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准确性产生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1

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准确性产生的影响分析

张辉

南京市中医院检验科、邮编210001

摘要:目的:分析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准确性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期间80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血液检查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40名)与对照组(40名)。对照组按正常血液标本给予常规检查,研究的血液标本给予人工溶血处理,然后对其溶血标本予以相应检查;比较两组的各项生化检验指标。结果:两组BUN、GLU、TG、UA指标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K+、CHOL、CK、LDH、ALT、AST、ALP检测结果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标本在生化检验过程中会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所以应当予以合理预防,确保生化检验的准确性。

关键词:生化检验;溶血标本;准确性;影响

现阶段,临床检查开始逐渐重视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主要在于生化检验结果直接影响着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状况,而生化检验准确性与仪器精密度、系统偏差以及干扰等多种因素有着紧密联系[1]。本文主要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期间80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准确性产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期间80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血液检查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40名)与对照组(40名)。研究组40名体检者中,21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在21-47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35.83±6.07)岁。对照组40名体检者中,22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在22-47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35.91±6.12)岁。两组体检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体检者均行常规检查,对每名体检者予以抽血,抽取6ml血液,然后将血液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每支试管中放入3m。

对照组的试管血液不选取任何方式,使血清处于自然分离的状态,然后在25℃下予以离心操作,选取1ml的分离血清将其作为正常标本备用。

研究组的试管血液选取人工方式进行溶血处理,于25℃下进行分离,30min之后,予以1100r/min离心操作,持续离心10min,选取1ml的分离血清将其作为溶血标本备用。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各项生化检验指标,主要包括:血尿酸(UA)、肌酐(Cr)、三酰甘油(TG)、葡萄糖(GLU)、尿素氮(BUN)、钾离子(K+)、总胆固醇(CHOL)、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予以检测。选取迅达903分析仪以及配套试剂对K+予以检测,每一份正常血清与溶血血清均需要予以测定,测定次数为10次,然后选取10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然后对标本的各项指标予以计算,并对平均值予以测定。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2组数据。2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S)表示,采用成组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表1所示,两组BUN、GLU、TG、UA指标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K+、CHOL、CK、LDH、ALT、AST、ALP检测结果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溶血主要分为体内溶血与体外溶血[2]。其中,导致体内溶血发生的主要因素有生物因素(疟疾等)、配血不合理造成输血反应、物理因素(血管手术等)、药物毒性反应;导致体外溶血发生的主要因素有代谢因素(遗传疾病造成血细胞增加)、物理因素(冷冻等)、化学因素(血样接触活性剂)。相关研究报道[3]中明确提出,溶血标本会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应当充分重视溶血状况的合理预防。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K+、CHOL、CK、LDH、ALT、AST、ALP检测结果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溶血标本会对生化检验准确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生化检验工作者在检验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溶血标本的合理预防,若是已经出现溶血标本,应当立即选取空白样品,在此基础上减少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产生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焦国立,黄华,周云将.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干扰及纠正分析[J].当代医学,2015,11(08):51-52.

[2]郭昀燕.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5(14):2010-2011.

[3]李艳彬.探讨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7,21(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