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聆听音乐习惯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培养小学生聆听音乐习惯的策略

林雄乐

林雄乐

(贵港市港北区西江中心小学广西贵港537100)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很多小学生认为音乐课就是来唱歌,而聆听音乐就是休息或表演;有些小学生喜欢听自己熟悉的音乐,对没有听过或自己不熟悉的音乐就说:“这首曲子不好听,我不想听!”便没有兴趣欣赏音乐;很多低年级的学生认为音乐欣赏就是表演,当音乐一开始,很多学生就兴奋地手舞足蹈,他们不但没有认真的聆听音乐,而且还影响了旁边同学专心的聆听;有的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不能够坚持认真地把乐曲听完,出现了不完整的音乐体验。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聆听”就是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是音乐欣赏和音乐审美教学的必由之路。

“聆听”是学习音乐的前提和基础,让小学生学会聆听音乐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小学音乐教师都抱怨音乐课堂纪律差、学生习惯不好,并为之深感头疼,却始终无可奈何。那么,在音乐课上怎样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必须从学会聆听音乐开始。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在音乐课上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进而使他们成为善听、爱听、乐听音乐的人呢?我把一些具体的做法总结成以下几点。

1.在组织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

1.1按音乐节奏进教室;当学生走进音乐教室时,教师让学生按音乐的节拍,并踏着整齐的步伐进教室,并且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表演,强调学生认真聆听音乐并注意节奏。如果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按要求进教室,教师有必要请学生重新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坚持原则,反复要求,长期训练,灵活运用,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听音乐进教室的好习惯。

1.2师生问好;上课时,教师与学生问好都有固定的音乐,上行音阶表示起立,下行音阶表示坐下,要求起立与坐下都要做到“静”、“齐”、“快”,师生有表情地唱问好歌。音乐是听觉艺术,必须充分利用耳朵,充分体现艺术美,所以它跟其它学科不同,每一环节都要体现美。不仅要内容美、环节美、语言美,总之处处都要体现美。所以很多语言都用音乐代替,养成用音乐互相问好的习惯。

2.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往往学生很难静下心来安静地欣赏音乐,教师让学生用舞蹈、律动、脸部表情等表现方式来欣赏乐曲时,学生便更难做到用耳朵去聆听音乐,因此学生兴奋地手舞足蹈,课堂纪律比较混乱。要改变这种状态,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必须精心研究教材,有组织地进行教学,精心设计有趣的教学情境,教学过程要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引人入胜,老师要恰到好处地做好向导,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聆听和欣赏音乐。但是,孩子初听音乐时还处于一种无绪状态,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如何聆听,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逐渐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2.1闭眼静听;第一遍欣赏音乐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闭上眼睛用心聆听,并充分展开想象,设问“听到这,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一个什么样的画面呀?”要想体验曲作者所传达的情感,我们要反复提醒学生要全神贯注地并且非常有趣地倾听音乐,这样才能让学生对音乐的主旋律、高低、强弱、节奏、调性等因素逐渐感知,进一步对作品的情感、情绪作出判断。“音乐是心灵的语言”。心灵语言只能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沟通。学生安静地聆听着……似乎入了迷,那美妙的音乐会融入灵魂,在人的精神上空升腾、泛化,那应该是欣赏音乐的最高境界吧。课堂上,师生由表面的静发展为深层的动——内心深处的感动,这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多么的耐人寻味。

2.2抓特点听;任何一首乐曲都是由音乐基本要素组成的,包括节拍、节奏、旋律、高低、强弱、音色、速度等,各个要素有不同的表现意义。每一首曲子由于重点要素的不同而显示的特点是不一样的,老师要充分抓住重点要素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并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对这种音乐特点的感受,学生一定会有很大的兴趣并且更专注地去聆听音乐。

2.3有比较地听;不同的乐曲有不同的音乐节奏、音色、风格等等,教师要指导学生对音乐中不同的音色、织体、节奏、风格有比较地听辩,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从而让他们愉悦、轻松地感知和学习音乐。这样慢慢地发展下去,小学生们就会更喜欢聆听音乐,这便形成了学习的良性循环。

2.4有目的地听;欣赏一首(一段)乐曲,所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学生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要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有方向地聆听音乐,这样他们就不会迷失“方向”,学生“听之有物”,并且“耳听脑想”,循序渐进地引导小学生有目的地聆听音乐。如:欣赏《西班牙斗牛士》的时候,第一遍初听,我问学生“这首曲子的情绪是什么?你的心情怎样?”;第二遍复听,让他们带着“有什么特点?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的问题去仔细聆听;第三遍再听时,我让学生轻轻跟着旋律哼一哼,来进一步体验旋律,并加上自己的动作表演。反复地训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聆听能力。

