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法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强夯法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的运用

王丽

黑龙江省六建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76

摘要:强夯法作为一项重要工艺使用于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保障建筑工程地基的坚固程度,是强夯法的主要目标。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强夯法时,必须高度重视应用的方式以及原理,从多个细节着手制定合理的应用方案。其中主要涉及到技术要点以及质量控制方式等。地基承载效果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这也是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整体科技含量的重要前提。改善传统建筑模式中存在的结构不稳定以及地基塌陷现象。

关键词:强夯法;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应用分析

施工工艺简单、操作较为简便是强夯法的明显特征,在施工效率以及实用性方面强法也占据绝对优势。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工作已经逐步实现对强行法的大面积使用,在使用该种方式开展施工作业时,地基强度可在原有基础上提升至三倍。这充分说明在地基处理中强夯法所起到的作用与价值。强夯法符合建筑行业提出的一系列规定与要求,可实现对建筑资金以及资源的节省,将更为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带给施工企业。

一、强夯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方式

1.施工准备

强夯法地基处理是一种反复将夯锤提到高处并使其自由下落,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将地基土夯实、挤密的地基土处理方法。虽然其工艺原理相对简单,但由于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的重要性,加之质量控制过程中人为因素较多等原因,进一步说明了其在工程整体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施工前首先需要踏勘现场地形和地势条件,并对需夯实的土体含水率进行初步判断,随即对处理范围内的场地土进行含水率普查,为进一步确定试夯时的锤重及夯击次数做好基础数据准备;同时根据现场地形、地貌、交通状况以及影响因素(例如:场地内是否存在高压输电线路或设备等)等情况,详细编制施工方案,为随后的设备进场及强夯施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另外,培训、交底强夯设备的施工操作团队,使其充分了解场地特点及基本情况,明确操作要点,保证工程质量。

2.详细勘察施工现场

实验室需要在开展夯实操作工作之前勘察施工现场,该部分内容由专业的检测团队负责。钻探以及原位探测是勘察工作使用的两种主要方式,将最为科学的数据信息提供给施工技术人员,实现强夯法施工技术的科学运用,其中主要涉及到填土性质以及填土成分,这对夯实方案合理性的提升有积极意义。施工团队在施工过程当中,可将施工现场的土质鉴定报告作为依据,开展后续施工工作。

3.试夯施工

为了给地基的夯实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施工现场需结合考察工作,对回填区域进行试夯施工,从而进一步确定夯实施工的相关数据,如夯实击能和夯实距离等,并结合试夯操作结果来分析工艺数据和信息的精确程度和准确性,确保强夯法的施工效果能够满足设计的地基承载力需求。试夯完毕后,应总结本次施工的实际效果,同时检查强夯工艺应用的规范程度,测量本次试夯的夯实量、有效夯实深度、夯实次数、夯实设备的应用效力、产生的有效击能等数据,结合设计承载力及压实度要求等,判断本次试夯效果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从而为正式施工奠定具体参数及实践基础。若试夯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现场应尽快联系设计单位,共同查找原因或调整设计要求,为第二次试夯做好准备工作。

二、强夯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要点

1.结合实际科学确定强夯次数

夯实操作效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夯实次数以及分配的合理程度等。施工人员需要通过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以及土层地质特征,实现对强夯次数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明确提出强夯次数要维持在三次左右,施工工程实际情况是确定具体强夯次数的主要依据。在确定强夯次数的时,需要充分考虑土层结构。通过对不同储存结构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其在接受强夯次数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在粗土壤颗粒构成的土层中可适当减少强夯次数。细土壤颗粒为主的土层当中,则需要对强夯次数适当增加,这是促使强夯法取得预期效果的主要途径。

2.控制夯实次数和击能

夯实的次数和击能也是影响强夯法应用效果的主要因素,但并不是夯实次数越多夯实效果越好,夯实次数需要结合工程要求进一步分析和确定。在大多数地基处理中,需要将夯实次数控制在3次左右,每次夯实的击数为7下左右,合理的夯实次数和击能是确保地基处理工作高效进行的基本保障。

3.控制夯实操作的间隔时间

夯实操作的间隔时间决定了夯实工程的实际效果,在强夯过程中,夯实操作的时间间隔一般指的是两次强夯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如果能够确保每次强夯操作的时间间隔的合理程度,土层空隙中的水分便会减少,进而提高夯实操作的实际效力。夯实操作的时间间隔需要施工人员结合以往经验和试夯环节的相关数据来确定,通常情况下,夯实操作的间隔时间需要由土层空隙水分的消散时间及土层的渗透性能决定,如果施工土层的渗透性性能较差,夯实的时间间隔需要控制在4星期左右,对于渗透性较强的土层来说,可以进行连续夯击。

4.控制夯实点

夯实点的布置直接关系到了强夯工作的实际效果,如果不能确保夯实点设置的科学性,夯实准备工作和良好夯实设备的应用效力都不能完全发挥出来,不但会增加夯实设备的损耗率还会降低强夯技术的应用效率。为控制好夯实点和实际的施工位置,在实际的夯实过程中,可以以正三角或正方形结构为基础框架,来设置夯实点,并将每个夯实点的距离控制在5-10米,每个夯实点之间的距离需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夯实回填土层较厚的区域时,第一次夯实操作夯实点之间的距离需要适当加大,地基工程需要的情况下,还可以应用分层夯实施工的方式,以确保强夯技术应用的最佳效果。施工人员还需要做好对地基的处理工作,为应力的良好扩散奠定基础。

三、强夯法的施工质量控制方式

在强夯操作完成后,需要联合质监部门进行质量检查工作,以此来确保夯实工程和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主要的质量检查内容包括夯实操作的牢固程度和地基结构的稳定程度。因此,需要对经过夯实处理的地基结构进行承载力方面的测试和检验,并通过动力初探等方式检测地基承载力和地基深度之间的关系,确保夯实操作效果在整体地基工程中的良好贯彻。如果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施工工艺较为复杂且建筑物的级别较高,则需要结合相关规范,增加校验点,进而确保地基检验工作和夯实操作的质量。在实际的强夯工程验收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确保每个检查点的检查工作都能到位,并且要严格遵循行业内部的检查规定,如果发现了质量和规格不合格的现象,需要进行再次施工,避免给工程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质量问题。

结语:可利用多种方法处理地基,现阶段应用最为普遍的就是强夯法。在实践中,强夯法已经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但是在施工技术以及方式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需要结合实际进行科学完善。这要求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团队必须提高对地基处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对其进行不断深化与探究。在科学应用强夯工艺的同时,实现对建筑工程地基稳固性的提升,这对建筑整体质量以及水平的改善都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邓翔鹏.强夯法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浅析[J].价值工程,2017(30).

[2]姬冬蝶.强夯法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6,42(18):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