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马金玲

马金玲湖北省咸丰县忠堡镇民族小学445600

一、环境教育的必然性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当前的生态环日趋恶劣,大自然一次次地给人类敲响警钟,为了我们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的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我变枯燥乏味的环境保护知识为直观形象,使学生乐意接受。课余组织学生观赏课件,图片不乏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今天的小学的环境教育,就是明天的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我们应该站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战略高度,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主题,进行环境教育,增强环境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学校内进行的环境教育,主要是通过相关学科的渗透教学来进行的。上完后,还让学生写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标语,还办了个人手抄报,班级黑板报,写了保护环境的建议书。并且在各学科教学中,把教材中有关的环境教育知识点作为渗透的切入点,融环保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这样就可以利用各学科有机渗透环保知识。

二、环境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他们将是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最大受害者,又是生态坏境改善的最大受益者,生态环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生存空间。运用课堂教学的有力因素渗透环保,在目前小学没有专门开设环保课的情况下,是一个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适当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的有效措施。如何做好渗透教育,关键是选择好环境知识和教材的结合点。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充分挖掘现有的教材内容,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的行为习惯上面,较强感性认识教育。

1.进行爱护生物资源的渗透教育。爱护自然界的花草树木,绿化自家的庭院和周围的环境从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养花种草,嗜盆弄景,既可以慰籍精神,又可以怡情养性,更是环保的好行为。因此在教《养花》一课时可通过让学生了解老舍先生是如何热爱花草,精心培育花草,让学生感受到老舍先生不但是一个有丰富文化知识的人,而且是一个具有教养,热爱生活的人,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只有热爱生活,珍惜人生,心地善良,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人,才爱好绿色,追求绿色环境。有无绿色意识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素质的标志之一。启发学生像老舍那样,热爱花草,爱护环境,积极种花养草,参与学校的各项种养活动。

2.进行珍惜水资源,爱护江河海洋的渗透教育。从古到今,人们一直都离不开“水”这样宝贵的东西,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如今水已不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水已越来越少。据统计,地球所拥有的水资源中,有97.5%是海水,而淡水却仅仅只有2.5%呢!但在这些淡水资源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不能加以利用的。目前在全球淡水资源中,农业用水占70%、工业用水占20%、家庭和市政用水仅只有占10%。目前,我国有200多个城市缺水。现在不少地方已经开始重视起了“节约用水”这四个看似简单,可是一当做起来难上加难的字了。小学语文教材中就有不少与水资源有联系的课文。让学生懂得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养成不随便浪费水的好习惯。

3.进行珍惜土地资源,爱护土地的渗透教育。土地资源是人类获取生物资源的基地。教学《草原》、《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等课文时,可通过让学生体会草原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秀丽景色,认识土地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土地为我们提供粮食、肉类、木材等生活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物质基础。土地是发展畜牧业最基本的资源,畜牧业对土地资源有不可替代的依赖关系。尽管我国只有世界耕地总资源量的7.7%,却要养活全球近1/4的人口,而且在今天人口增长、建设用地、生态退耕的情况下,土地承受着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巨大压力;看不到土地资源已达到临界状态的危机。

4.进行防止大气污染的渗透教育。如在教学《太阳》一课时,可通过让学生了解太阳特点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并借此了解地球,知道由于近年来地球温度明显升高,人类对燃料的用量增加,导致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抑制了地球表面热量的散发,形成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气温升高,从而引起冰川融化,如不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将会给地势低洼的沿海城市带来灾难。要教育学生自觉做好力所能及的环保工作,并向家长或亲友宣传环保的重要性,不燃烧或排放有害的气体,预防大气污染,增强环保意识。

5.进行防止白色污染的教育。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等是国家环境保护法明文规定的环保场所。因此在教学有关名胜古迹这类教材时,便可以充分发挥教材特有的优势进行环保教育。假如人们不重视环保,特别是旅游者随意抛弃塑料袋,一次性餐具等不可降解的物品,就会形成白色污染。大自然的风光将遭到破坏,从而提高学生重视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的环保,自觉抵制白色污染,不随意废弃不可降解物品,重新认识消毒餐具及消毒个人用品,循环使用对环保的重要性,少用或不用纸巾,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6.教师与学生要互相配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境因素,有意识地渗透教育。环境教育具有跨学科性,它渗透于各个学科之中,是各学科协同进行的。小学语文中有大量内容涉及到自然环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一些关于自然景物等的描写性文章,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以情动人,利用文章中优美的词语,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大自然的美;有条件就将表现文章内容的图片制作成课件,让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喜爱自然,从而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并能抵制破坏大自然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