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池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腰池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的护理体会

杜婷何苏怡汤晋

杜婷何苏怡(通讯作者)汤晋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手术室贵州贵阳550004)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5-0255-01

【摘要】目的探讨腰池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对治疗颅脑损伤术后顽固性脑积水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和要点。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3月-2012年9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顽固性慢性脑积水的12例患者行腰池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例患者在经穿刺治疗后脑脊液异常均得到不同程度纠正、GCS评分得到提高,其中8例患者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得到改善,2例患者智能得到改善,2例患者顺利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仅有1例患者因脑脊液蛋白含量过高引起留置管堵塞。精心细致的护理对治疗非常重要。结论腰池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对治疗颅脑损伤术后顽固性脑积水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预防颅脑感染,还可为手术争取时机,护理工作发挥了关键作用。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创伤后脑积水临床护理

我院自2011年3月-2012年9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顽固性慢性脑积水的患者12例,对其行腰池内置管持续引流,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3月-2012年9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顽固性慢性脑积水的患者12例,均为车祸外伤,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为17-81岁,平均49岁,入院后GCS评分为5-9分。

1.2影像学诊断

所有患者均在存在意识恢复不理想,持续昏迷时间大于3周以上,头部减压窗张力呈进行性升高状态,经头部CT检查结果回示:脑室增大,或侧脑室渗出,第三脑室扩大并排除脑萎缩引起的脑室扩大。

2.护理工作

2.1治疗前后护理

2.1.1置管前,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头围、瞳孔、肌张力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及时遵医嘱执行诊疗方案。与患者家属进行良好沟通,做好家属的思想疏导工作。

2.1.2置管时,协助医生穿刺前摆放合适体位,并做好消毒前,麻醉前等准备工作,全程陪护及时遵医嘱配合穿刺诊疗工作。留置导管操作时,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瞳孔,四肢活动等,防止脑疝发生。如病情发生变化,随时向诊疗医生进行汇报。

2.1.3置管成功后,小心搬动病人,协助诊疗医生将患者体位摆放至穿刺前体位,并将留置导管前端消毒接引流袋,严格执行无菌原则,防止逆行颅内感染,密切观察留置引流管通畅度,记录每小时引流量。观察头部减压窗张力情况及患者一般生命体征,瞳孔改变及四肢活动,对患者病情每半小时记录一次。定期翻身进行穿刺点消毒,更换辅料并保持整洁,防止穿刺点感染。

2.2一般护理

2.2.1做好防褥疮护理,定时翻身,注意皮肤清洁,勤换洗尿布,严防烫伤。

2.2.2翻身时,可用合适力度轻怕双侧背部,有助于患者排除肺内痰液,减少肺部感染的几率。

2.2.3进行简单的功能恢复训练,提供声讯资料促进患者语言和阅读能力的恢复。

3.结果

12例患者在经穿刺治疗后脑脊液异常均得到不同程度纠正、GCS评分得到提高,其中8例患者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得到改善,2例患者智能得到改善,2例患者顺利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仅有1例患者因脑脊液蛋白含量过高引起留置管堵塞。

4.讨论

创伤后慢性脑积水是常见且重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蛛网膜下腔内持续引流是目前推广用于治疗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前脑脊液异常的重要方法[1]。我院应用腰池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颅脑损伤术后顽固性脑积水,并进行精心护理,获得了满意效果。通过对本院上述12例患者护理工作的分析总结,我们认为对此类患者进行置管持续引流,除了合理的诊疗计划,还应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这样不仅会促进患者病情改善,有效预防颅内感染,还可为患者争取手术机会创造条件。

总之,全面有效的护理工作对于该类患者争取手术时机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引起大家的重视,其中部分护理工作值得临床应用。考虑此类患者多病情危重,诊疗前医患之间的沟通是减少医患关系矛盾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刘展,游潮,焦庆芳,等.重型颅脑创伤后脑积水形成的多因素分析[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3):6965-6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