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高尿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付晓辉

付晓辉

桦南林业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431

【摘要】众所周知,目前世界上两大疾病:高尿酸血症和心脑血管疾病,都是世界医学范畴中的难题,也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两种疾病,本研究主要针对这两种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应地论述,希望可以给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治病的指导。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研究关系;

1.前言

心脑血管疾病往往是出现在“三高”患者身上,也就是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患者,然而这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又是目前医学上比较难攻克的问题,需要医疗界的相关人员对此提起重视。而血液尿酸又是人们不太了解、尚未引起关注的一大生化指标。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表明,心脑血管疾病和血尿酸水平有着密切联系,下文主要针对两者的关系进行详细地探究。

2.高尿酸血症详细介绍

2.1血液尿酸水平简介

血液尿酸水平是一个尚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生化指标,它的轻度升高在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尿酸是通过黄嘌呤脱氢酶或黄嘌呤氧化酶降解嘌呤形成的,约2/3尿酸由肾脏排泄,其余尿酸由消化道清除。嘌呤代谢紊乱,能量代谢异常及肾脏对尿酸的排泄障碍均可引起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升高。近年来的研究显示,Hum水平增高与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危险增加呈显著正相关。

Hum增加可促进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和脂质的过氧化,并与氧自由基产生增加和血小板黏附性增加相关。Hum对高血压的发展起一个介质作用,不仅可促使高血压发展,而且还在高血压对其他器官(如血管内膜,心、脑等)的影响中发挥作用。因此,血Hmu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直接的作用。

2.2血尿酸升高与动脉硬化的关系

尿酸可通过以下机制直接对动脉硬化形成和心血管疾病临床过程发挥效应。首先,有研究表明,升高的尿酸水平可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和脂质的过氧化;其次,升高的尿酸水平随氧自由基生成增加并参与炎症反应,后者在动脉硬化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同时,升高的尿酸水平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内形成血栓。高尿酸血症可能是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2.3引起高尿酸血症的原因

肥胖常和高尿酸血症、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集合出现。有研究表明,肥胖是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重要原因,另有作者报道高尿酸血症与肥胖各项指标均呈正相关。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存在密切联系,但机制尚不确定。动物实验提示,大鼠轻度高尿酸血症可导致高血压和肾脏损害,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同时伴随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兴奋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下调有关。

高尿酸血症伴发2型糖尿病屡有报道,这可能是由于肥胖、饮食及饮酒是它们的共同诱因,而并非直接因果关系。有调查表明,高血糖合并高尿酸血症多于50岁以后,血糖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与高龄有关。血尿酸升高与血糖升高之间并无直接因果关系,有学者认为,血尿酸有可能会沉积在胰岛B细胞,影响胰岛素分泌而引发糖尿病,但人工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并不证实这一点。高尿酸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研究结果提示,血尿酸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呈正相关。痛风患者高脂血症皆为原发性,非高尿酸血症所致的继发性血脂升高,因为急性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并不导致血脂紊乱。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伴血脂代谢紊乱在合并肥胖、超重及糖尿病的患者尤为常见。

事实上,临床常见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有很大一部分伴有代谢综合征的其他表现。高尿酸血症和糖尿病一样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

3心脑血管疾病简介

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也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60岁以上老年人中40%~45%患有高血压的同时还患有高血糖或高血脂,根据卫生部2007年统计数字显示,据国外的资料显示,50%左右的糖尿病人都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老年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们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而幸存下来的患者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重残。我国脑中风病人出院后第一年的复发率是30%,第五年的复发率高达59%。而二级预防做得较好的美国仅为10%。

4详述高尿酸血症和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联系

血清尿酸水平持续升高所致的高尿酸血症可能是一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相关死亡率显著高于血清尿酸水平正常者。有学者认为尿酸在血液中的物理溶解度很低,高尿酸血症时,尿酸微结晶容易析出,沉积于血管壁,直接损伤血管内膜。尿酸能促进血小板粘附、聚集困。高尿酸血症或其他因子及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所揭示的病理机制,可能是多因素的、复杂的病理过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病理基础。

临床研究表明核酸代谢异常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清尿酸亦常见增高。肾功能减退时也常伴有血清尿酸增高。其他可致血清尿酸增高的因素还有氯仿,四氯化碳及铅中毒,子痈,妊娠反应和食用富含核酸的食物等均可引起血清尿酸增高。尿液中尿酸值一般是反映内源性核酸破坏或饮食中嗓吟的量,除因尿酸的排泄减少如肾炎时而引起血清尿酸增高外,一般血清尿酸增高亦同时伴有尿中尿酸值升高。

冠状动脉损害常表现为弥漫性损害,发生心肌梗死事件多,尤以中青年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而备受关注。中青年患者心肌梗死的发生与血清尿酸水平增高相关。发生急性冠脉事件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血清尿酸显著高于对照组均。经回归分析,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回归关系,但血清尿酸水平未进入回归方程。

5结束语

通过全文的论述,使读者了解到了高尿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两种疾病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在治疗时,应该防止两种疾病相互助长,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去除疾病。根据上文的论述,对于这两种疾病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新的认识,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更多的医术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潘秀贤,蔡焕荣,曾春梅.广西医学[J],2006,12(28):1895

[2]牟效文.高尿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荟萃,2003,13(18):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