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急性冠脉综合症对血脂、hs-CRP水平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3

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急性冠脉综合症对血脂、hs-CRP水平的影响

陆建昊

陆建昊

(济南市历下区第三人民医院内科250010)

【摘要】目的: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急性冠脉综合症对血脂、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选择2012年-2013年120例高龄ACS患者按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强化剂量40mg/d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20mg/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①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后血清TC、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清hs-CRP含量较治疗前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2,△t=10.73,▲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1,P<0.05)。结论: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ACS,在降低血脂、hs-CRP水平方面效果显著。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强化剂量;高龄急性冠脉综合症;血脂;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1-0060-0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s,ACS)是高龄老年心内科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导致猝死的主要病因[1],据近年国内外研究证实其发病与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另外临床观察显示ACS发作期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明显增高[2],hs-CRP水平对反映ACS发病严重程度较为敏感。阿托伐他汀对治疗ACS,控制血脂水平有明显效果,但是对其初始应用剂量尚存在不同观点,我院自2012年开始探讨应用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ASC,研究发现强化剂量在治疗ASC方面疗效较为显著,有效降低血脂及hs-CRP含量,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就诊的高龄ACS患者120例,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62~75岁,平均(66.72±3.58)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31例,Q波急性心肌梗死20例,非Q波急性心肌梗死9例。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61~77岁,平均(67.56±4.46)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8例,Q波急性心肌梗死24例,非Q波急性心肌梗死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报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后实施。

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编制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关于ACS诊断标准[3];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阵发性/持续性心前区疼痛,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或轻度急性心肌梗死表现;②血清TC、LDL-C水平高于正常范围;③患者遵医行为强,配合治疗,定期复查。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严重慢性内科疾病者,如肺心病、感染、甲状腺功能异常、肿瘤及肝肾功能不全者;②近期应用其他他汀类药物者;③服用阿托伐他汀过敏者;④遵医行为差,对治疗方案持有异议者。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ACS相应的常规治疗,如降压、利尿、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代谢等,心肌梗死患者需根据临床情况给予尿激酶溶栓、吸氧、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10611)40mg/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定期检测肝功、肾功,无异常者连续服用3个月,三个月后改为10mg/d。

1.4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内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血清TC、LDL-C水平;③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血清hs-CRP水平。

1.5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应用SPSS19.0医学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如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12周内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3例患者死亡,2例再发心肌梗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3%,对照组4例患者死亡,4例再发心肌梗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33%,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不良事件的患者为实验脱落患者,观察组1例患者肝功异常,停止服药为实验脱落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例患者出现便秘症状,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继续服药治疗。

2.2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清TC、LDL-C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血清TC、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1,▲t2=1.68,▲t3=2.87,▲t4=1.89,▲P<0.05;△t1=2.16,△t2=3.27,△t3=4.38,△t4=2.82,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5,t2=2.87,P<0.05),详见表1。

3.讨论

ACS是常见的心血管急危重症之一,包括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与原发性心脏骤停,其主要病理机制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稳定的粥样斑块在某些内外因素诱导下,向不稳定转化,同时继发血小板活化与血栓形成,而引发一系列的以心脏功能急性障碍为表现的临床综合症状[4],该急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国内外研究表明,血管内炎症反应是诱发粥样斑块产生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炎性因子可诱导肝细胞分泌大量CRP,其结合脂蛋白,同时激活补体系统,损伤冠状动脉内膜[5]。另外,高脂血症也是诱发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炎症反应的重要因素,LDL、TC含量增高可促使炎症因子大量分泌,导致CRP的升高,血清CRP,尤其是hs-CRP含量能够早期反映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程度,可作为ACS控制效果的客观指标[6]。

阿托伐他汀是一种新型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抑制剂,剂量范围为10~80mg/d,对肝、肾脏损害小,动物实验及临床实践证明长时间服用副作用发生率较低[9],研究表明,该药可明显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除能有效地调解血脂外,同时具有非调脂性抗炎的作用[10]。

陆家乾[7]采用40mg/d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证实阿托伐他汀除了降脂治疗作用之外,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该剂量安全性较高,杨丽玫等[8]研究证实40mg/d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绞痛方面疗效较20mg/d剂量效果显著,本研究遵循药物动力学效应,选择20mg/d常规与40mg/d强化两种剂量进行研究,发现服用强化剂量的观察组高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清LDL、TG水平较服用常规剂量的对照组患者改善明显,血清hs-CRP含量下降水平也较常规剂量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明显,本研究与以上学者研究数据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适用于治疗高龄ACS,40mg/d强化剂量短期内应用具有常规剂量的安全性,可有效降低血清LDL、TG水平,减少血清hs-CRP含量,但是本研究样本量较少,尚不能证实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是否能够有效降低ACS不良事件发生率,建议成立中心实验室进行大样本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1]OstadalB.Thepast,thepresentandthefutureofexperimentalresearchonmyocardialischemiaandprotection[J].PharmacolRep,2009,61(1):3-12.

[2]ZalewskiJ,NesslerJ.Theendogenouscardioprotectiondur-ingreperfusionin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J].KardiolPol,2011,69(Suppl3):67-74.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摘登)[J].新医学,2006,37(1):46.

[4]XieL,LiuZ,JiY,etal.PyridoxineinhibitsuncoupledendothelialNOSuncouplinginducedby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viathePKCasignalingpathwayin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J].BrJPharmacol2012,165(3):754-764.

[5]KnudsenAR,KannerupAS,MortensenFV,etal.Effectsofischemicpre-andpostconditioningonHIF-la,VEGFandTGF-pexpressionafterwarmischemiaandreperfusionintheratliver[J].CompHepatol,2011,10(1):3-9.

[6]吴涛,邱健,肖华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炎症及凝血因子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1,32(23):3051-3053.

[7]陆家乾.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3,35(12):1673-1680.

[8]杨丽玫.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4):2683-2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