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构建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平嗣强

四川省广汉中学平嗣强

摘要:高中化学核心素养贯穿于化学学习的整个阶段,是学生能够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关键能力,也是保持高中生长久学习的不竭动力,它要求高中化学教学必须兼具基础性、整合性和前瞻性。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中,需要对与核心素养相关的观点进行充分应用,然后基于此把握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和意义,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系进行建构,最后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进行落实,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得以体现。立足于现实,首先探讨了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然后为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有效建议

化学作为高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扎实推进,核心素养引起了国内教育界的重视,高中化学教学逐渐开始重视化学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使学生能够对化学进行系统的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化学信息素养的培养

化学信息素养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它专指与化学相关的信息素养,包括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进行化学学习的能力,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能力。

(1)信息工具与信息资源运用能力

社会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这就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学习,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完成化学信息技术信息的获取、存储与应用等。

(2)信息加工与创造能力

高考是高中化学教学的指挥棒,近几年来,高考中出现了一定比例的考查学生化学信息素养的题目,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题给的新信息源进行信息加工,并对信息进行创造性思考,从中发现一些规律。

(二)化学能力素养的培养

能力素养是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之核心,高中化学教师要着力于培养学生以下化学能力素养。

(1)动手操作能力

目前,不少化学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束缚,忽视化学实验教学,殊不知,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化学教师要舍得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实验,缩小演示实验的占比,加大学生探究实验的比重,引领学生自主参与化学实验,亲自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验中进行观察与体验,切实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团结协作能力

人是社会的人,这就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与人交往的能力。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这也是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需要。团结协作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将自己融入集体,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化学语言素养的培养

(1)交流沟通能力

高中化学课堂学习中,学生有效的学习离不开师生、生生互动,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能力,使其能够将信息准确有效地传达出来,使其他学生与教师能够准确地获得信息,引起积极有效的回应,以此提升化学课堂师生、生生互动的效率;同时规范学生课堂语言,善于用化学术语进行交流与互动,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规范意识。

(2)国际交互能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高中学校之间的国际化交互学习互动越来越频繁,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化学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国际交互能力,使学生在化学国际化交互活动中能够尊重其他国家与民族的风俗习惯,学会交流沟通,能够表现出较好的风度,展现友善、博爱、宽容等优秀品质。

(四)化学思维素养的培养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这就需要高中化学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素养,提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批判性。

(1)化学逻辑思维能力

化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要引导学生根据化学原理、化学概念与事实等,进行预测、判断、假设等,体现出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思维活动,包括有效观察获得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再进行分类归纳,最终形成严密的思维。

(2)化学批判性思维能力

自然学科总是在不断发展与完善,这就需要教师在培养学生化学思维素养时,要重视学生化学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走出被动接受的现状,学会思考,学会辨别,学会质疑,学会反思等,以发展的眼光、批判的思维去认识、分析问题,提升学生的洞察力,使学生学会批判地接受知识,不会盲目地全盘吸收。

二、培养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化学是一门和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和素材都可以吸引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对化学的思考。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化学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化学教师进行情境创设时,应当保证所创设的情境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及情感知识性特点,学生才能更好地融入教学情境中,更好地体验情境,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社会责任感。教师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化学教材在生活中的应用,树立学生学以致用解决社会问题的观念,最终养成健全人格。

(二)加强实验探究教学

对于高中化学来讲,实验探究是学生对化学进行分析推理的重要途径,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时,应当以化学实验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形成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认知。高中时期化学实验都是对前人理论的论证,把真理以实验的形式再次重现在学生面前,那么教师要在实验过程中养成学生的探究意识及推理论证能力。例如,在学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对化学的思考,从而总结出催化剂在不同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也不同。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在实验中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引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三)加强实践应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书本知识的传授来获得,而是要利用教学中的各种资源与书本知识进行整合。传统化学教学中,教师太过于重视书本知识对学生的传授,把教材作为教学的唯一重点,这种后果导致学生解题思路太狭隘,不能主动寻求另外的解决途径去做题,限制了学生思维逻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贤金,吴新建,叶燕珠,等.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培训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

[2]吴星.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建构视角[J].化学教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