其按照住院单双号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32)中男、女例数分别为17例和15例;年龄范围在44-78岁,平均(58.81±2.20)岁;观察组(n=32)中男、女例数均为16例;年龄范围在43-78岁,平均(58.24±2.19)岁。两组的基本指标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包括给予丹参酮多酚酸盐注射液、培元通脑胶囊等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后早期实施康复治疗:⑴针灸刺激穴位:语言功能障碍者可针灸风府、百会、风池、通里等穴位;仅肢体障碍偏瘫者针灸曲尺、极泉、阳陵泉、外关等四肢穴位。⑵电刺激疗法:①将超声扫描治疗仪探头置于患者头部的病灶头皮反射区、颞区、颈内动脉及基底动脉,每次20min,每日一次,进行头部脑超声刺激治疗。②在偏瘫侧下肢股四头及上肢二头肌的肌起始段、终止段贴上生物电超声电极片,每次20min,每日一次,进行肢体生物电超声治疗。⑶康复运动训练:①良肢位摆放:维持肘关节伸展,肩关节外旋位及外展,前臂旋后,手指伸展,腕关节背屈;维持下肢髋关节内收内旋,膝关节轻度屈曲,踝关节背屈位;以防止肢体痉挛。②桥式运动训练:保持双膝屈曲,臀部抬高,维持平衡训练。③坐位及站立训练:包括坐位平衡训练、躯干屈曲及旋转训练。④恢复期以精细运动、运动速度训练以及步行训练、上下楼训练为主。

1.3观察指标

⑴对比两组干预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SS量表进行评估,共42分,分值与神经缺损程度呈负相关;其中0-1分为正常;1-4分为轻度卒中;5-20分为中度卒中;>20分为重度卒中。⑵对比两组的步行速度、步行功能(FAC)评分、社会功能(OH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3.0进行处理,以X2检验计数资料(%、n),以t检验计量资料(),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的NIHSS评分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的NIHSS评分情况n,(%)

有文献报道,脑梗死偏瘫的患者机体功能恢复程度与脑部重组激活方式有密切关系[3]。因此早期给予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康复治疗,通过诱导机体感受刺激,可促使大脑皮质功能重组,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实施康复训练运动疗法能够有效改善神经系统代偿功能,从而有效预防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同时也可降低尿路感染、肺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4]。而针灸穴位疗法则可发挥行气活血,舒筋通络的功效。头部电刺激能够促使大脑兴奋性增加,改善脑血流量,促使患肢出现不自主运动;此外电疗刺激也可显著改善患肢病灶血液循环,促进水肿吸收[5]。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早期实施康复治疗有利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同时观察组的步行速度、FAC评分及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OH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早期采用运动疗法、电刺激疗法、针灸疗法等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社会功能及步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治疗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患者的步行功能和社会功能,在临床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永斌.脑梗死[M].常见病社区防治手册,2011.11(1)302-304

[2]王永斌.脑梗死[M].高龄老人照护手册,2017.10(1)223-226

[3]陈驰.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21(20):539-540.

[4]贾宝龙,柴琳.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偏瘫功能恢复的作用[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1):104-105.

[5]吴春城.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17,15(4):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