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配合

胡晓春

山东省聊城市妇幼保健院252000

摘要: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在临床上可以有效的治疗患者髋关节疾患,消除或缓解患者的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纠正下肢不等长、增加关节的稳定性、矫正髋关节的畸形等,对促进患者健康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该手术和其他手术一样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并且该手术对无菌环境要求较高、操作难度大,并容易产生一些并发症。因此,良好的护理配合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手术的顺利开展,而且对患者健康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研究和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配合的有效措施。现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3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手术配合经验。结果:本组3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此次手术过程中,经过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并治愈出院,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风险大,除需要手术医生高超的手术技巧外,手术室护士积极有效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对手术的成功完成、患者健康恢复意义重大,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配合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HR:Totalhipreplacement)在临床上是恢复髋关节功能的有效措施。同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也可以降低髋关节畸形的发生率,对治疗骨性关节炎、髋关节先天性脱位、股骨颈骨折以及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等一系列疾病均有显著的临床效果。除此之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还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然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和其它手术一样,具有一定风险,甚至比一些手术有更高的要求,创面相对较大,且对无菌环境更加严格,患者存在顾虑也较多。因此,要想顺利的完成手术过程,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需要每一个医护人员的协力配合。为了分析并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手术配合的有效措施,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6例,其中男12例,女24例,年龄46~86岁,平均66.7±10.2岁。外伤性股骨颈骨折29例,外伤性股骨粗隆间骨折2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3例,右侧全髋关节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假体松动返修术1例,左侧成人髋臼发育不良1例。髋关节置换左侧14例,右侧22例。本组病例在全麻或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实施,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1.5h-3h,术后髋关节功能满意。

2手术方法及步骤

根据CR片、CT扫描图像,术前计算确定准备置入的假体直径,手术在全麻或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实施,患者取健侧卧位,常规后外侧入路切口,逐层分离,显露大转子基底及股骨干上端,打开关节囊,切除前后关节囊,屈曲、内收、内旋髋关节使之呈后脱位,用电动摆锯切除股骨头,取头器取出股骨头,暴露髋臼。选择合适的髋臼磨头由小至大碾磨比术前测定的假体尺寸小2mm的髋臼,用丁胺卡那生理盐水冲洗髋臼。主刀医生更换手套后,将髋臼假体装好;暴露股骨近端,打开髓腔,使用比术前计划确定的假体尺寸至少小两号的髓腔锉扩髓,每次增加1mm大小的髓腔锉,直到感到匹配合适、髓腔被填满为止。模型假体试复位后检查髋关节活动度、患肢的长度和股骨偏距,将头的试模取下,植入内衬,丁胺卡那生理盐水冲洗,植入股骨柄、装入股骨头假体、复位髋关节,并最后测试肢体长度、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和外展肌张力。再次冲洗后,放负压引流管,逐层关闭切口。

3手术准备

①术前访视:巡回护士应熟悉患者病情,术前1天常规访视。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各种常规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和患者对手术的期望、忧虑及心理障碍,详细向患者本人及家属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方法、手术方式与安全性,以及入手术室前所需做的必要准备工作,并特别介绍以往的成功病例,以纠正患者不正确的认识,解除其不必要的焦虑、恐惧与紧张心理,使患者稳定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其自信心,争取主动配合手术。②物品准备:常规准备骨科基本器械和关节置换专用器械。

4术中配合

⑴器械护士配合:①器械护士提前20分钟洗手上台,铺置两个无菌台,1个放置骨科基本器械。另1个放置关节置换专用器械,按手术顺序依次放置,便于传递;髋臼锉,扩髓器、各类型试模按直径大小顺序排列,以便取用。②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手术器械、纱布、缝针等并记录。③由于手术中电动工具应用较多,应及早安装备好。④用碘酊酒精常规消毒,铺单,参加手术人员刷手涂好消毒液后再用碘酊涂手至手腕后用酒精脱碘,穿手术衣戴双层手套上台开始手术。⑤器械护士按手术步骤稳、准、快的主动传递各种器械,配合医生完成手术。⑥置换复位后,再次核对物品数目及器械的完整性,无误后放置引流,缝合切口,协助医生包扎敷料。⑵巡回护士配合:①术前认真检查仪器设备齐全,保证其功能完好,并准备好吸引器、高频电刀及麻醉、抢救药品器械等。②患者入室后,核对无误,查对肢体,因体位放置需要,选择患侧上肢浅静脉,用20G留置针、2个三通建立静脉通道。③术前30分钟根据医嘱静滴抗生素,并观察不良反应。④协助麻醉师气管内插管,心电监护。⑤再次核对,协助手术医生安置体位,健侧卧位,患侧向上,头部垫头圈,使耳廓置于头圈内,腋下垫一腋垫,双上肢自然伸直<90°,分别放于支臂架上下层,用约束带固定,腰部、骨盆前后用骨盆支架、沙袋固定,两腿间垫软垫,约束带将大软垫与健侧下肢一并固定,健侧下肢踝部垫软垫。⑥手术过程中,随时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出血量、尿量等,保持输液通畅,必要时遵医嘱输血。⑦随时注意患者体位有无改变和管道脱落,有无与周围金属物体接触,以防灼伤患者。⑧掌握手术进展,根据术野要求及时调整无影灯、高频电刀,随时提供手术所需物品。⑨严格控制手术间参观人数,减少走动,最大限度地减少感染。⑩与器械护士认真做好物品及器械清点工作,术毕协助手术医生包扎固定切口,待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后,护送患者安全离开手术间,与病房护士认真交接患者术中情况及注意事项。

5术后护理

术毕患者搬运与转运过程中,要防止低血压;防止脱位,转运搬动时,患者平卧,两腿间放置体位垫,保持下肢外展中立位。防止由于肢体旋转引起脱位。同时麻醉师负责循环管理,巡回护士负责各种各样通道护理,防止滑落;术后严格交接班,将病人亲自护送至病房,并与病区护士进行床头交接,交待手术过程﹑术中情况﹑出血量﹑引流量﹑麻醉方式,并协助将病人摆放正确的体位,即患肢保持外展30°中立位,两大腿放软枕,防止患肢外旋、内收,预防髋关节脱位。

6讨论

人工全髋关节由人工髋臼和人工股骨头组成。较厚的髋臼,直径相对小的人工股骨头组成的全髋,头臼磨擦力小,人工臼稳定,局部反应小。

通过对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配合,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手术配合经验和措施:①术前认真访视患者,稳定患者情绪,增强患者自信心,取得积极合作。②术前严格查对制度,防止接错患者,开错手术部位。③安置体位舒适安全,充分显露术野,便于医生操作,上肢外展不宜过度,应小于90°,避免损伤腋神经、臂丛神经,正确使用头圈、体位垫、骨盆架,保护骨隆突处皮肤,防止受压。④全麻中眼部用红霉素眼膏涂眼,敷贴覆盖好双眼。⑤器械护士应熟练掌握器械名称、使用方法、手术步骤,做到条理清晰,心中有数,才能主动配合、准确无误地传递器械。⑥手术间适宜的温湿度(室温22~26℃,湿度40%~60%)。⑦手术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医生的技术,而且更重要的是手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因此,要严格控制手术间人数,限制人员走动,手术医生戴双层手套,术中器械护士递送假体前更换无菌手套,递送时需用无菌干纱布包裹,避免用手直接传递。保持手术区域和器械台无菌干燥、整齐有序,一旦浸湿及时加盖无菌单或更换。保证传递敏捷、及时到位。有条件的应在层流手术间进行,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感染的机会。

参考文献:

[1]甄丽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5,5(11):975-976.

[2]金荷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166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2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