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刘剑平

刘剑平

延安市劳山林业局陕西延安716100

摘要:通常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树木的成活率非常低,主要是受到气候环境的影响。目前,中国的林业研究界以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作为主要的研究课题,以期扩大森林覆盖面,这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并根据林业发展特点,从经验与理论相结合的角度出发,针对相关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

1确定树种及造林时间

1.1确定树种

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选择苗木规格和质量对造林成效关系很大。在选用造林种苗上,首先选用适用性强的乡土耐旱树种,要充分认识树种的适生规律和造林地区的立地条件,尽量做到适地适树。树种的选择主要考虑三个原则:一是该树种要最能适应造林地缺水干旱的立地条件;二是该树种要最有利于满足造林目的的要求;三是该树种要有多年的干旱栽培技术经验。植物抗旱特性是决定水分利用的重要因素,树种的变化会引起生态环境中水分消耗的改变。在降水较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要根据植物的蒸腾耗水特性选择耗水性少、水分利用效率高、抗旱性强的树种作为造林树种,以免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一般来说,干旱半干旱地区就要选择抗逆性好、耐干旱瘠薄、生长快、郁闭早、树冠浓密、根系发达、根蘖性强、蒸发量小、能天然下种并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树种,选择造林树种时,既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抗旱性强的乡土树种,同时也要引进一些能适应生态条件的外来树种,以达到改变小气候环境,使树木更易生长的目的。

1.2造林时间

造林时间的选择应该首选是春季,其次是秋季,比如:还不需要考虑贮藏苗木,树木根的生长就会更为旺盛,因此造林时间首选为春季。在干早半干早地区进行造林,也可以秋季造林,宜选择秋季9-10月,此时土壤中的水分蒸发的速度非常缓慢,且土壤还没有进,入冻结期。由于夏季气温比较高,土壤中的水分就会聚集在土层的上部,进入秋季,土壤的墒情非常好,因此需要抓住这一良好时机造林。如果是在春季造林,由于春季的风沙大,且降水量相对较少,所以造林时间要尽量早一些。当进入9月后,土壤中的水资源含量比较高,适合于林木生长。

2确定造林密度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资源供应不足,因此难以实现森林植被的大面积覆盖。因为如果造林密度太大而超出土壤供水能力,就会因水资源匮乏而不利于林木的健康生长。由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燥,地下水的水位下移,土壤逐渐干化,林木容易由于严重缺水而导致死亡率提升。此外,要想保证造林密度不会对林木的生长造成影响,还需要对林木的材质、干型,以及树木生长相对稳定后所具备的观赏价值和防护功能,包括未来这些林木所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进行考虑。所以,在造林时,如果是混交,其中林木为华山松纯林与旱冬瓜混交,行距通常为4m2(2m×2m),造林的密度为167株/667m2。如果是核桃树,树立的行距通常为30m2(5m×6m),造林的密度为23株/667m2。相邻行之间的植株排列都要错开,以促使林木更好地生长。

3具体造林对策

3.1袋装泥浆植苗造林

泥浆袋造林就是通过营养土和水的合理配比,根据抗旱树苗的生长规律,结合造林地区的环境气候,地质水平等,为培育阶段的树苗打造优越的生长环境。在无损的塑料袋下方打4、5个小孔,方便树苗根系生长,将配比合理的泥浆灌入其中搅拌均匀,将树苗栽入泥浆中连袋一起下土,浇透水后进行掩埋。这样即可保证树苗的抗旱性,保证树苗的生长。

3.2容器苗造林

容器苗就是将树苗在容器中进行培育。有句老话叫“种树无时,莫叫树知”,意思就是栽树最好不要破坏树的根系并且速度要快。相比于普通树苗,容器苗正是满足了这一特点。容器苗可以保证树苗根系的完整,在容器中充分吸收容器内的营养,没有营养成分流失浪费的情况,节省了资源,还保证了树苗植株健壮,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树苗的成活几率。

3.3裁剪枝干

根据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实际情况,选取树苗的发芽能力要十分突出,具体树种比如刺槐、黄栌等等,将树苗露出土的大部分进行裁剪,这能够减少树苗在生根发芽过程中大量水分的蒸发,让更多的水分集中在露出土层外的2、3个新芽上,能够提高成活率。具体操作是:根据树苗实际的高度,裁剪露出土层苗身的1/3~2/3,剩下的部分通常保留到距离根系25cm左右,露出土层的枝干在15cm左右为最佳。

4抗旱对策

4.1整地造林技术

整地造林技术是目前应用很广泛的一项技术,效果也非常显著。科学整地可以提高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气性,改善土壤的蓄水能力,为苗木生长创造一个好的生存环境,从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整地造林的方式有很多种,在半干旱地区适应的整地方式为人工局部整地,不适合采用全面整地的方式。整地的方法以水平沟、鱼鳞坑为主。整地的时间也要特别注意,最好是上一年的春秋季,在7—9月雨季来临之前整地最为适宜。

4.2覆膜造林技术

覆膜是保持土壤水分,减少地面蒸发的一项有效措施,在农业生产上应用很广泛。近年来,覆膜技术在植树造林工程中也被逐渐采用,效果也很明显。各地的调查结果表明,覆膜造林技术能提升树苗的成活率15到20个百分点。覆膜的材料以农用膜即可,一般经济林选择0.6~0.8m见方的地膜,生态林选用0.3~0.4m见方的地膜。

4.3截干造林技术

截干造林是干早地区提高存活率的有效措施。截干即是去掉所有的侧枝,去掉顶梢约10cm左右,这样可以认为减少地上部分通过皮孔、叶片的水分蒸发,也利于防冻。阔叶生态林树种一般适合截干造林,因为这些树种枝条的萌发能力强,能很快形成侧枝,如刺槐、紫穗槐、杨树、柳树、丁香等。对于油松等针叶树种则不适于截干而是应该采取定干,即按照定干高度进行适当修枝,即去掉多余的的侧枝。

4.4保水剂的使用技术

保水剂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很强的吸水、保水作用。由于保水剂的价格低廉,效果显著,现在生产上应用的很广泛,特别是在造林上使用,可提高树苗的成活率20%~30%。保水剂的使用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保水剂与水按照1:200的比例混合,然后搅匀,栽植的时候将苗木放入栽植穴内,然后将稀释的保水剂倒入栽植穴内,一般每个穴内半斤左右,边倒边覆土。第二种是每株苗木用10~15g保水剂与表土拌匀后埋入根系周围,上面覆土,踏实浇水。

5讨论

抗旱造林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既可以节省成本,又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所以采用科学的抗旱造林技术,有助于林业生态效益最大化。通过了解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研究进展,在苗木精心栽植和抚育管理前提下,为做到有效的抗旱效果,最大程度利用水分,因地制宜,采取适地适树、科学整地、壮苗、定植、覆膜、遮阳、集水、补水等一系列措施能较大程度地提高造林成活率,能起到明显的抗旱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晶.陕北干旱地区造林树种的选择与抗旱造林技术研究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6(8):155-156.

[1]李超.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10(11):26-29.

[2]吴会平.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研究进展[J].湖南林业科技,2011,38(3):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