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 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孙秀清

孙秀清(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南区医院163414)

【中图分类号】R68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8-0199-02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手术配合

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国际公认较好的一种髋关节成形术。其目的是以解除髋关节疼痛为主,同时保持关节稳定,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和使肢体等长,恢复运动功能和减少残疾等。近年来,人工关节的设计制造进一步完美,手术要求亦不断提高,手术护士如何配合医生圆满完成手术十分重要。我科自2008年1月~2009年10月共实施髋关节置换手术51例,手术过程顺利,切口愈合佳,无手术合并症,效果良好。现将手术室的护理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51例病人中男22例,女29例;年龄46~85岁:平均年龄63.5岁。股骨头坏死19例,股骨颈骨折31例(单纯性骨折14例、粉碎性骨折17例),股骨头肿瘤1例。采用骨水泥固定型24例,采用生物学固定型27例。

2术前准备

2.1心理护理术前一日到病房看望患者,了解患者一般资料,思想状况及精神状况,指导患者及家属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进行术前心理指导,有针对性地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帮助患者降低不良情绪,利于配合手术。

2.2环境髋关节置换手术无菌要求高,选择百级层流手术间,按要求术前常规清洁消毒手术间各种物品和仪器设备。术日尽量一次将术中所用物品带入室中,手术间人员要限制,尽量减少人员走动。

2.3器械除骨科下肢手术常规器械外,加备髋关节固定术所需的特殊器械(如截骨刀、股骨头取出器、髋腔开口器、髓腔锉、假体锉、髋臼锉、股骨头打人器、髋臼定位器、髋臼打人器、骨锤、电灼器、电钻、电锯等)。术前一天高压灭菌、不能耐热的物品则用环氧乙烷消毒。假体多采用γ射线辐照灭菌,人工髋关节常规备有不同类型以供手术使用。

2.4手术体位采取侧卧位。腋下垫一长40厘米,宽15厘米的软枕,双上肢平行置于托手架上,胸前以长沙袋固定,两腿取上腿屈曲,下腿伸直位,上腿不固定,以保证术中随时调整肢体假体。同时高频电刀负极板粘贴要牢固,防止术中负极板脱落灼伤患者。

3手术配合

3.1.1常规消毒切口皮肤,铺好无菌巾,连接各种仪器。采用外侧切口,钝性分离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暴露髋关节囊,切开关节囊。

3.1.2根据患者关节活动度,肢体缩短和患侧肢痉挛程度松解软组织,将股骨头脱位,斜行切断股骨头,当股股头脱位困难时便可先行股骨头头下切断股骨头,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股骨距。清除关节内软组织,挫伤全部关节软骨,选择与最大锉行号相同的髋臼打入髋臼。

3.1.3近端用不同型号的髓腔扩创从小到大。按髓腔锉的颈颌角度应用距离锉平股距,远端应用髓腔扩大器扩腔,置入假体。用打头器轻轻打紧恢复关节。

3.1.4冲洗伤口,去除所有骨碎片,内旋复位,各方面活动关节。观察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度,效果满意后,清点物品,逐层关闭切口。

3.2巡回护士配合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常规在上肢建立1~2条静脉通路、采用18~20号静脉留置针穿刺,保证术中有效输液。协助麻醉,采用持续硬脊膜外麻醉或全麻。麻醉起效后,和手术医生共同摆好体位,妥善固定,并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循环功能的情况。不同的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都有不同的不良反应,巡回护士要根据具体情况,配合观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相关症状与监护指标,如有意外及时与麻醉师、手术医生联系,配合处理。特别在使用骨水泥时,应密切观察病人是否出现聚合热反应和毒性反应,以便及时报告处理。

3.3器械护士配合该手术难度较大,精确度高,要求参加手术人员密切配合,洗手护士术前应了解手术步骤,熟悉手术器械,对每次要换品牌的手术器械要逐件熟悉使用方法,做到心中有数,由于器械种类繁多,术中台面极易混乱,反复寻找器械费时费力,影响手术进程,术中应铺置两个无菌台,常规器械与特殊器械分别放置。术中注意力集中,密切观察手术进展,及时传递所需器械。对置人的假体须两人查对后方可启封。对密封不严灭菌失效的假体不能使用。

4体会

4.1术前准备妥善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包括配套齐备的专用器械、熟悉手术步骤和术中的特殊要求的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等。不同类型髋关节的固定方法也有所不同,有时一个关节采用两种固定方法,因此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配合,准确及时地供给手术所需。

4.2关节置换术对无菌技术的要求尤为严格,故手术过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以免因术中感染而致手术失败。常规准备两套合适己灭菌的假体关节,防止由于不慎污染重新灭菌而耽误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人员走动,限制参观人数以减少污染机会。

4.3巡回护士除保证静脉通路的通畅,注意病情的观察和手术动态外,特别要注意体位的固定,由于术中需经过髋关节的脱位、截骨、固定、复位,身体摆动较大,病人又采用侧卧位,很容易发生意外。故术前应妥善固定,注意保护臂丛神经、骨隆突处等,并保证病人正常的呼吸运动和循环功能。

参考文献

[1]李世民,党耕町.临床骨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96.

[2]朱通伯,戴克成.骨科手术学[M],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