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混凝土裂缝处理及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桥梁混凝土裂缝处理及控制

王伟力

王伟力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江罗分公司527431

摘要:混凝土在现代桥梁技术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贡献,然而,在桥梁运营过程中,常见的混凝土裂缝,给桥梁安全及耐久带来隐忧。尽管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小心防范,裂缝依然难以得到彻底根治,使桥梁建设方颇为头痛。基于此,结合多年的桥梁施工管理经验,对混凝土裂缝的成因进行简要的分析,探讨温度应力下的混凝土裂缝,并从实践出发对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进行阐述,提出混凝土裂缝的早期防护举措,使桥梁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得以改善。

关键词:混凝土的裂缝;成因;温度应力;防治措施

根据多年现场施工管理经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应力及温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施工中混凝土常出现温度裂缝,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其次,在运转过程中,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应力状态具有显著的不容忽视的影响。

一、裂缝的原因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虽然裂缝不可避免。但依然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裂缝进行控制,使其维持在允许范围,避免裂缝削弱桥梁结构的耐久性,降低安全性。因此,了解桥梁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以凝固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只有(0.6~1.0)×10-4,长期加荷时的极限位伸变形也只有(1.2~2.0)×10-4。由于原材料不均匀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

二、温度应力的分析

(一)温度应力形成的阶段

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阶段

早期阶段指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天。这个阶段的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2.中期阶段

中期阶段指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上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3.晚期阶段

晚期阶段指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迭加。

(二)温度应力形成的原因

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1.自生应力

边界上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的,由于结构本身互相约束而出现的温度应力。例如,桥梁墩身,结构尺寸相对较大,混凝土冷却时表面温度低,内部温度高,在表面出现拉应力,在中间出现压应力。

2.约束应力

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引起的应力。如箱梁顶板混凝土和护栏混凝土。

三、温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

(一)常规的温度控制与防裂缝措施

1.温度控制的具体措施

(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3)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合理安排浇筑时间,避开高温时段。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2.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

合理地分缝分块;避免基础过大起伏;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长期暴露;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

(二)减水防裂剂在防裂缝中的作用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经常使用减水防裂剂防裂缝,通过实践总结出其主要作用为:

(1)混凝土中存在大量毛细孔道,水蒸发后毛细管中产生毛细管张力,使混凝土干缩变形。增大毛细孔径可降低毛细管表面张力,但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这个表面张力理论早在六十年代就已被国际上所确认。

(2)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重要因素,使用减水防裂剂可使混凝土用水量减少25%。

(3)水泥用量也是混凝土收缩率的重要因素,掺加减水防裂剂的混凝土在保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可减少15%的水泥用量,其体积用增加骨料用量来补充。

(4)减水防裂剂可以改善水泥浆的稠度,减少混凝土泌水,减少沉缩变形。

(5)提高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提高的混凝土抗裂性能。

(6)混凝土在收缩时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裂缝就会产生。减水防裂剂可有效的提高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7)掺加外加剂可使混凝土密实性好,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减少碳化收缩。

(8)掺减水防裂剂后混凝土缓凝时间适当,在有效防止水泥迅速水化放热基础上,避免因水泥长期不凝而带来的塑性收缩增加。

(9)掺外加剂混凝土和易性好,表面易摸平,形成微膜,减少水分蒸发,减少干燥收缩。

四、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

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以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具体施工中要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混凝土的裂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1]耿介.混凝土桥梁裂缝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2)

[2]孙建民.关于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处理方案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6)

[3]向福均.阐述桥梁施工中关于裂缝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9)

[4]邓加龄.公路与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温度应力控制与裂缝处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1)

[5]邰咏祺.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处理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中华民居,20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