3.在歌曲演唱中,培养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

歌曲演唱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内容。无论是合唱或是齐唱都需要建立在聆听的基础上,要演唱正确的节奏、音准等也必须建立在正确聆听音乐的基础上。如果不专心聆听,就不能准确地把握整首歌曲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3.1在学唱一首歌曲时,让学生听出歌曲的拍子和情绪。

3.2一边听歌曲,一边加律动表演,要求学生在脸部做表情,表现出听到的音乐情绪。

3.3听音乐默唱或跟琴轻唱,耳朵听音乐伴奏,轻声的演唱,听出自己的音高是否与伴奏相一致,确保唱歌不跑调。

3.4听自己演唱出的歌声的音量及音准和其他同学的歌声音色是否统一。

3.5到了中、高年级,孩子们开始学习合唱。进行二个声部的和声音程训练时,唱前先明确二个声部合在一起的音响效果,一边唱一边听,一边调整合唱音响效果。在训练中,教师从一个单音、一个音程、一个和弦开始入手,逐渐过渡到听一个乐句再到听一首乐曲。多声部节奏训练对建立孩子多声部的听觉能力是非常快捷的途径。从卡农式的二声部节奏训练入手,训练声部的稳定性,训练听觉对声部的识别、跟踪的能力,再通过不同织体的二声部节奏训练,加强声部的独立性和声部间的合作能力的训练,感受不同节奏织体交错发声的和谐之美。歌唱的听觉训练是没有捷径可言的,教师必须耐心地、扎扎实实地从易到难、从简到繁进行听觉训练,培养孩子们对旋律、和声音响、听唱紧密相联的听觉能力,养成在演唱中自觉聆听音乐的习惯。

4.在器乐演奏中,培养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

器乐演奏包括两类:一类是单纯的器乐演奏(齐奏、合奏),另一类是用器乐为歌曲、表演做伴奏。器乐演奏也要求学生用耳朵积极地聆听,否则无法进行正确的演奏,更无法塑造音乐的形象和准确地表现音乐的内容。

4.1专心听指挥;器乐演奏练习一定要听指挥,比如:吹小号的训练,首先要听老师的指挥,一定要等老师讲完了要求,明确好小号吹奏的具体内容,双手提前准备持好号,脑子提前想好乐曲地第一个音,高度集中注意力,听老师指挥:“预备——起!”才可以集体看着乐谱跟着老师的指挥进行吹奏练习,老师指挥停时必须停。如果孩子们在课堂上你先吹一下,我再迟吹两下,这岂不乱套?那就变成噪音课堂了。

4.2演奏中的聆听;在演奏学习中,不仅要听教师介绍乐器、听教师范奏、听所学乐器演奏的乐曲、听讲授器乐演奏方法,还要注意用耳朵聆听自己演奏出来的声音,包括音高、节奏、速度等,并随时调整好自己的演奏状态。只有这样,演奏训练才会有一定的效果。在合奏和伴奏时,更应该聆听自己所奏的声部是否准确?时刻注意: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停?与其他乐器配合的效果以及各声部间的和谐程度等等因素。通过器乐齐奏、合奏的学习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如果不注意聆听他人的演奏,不学会与人合作,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合奏,更不可能把艺术作品很好地表现出来的。在演奏过程中有侧重地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聆听老师的教诲、聆听队员的建议、聆听合奏的效果,最终收获的是演奏的快乐,合作的快乐。

5.在音乐游戏中,培养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

音乐游戏是学生表现生活、学习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是情感最好的外在表现,更是学生喜欢的活动之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习的效率,让学生热爱学习、并且愉快学习。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开展适当的音乐游戏活动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因为学生年龄特征:天真、可爱、好动、好玩、好奇又好表现的,因此学生更乐意在玩中学、乐中学、动中学。教师可以根据音乐特点科学地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积极聆听音乐并且以音乐游戏活动的形式学习音乐。我认为:让学生在“玩中学”是“简单、规范、有效”的音乐教学策略,值得探究。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小学基础音乐教育必须要与时俱进,小学音乐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应建立在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音乐听觉能力这个基础上。因此,我们要多花一些精力去研究学生,用我们的睿智走近学生,让他们知道从小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的重要性,而不是让他们害怕上音乐课或是在音乐课上无目的地玩。只有让孩子们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我们才能在音乐课堂中发现更多的美丽图景,才会有师生共创乐趣、共享幸福的快乐旅行,让孩子们喜欢音乐、喜欢音乐课,从而为他们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