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的必要性姚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浅析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的必要性姚敏

姚敏

天津职业大学天津市300350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们国家面临非常沉重的养老问题。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大养老模式也因人口结构的变化、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人口流动、生活水平的提高等,越来越不能适应现有人们的生活方式。老年人自身身体素质的变化,使老年群体面对物质与精神压力并存的养老问题。这些,都对我国的养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社会工作以其特有的理念、专业的理论、科学的方法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社会工作也在人们的日常视野中频频出现,在老年人这一大服务群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社会工作;居家养老;必要性

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是居家老人对自身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的综合指标,更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可以为社会制定养老计划提供依据,并进一步促进养老保障计划的完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研究旨在促进和谐社会建构,进而让老年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1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的必要性

1.1健全养老功能的必然要求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能参与劳动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下降,这给国家提供养老保障增加了更多的负担,也为国家从宏观层面做出政策调整和工作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养老成本的提高,家庭规模小型化、核心化趋势的愈加明显,子女的养老负担越来越重,需要我们加大力度整合资源,最大效能的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新资源。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全面两孩政策的调整是基于人口发展内部结构的变化,调整政策可以起到缓解老龄化的作用,但是政策的调整无法及时有效的应对和满足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的需求。因此需要社工这样的群体来专业化地评估老年人,特别是空巢、高龄、失能、失独老年人基本物质生活条件和经济状况,并给予相应地帮助。

1.2人才建设规范化与全面化的必要途径

目前来看,养老工作人员数量和质量只能基本满足于老年人的普通生活照料的需要,更高层次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及灵性照顾的满足处于紧缺状态。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要,就要求服务人员具备以下技能:能够应对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为老年人提供生理上的健康照料和护理工作;懂得基本的营养学知识,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饮食指导;了解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的变化,可以进行心灵沟通和情绪疏导;懂得老年养生、科学运动等基本知识,指导老年人的运动、康复活动;明晰国家政策、具备基本法律知识帮助老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应对家庭生活中可能出现的诸如婚姻、遗产等方面的家庭纠纷。

2当前我国居家老人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2.1养老服务资源供给不足

我国现行的社会化养老资金来源主要来源于政府投资,养老服务供给无法满足养老需求。且城乡发展不平衡,以家庭养老为主,国家补助为辅,国家无力承担过多的养老保障经费。养老保障制度正处于起步阶段,家庭养老更是不堪重负。家庭养老往往倾向于经济接济,经常忽略老人的情感诉求。老年人经济状况基本不成问题,但情感寄托比较成问题,我国现行的养老模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2.2养老模式部分功能缺失

我国目前养老模式主要是家庭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居家养老正在筹划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家庭子女的养老功能逐渐不堪重负,家庭养老经济负担沉重,老人很难得到情感慰藉。我国目前机构养老主要投资是靠政府。私营资金投入比例低,但在我国发展迅速。

机构养老规模小,设施不完备。受传统文化影响,老年人更愿意在家颐养天年。不愿意进入机构养老。老年人一旦真正进入养老院,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子女都会觉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此种尴尬境地,让老人和子女负担过重,苦不堪言。

即使老人愿意进入养老机构,或者孤寡老人别无选择进入养老机构,但养老机构设施陈旧,服务不完善,很难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而照顾服务好,设施完善的养老机构让老年人承担不起。更何况养老机构养老服务还存在种种不足,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扣情感需求。养老机构的服务人员很少是经过社工专业培训的,缺乏职业感,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3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3.1提供直接服务

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专业知识,还可以直接为老年人提供社区养老服务,利用多种工作方法,从根本上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情感需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社会工作者的具体服务模式。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个案的工作方法来了解老年人的真正需求,并为其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同时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制定完整的介入方案,建立规范化的社会支持系统。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人文情怀的工作方法,深入到老年人团体活动中,与其交流和沟通,并建立相应的互助网络,帮助老年人摆脱孤独,加强与他们的合作关系。最后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关系,在各社区建立相关的支持网络,开展各种“关注老人生活,共同参与老有所养”的科普活动,提高人们对居家养老的正确认识,为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社区氛围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实现高质量、高服务的居家养老环境。

3.2提供间接服务

随着社会工作的不断介入,有效地提高了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究其原因,这不仅因为社会工作者的良好工作意识,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直接的服务模式,而且其还可以调动和整合社会各种资源,间接为老年人提供充足的养老资源供给,使得我国社区养老机构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去认识社会工作者的间接服务模式。首先提供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因为在社区中,社会工作者可以直接将信息反馈给相应的政府机构,以促进养老政策的有效制定。同时社会工作者拥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服务能力,可以扮演多种社会角色,深入到老年群体当中,了解其最真实的养老需求,并根据所调查的需求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然后将分析结果呈报给当地政府或其他相关管理部门,给社区管理者提供积极有效的建议,以便于更好地制定居家养老服务措施,尽快解决社会老龄化现象。其次社会工作者可以有效调动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发展多种养老经费的融资渠道,为社区养老机构提供充足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从而使老年人享受多元化的服务形式。另外为了顺应时代潮流,社会工作者在各社区内建立相应的支持网络,实现互联网+居家养老的新的服务体系,为保证养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颖、丰富的创新途径。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与社会工作的有效融合,不仅提高了居家养老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也全面改善了我国社区养老机构的环境和服务形式。因为社会工作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服务意识,可以全面整合社会资源,了解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情感需求,充分展现人文情怀从根本上帮助老年人摆脱孤独,因此社会工作的介入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着很实际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的探索[J].车荧.科技创新导报.2016(23)

[2]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工作介入探析[J].郝雅奇,李慧敏.法制与社会.2017(22)

[3]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唐晚词.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