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的审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中国绘画的审美

苏雪

(武警特种警察学院,北京102211)

摘要:中国画家追求“情理相容,意境相符”的审美境界,从而表达画家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本文通过对国画审美范畴的阐述,分析中国绘画的审美理想、审美追求,从而阐释中国绘画的“气韵生动”的境界追求。

关键词:中国绘画;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一、和谐中庸的审美理想

孔子在《关雎》中提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他强调审美的内容要健康,审美的情感要适度,反对低俗的内容和过度的伤感。“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标准是孔子中庸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其主旨在于使人的思想情感通过审美活动受到规范和陶冶,使之符合“礼”的道德要求,进而达到社会的稳定和谐。这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主流,从而奠定了儒家美学思想的根基,对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绘画在题材、内容和形式中所渗透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就是中庸审美理想的直观写照。战国时期《人物御龙帛画》的端庄与富贵,魏晋南北朝顾恺之《洛神赋》的清丽与委婉,唐代周舫的《簪花仕女图》的典雅与秀丽,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盛世与繁荣都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儒家的审美理想。明代董其昌的“启人之高志,发人之浩气”,清代王昱的“学画养性情,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这些观点都是强调通过绘画创作或欣赏,排解烦恼,提升正气,怡养性情,达到人内心的和谐、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中国传统绘画里,很少有人大喜大悲,放纵、狂暴的激情宣泄,很少有暴力、虐杀、暴力、悲剧、情欲的直接表现,一切都是那么温尔文雅、和谐自然,这就是儒家的中庸审美理想所致。

二、形神兼备的审美追求

“形神”是中国绘画理论的一对重要范畴。“形”在哲学上指可以被视觉或触觉所感知的事物的外貌形状,在绘画上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时所面对的生活的原型和所表现的事物的艺术形象。“神”在哲学上指宇宙万物的现象和规律的不可知性,即所谓“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同时,“神”也指人的神韵、姿态、心灵,它是艺术作品所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如果说“形”是载体和外形,那么“神”就是艺术作品的内核和灵魂,这是艺术本身的生命力的体现。

形与神的关系问题备受中国绘画以及理论的重视,并且随着时代和绘画的发展而演变。对“神”的关注和推崇日益成为中国传统绘画最重要的审美追求。至东晋,顾恺之提出了“传神写照”的命题,这一命题对后世中国传统绘画在表现形式和审美追求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顾恺之的“传神写照”一方面强调和表现一个人的“神”在于眼睛,而更重要的内涵在于强调绘画中传神的重要意义。顾恺之的“传神写照”揭示出中国绘画的审美目的,不是描绘物质世界的外形,而且要表现出客观事物的神韵,把握客观对象真正的神情,即表现出客观对象的内在精神。可见,顾恺之的“传神写照”不仅概括了艺术构造,艺术表现方法的特殊性,而且也是中国绘画审美的最高追求。

齐白石说:“作画要形神兼备,不能画得太像,太像则‘匠’,又不能画得不像,不像则‘妄’”。正如齐白石所言,中国绘画的妙处体现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即“匠”,“匠”指画匠的画,而不是画家的画,两者有什么区别呢?画匠的画就是像(酷似)就可以,但是画家的画有情感的表现和美的创造。用像来判断艺术水平的高下,这是俗人的看法,如果完全迎合太“像”,就是媚俗;但是不能画的太不像,太不像就是“欺世”,因为,艺术有认识的作用,只有真实表现事物的形貌色彩,才知道事物是什么东西,如果不知道就是“欺世”。优秀的中国画不是对现实的逼真描绘,而是给人想象。因此,好的中国绘画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而是要刻画出人物的精神,山川的气晕和花鸟的生机。

三、气韵生动的生命律动

谢赫在《古画品录》提出了绘画“六法”,成为中国绘画理论的指导原理。“六法”即(1)气韵生动;(2)骨法用笔;(3)应物象形;(4)随类赋彩;(5)经营位置(6)传移模写。谢赫的绘画“六法”不是简单的模仿自然,这与自然主义有截然的不同。“六法”要求画家通过对客观事物形状和颜色的描绘,传递中国绘画本身的生命力,这就是“六法”之首的“气韵生动”的内涵所在。“气韵生动”是中国绘画的最高审美追求。

五代时期,荆浩对“气韵”的理解:“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遗不俗。”“气韵”说明万事万物是有节奏的律动。绘画中的“气韵”体现了天地万物应是充满着虚空之气的,这样才会产生运动和无穷的生气(生命)。另外,老子认为“象”(事物的相貌形状)是由“道”、“气”生成,所以“象”的本体就不能脱离“道”和“气”,否则这种“象”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韵”原意为声韵、音韵。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受老庄思想的影响,热衷于追求超脱、洒脱的精神境界和气质,故将“韵”作为对人物品性评价的理想,这一时期出现的许多词藻,如神韵、风韵、清韵、天韵等都是形容一个人某种脱俗不凡的品行和格调。后来,这种对人物品性风貌的评价直接被应用到对绘画、书法、诗文的评价上,通常形容艺术作品所达到的某种理想境界。就绘画而言,“韵”是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富于个性和意蕴,表现了对象的风姿神貌。

“气韵生动”说明画家不仅刻画客观世界,而且也要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中国绘画要含有历史感、生命感。“气韵生动”与西方的“模仿论”、“再现论”截然不同,它不是强调欣赏者看出自己的绘画技巧,而是要把自己溶于绘画中,这样会给欣赏者留下丰富的想象余地,正如黄庭坚所言:“‘韵’有余而不尽”,这也是欣赏者和绘画的世界交融。

参考文献

[1]傅抱石.中国绘画理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

[2]兰岗.意象与镜像中西绘画的审美与文化比较[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作者简介:苏雪(1983.11-),女,辽宁新宾人,硕士,武警特种警察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