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并网对配电网线损率的影响廖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光伏电站并网对配电网线损率的影响廖玲

廖玲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金寨县供电公司安徽六安237300

摘要:为贡献清洁能源,建设和谐社会,供电企业需加快智能电网的建设,大力投入资金,努力降低电网运行过程中的线路损耗,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目前我国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光伏电站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光伏电站的并网有良好的实际效果,使得智能电网又前进了一大步。但作为清洁新能源,其与传统能源电力属性不同,因此,需要供电企业对其进行深入、详细的了解,才能降低其并网带来的线损率等,避开其弊端,将新能源发电并网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关键词:光伏电站;并网;配电网线损率;影响

0引言

光伏电站在配电网中的应用在近年来越来越广泛,配电网的组成也更为复杂化。电网的潮流与电压分布也在发生变化。总体上,光伏电站的并网,提升了电网电压水平。但就光伏电站并网的位置、容量等变化亦会引起大电网潮流方向变动,进而影响电能质量,对配电网线损率也有一定影响。因此,供电企业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就十分重要了。[1]

1配电网线损率及计算方法

想要对配电网的线损率进行有效的分析,就要结合整个配电网的架构来进行综合分析。在计算过程中,要将整个需要计算的配电线路分成n段,并认真将每一段的阻抗都记录下来,标记为:Ri+jXi[2]。

图1辐射状配电网络模型

如图1所示,将线路分为V1、V2、V3……Vn,将光伏电源接入到节点V3位置,其容量为PGF+jQGF,将其视为负的负荷来进行潮流计算。

在光伏电源注入前各节点电压为[3]:

以上的计算公式可明显看出,节点电压、线路传输功率在配电网线路运行状态时关联甚是紧密,配电网线路的传输功率则与其负荷功率有关联。在光伏电站并网后,配电网的传输功率、节点电压都会发生改变。一般情况下,配电网呈辐射状态,电压沿线路馈线潮流方向在逐步降低。但光伏电站并网后,因为馈线上传输功率的减少,馈线上负荷节点位置的电压升高,某些负荷节点的电压会超标,而电压升高的量则与光伏电站的具体位置及其并网容量有关。当光伏电站的容量足够大时,就会对配电网的线损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2光伏电站并网对配电网线损率的影响

2.1光伏电站并网影响配电网线损率的几种主要因素

光伏电站并网最常见的集中影响配电网线损率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光伏电站并网的接入点位置;

(2)光伏电站并网的容量大小;

(3)电网的网络拓扑结构。

2.2光伏电站并网的接入点位置对配电网线损率的影响

将光伏电站的并网接入点设于PQ节点处,再利用前推回代算法进行潮流计算,线损率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光伏电站的接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配电网的潮流分布。图2表明光伏电站的接入位置与配电网的线损率有关。从1号位置到17号位置,馈线上配电网的线损率呈V字型,即线损先降低,后来又有所升高。线损最低的时候是在配电网馈线中间的位置时。因此,供电企业在辐射状的链型线路分支中,可将光伏电站设置在线路分支的中部位置,此种状态下,线损最低,且可满足供电电压需求。因为线路各节点的负荷所需功率都是由变电站与光伏电站共同来负担的,所以光伏电站并网接入位置离变电站不远的情况下,其传输功率损耗是减少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光伏电站的并网会降低线损率,但结合计算结果来看,这个程度有所限制,并不是无限减少,将光伏电站设置在线路中部最佳。

图2光伏电站接入位置与配电网线损率之间的关系

2.3光伏电站并网的容量大小对配电网线损率的影响

根据不同容量的大小,进行潮流计算,容量大小与配电网线损率之间关系如图3所示:

图3光伏电站接入容量与配电网线路之间的关系

由上图可以得出,当光伏电站的接入位置不变时,随着其并网容量的

不断增大,配电网的线损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此结果表明,在光伏电站并网容量增大的过程中,电网的支路潮流可能发生反相情况,从而使得配电网的线损率有所下降。但当光伏电站的并网容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这种情况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配电网是线损率升高。

3结束语

为适应全球经济发展,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大力发展光伏电站的同时,也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因为光伏电站的并网对配电网线损率有一定影响,在采取有效方法控制后才能将光伏电站并网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将其优势发挥到最大,才能为坚强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供可靠基础性保障。

参考文献

[1]曾志平,刘莉.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配电网电压及网损影响的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198-200+206.

[2]王玉柱.光伏电站并网对配电网线损率影响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7):26.

[3]高曦莹,李广翱,扬爽,王浩淼,关艳.光伏电站并网对配电网线损率影响的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2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