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值分析法在血液分析仪室内质控中的应用和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均值分析法在血液分析仪室内质控中的应用和探讨

戴启凯

戴启凯(江苏省阜宁县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阜宁224421)

【摘要】用均值分析法进行血液分析仪室内质控,统计血标本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日均值,进而计算月总均值。用该法与全血质控品室内质控比较,结果稳定性好,准确反映标本的实际水平,避免了偶然误差,而后者对分析前的标本采集、放置、处理、转运等因质控物没有参与,仅表现在分析过程中,均值分析法可弥补这一不足,对发现标本分析前误差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均值分析法质控品血液分析仪室内质控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5-0084-02

室内质量控制是监测和评价临床实验室工作质量,保证每个患者样本测定结果的稳定性而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控制手段,包括方法学、仪器、试剂、外部环境以及操作过程等各种综合因素作用下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即重复性。最常用的质控方法有非定值质控品质控法、定值质控品质控法和患者数据质控法。患者数据质控法包括移动均值法、差值检查法、双份质控法、总误差判断、总误差判断等。

病人标本结果均值分析法是临床化学室内质控的方法之一,设计原理是鉴于血液红细胞计数可因稀释、浓缩、病理性或技术性因素而有明显的波动,但是每个红细胞的体积、血红蛋白含量变化很小。所以,可以通过监测红细胞三个平均值MCV、MCH、MCHC的均值变化来进行质控。不仅可以监测红细胞,也可以连带监测白细胞甚至血小板。移动均值法,又称XB分析和Bull计算法。Whitehead曾使用多年,认为效果较好,本文就移动均值分析法在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体会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剂标本检测采用法国ABX-PENTRA6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配套稀释液、溶血素、清洗液及仪器全血校准品,血液采集用无菌抗凝采血管,抗凝剂为EDTA—K2。

1.2检测与统计采集2012年4月份数据,每日开机后首先清洗分析仪,用稀释液做空白测定,早晨住院病人送检血样、混匀后上机检测,所有标本在2h内完成,收集病人标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项结果进行统计,统计范围:红细胞为(1.5~7.0)×1012/L;白细胞为(2.0~30)×109/L;血小板为(30~600)×109/L。分别计算日均值并记录.连续统计1个月,然后计算出各自日均值的月总均值及标准差(x±s),以日均值为纵坐标,测定日期为横坐标分别绘制三个项目的质控图。并标记出,x±1s.±2s.±3s的位置,该图与国内多数血液学实验室采用的L—J质控图类似。以后每天把计算出的三个项目的均值分别在各自图上标出点.并用直线连接各点。

2结果

三个项目的月总均值和标准差(x±s)分别为红细胞:(3.85±0.13)×1012/L;白细胞:(8.18±0.84)×109/L;血小板:(197±20)×109/L。可以发现,每天某个检测项目的全部标本结果的均值是十分接近一个稳定值,即上述测定结果,一系列均值应围绕该结果呈正态分布,且在x±2s范围内上下两侧波动。

3讨论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是保证实验结果可靠性的有效方法,也是评价实验精密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血细胞计数的室内质控主要有双份试验、核对试验和质控物测定等方法目前大都应用质控物测定法来监测血液分析仪的工作情况,此方法对质控标准品的稳定性要求比较严格,多选择固定的血球或乳胶颗粒作为血细胞计数的代用品[1],而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均采用全血质控品,具体方法基本上参照临床化学室内质控的各项步骤。

血液分析是临床常规检验项目.每天的标本量较大,文献[2]认为:只要检测的标本足够多,又无特殊情况。则每天某个检测项目的全部标本结果均值应是十分接近一个稳定值,一系列均值应围绕该稳定值呈正态分布,一旦出现非正态分布的情况或任何规律性的变化,提示在该项目的检测中可能存在某些非随机的影响因索。有人应用该法观察到某日病人血标本血钾均值偏高和血钙均值偏低,从而发现血标本长时间放置未及时检测而造成的分析前误差。

在本组数据统计时,我们剔除了过高过低值而选择了较为适当的统计范围,该范围包含了常见的异常结果。统计结果显示,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月均值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红细胞月均值略低,原因是红细胞数减少的情况(如贫血)在临床上较为多见,而红细胞数增多的情况(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则较为少见,这些并不影响结果的判断,因为一般医院通常情况下病员的结构是较为恒定的。

病人结果的均值一标准差质控图的实际应用、可参考Westgard规则进行某些误差分析,正常情况下每日的均值应在x±2s范围内上下两侧波动并呈正态分布。当连续5、6d在同侧时,说明有“定向改变”;如有连续5、6d持续升高或下降,说明有“倾向改变”,如果质控血测定在允许范围内或校正仪器正常,则应考虑存在分析前误差。

虽然利用质控血进行室内质控,临床化学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和经验,但利用质控血进行质量控制有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价格昂贵,限制了使用;质控血有一定使用期限,性质不稳定,容易变质;某些质控品与临床实际检测的标本有一定区别,不能完全反映标本的质量特征;只能监测分析中的质量,而对分析前,即标本的采集、标记,运输、保存和处理等环节起不到监控作用。病人标本的检验结果是否准确,不能完全用控制血检查出来,例如各个标本的偶然误差和差错靠质控血的监测就不易发现。由于标本与控制物在质控程序上起点不同,质控血起的作用是在分析过程中,而分析前的一些过程如标本的采集、放置、处理、转运等质控物没有参与,这些环节是否正确自然也就不能反映出来所以,我们应当采取一些使用患者检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而均值分析法的临床使用,效果满意。

要得到良好的分析结果,实验室必须实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程序,它是包括影响分析结果可靠性的各方面因索、各个环节及检验的全过程,这些情况会最终通过病人结果而反映出来。

在进行血液室内质控工作中,所使用的全血质控品也与生化质控血清不同,长期放置细胞成份会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同一批号的质控血细胞计数因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用于室内质控绘图、判断均会有所影响。病人标本结果均值应用于血液分析仪的质量控制,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同时也有助于克服检验人员的主观偏差,避免对质控血的特殊照顾,从而真实反应实际情况。该方法由于每日统计工作较多,未被广泛使用,现在计算机应用已经相当普及.使统计工作简便易行。以在血液分析仪质控方面加以应用.对于发现标本分析前误差确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时民.血液学常规检验质量控制[A].李影林.中华医学检验全书[C].上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05.

[2]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杜,1997: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