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红藤败酱汤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1

加减红藤败酱汤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观察

闫宁

闫宁

北京市昌平区妇幼保健院102200

【摘要】目的:讨论加减红藤败酱汤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盲选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使用加减红藤败酱汤予以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症状改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加减红藤败酱汤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可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且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红藤败酱汤;湿热瘀结;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常见的疾病之一,患病后患者会出现腰腹痛、白带异常以及月经异常等症状,从中医辨证角度来讲湿热郁结型慢性盆腔炎比较常见【1】,对于本病西医的治疗原则为抗炎治疗,但是经临床调查发现治疗后病情容易反复,患者对此尤为烦恼,为此我院应用加减红藤败酱汤进行治疗,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详情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盲选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实验组患者年龄为23-46岁,平均(34.5±2.3)岁,病程1-2年,平均病程(1.5±0.2)年;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3-45岁,平均(34.1±2.1)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2.2±0.3)年,两组患者病程、年龄的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排除妊娠、哺乳期妇女以及存在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左氧氟沙星(生产厂家:第一三共制药(北京)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55)进行治疗,每次0.1g,每日3次。实验组患者给予加减红藤败酱汤进行治疗,其组成为红藤和败酱草各15g,丹皮、薏苡仁、黄柏、莪术、茯苓、赤芍、丹参以及延胡索各10g【2】,桂枝6g以及皂角刺9g,按照中医常规煎制方法予以煎制,每天一剂,分两次服用,两者患者均持续治疗20天。

1.3疗效观察以及评价

对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有效率进行对比,治愈:治疗后患者的所有临床症状均消失,经过妇科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均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患者大部分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经过妇科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均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部分临床症状有所减轻,经过妇科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症状改善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收集实验数据,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应用n(%)描述,计量资料应用(x±s)描述,组间经t和x2检验,差异在P<0.05时,存在临床可比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症状改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大多数育龄期妇女均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盆腔炎,从中医角度来讲其属于带下、腹痛以及癥瘕范围内疾病,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为热、湿、瘀、毒进入体内,导致患者出现腹痛、月经不调等症状。临床患者以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较为常见,针对此类型盆腔炎的治疗原则为行气化瘀和清热利湿,而加减红藤败酱汤中的红藤和败酱草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功效【3】,在组方中为君药;其中的茯苓、薏苡仁以及黄柏具有除浊和清热的作用,在组方中为臣药;方中的丹皮、赤芍以及丹参具有活血通络、清热凉血的作用,当清热祛湿和活血化瘀药物共同应用时其能够提高湿热消退的速度,治疗效果也因此提高;方中的莪术、延胡索以及皂角刺为佐药,具有明显的止痛活血作用;桂枝作为使药具有良好的温脾行气作用【4】。以上药物共同应用后起到了行气活血、清热利湿止痛的作用,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本次调查中也显示,实验组患者症状改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研结果再次体现了加减红藤败酱汤的良好作用。综上所述,使用加减红藤败酱汤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可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且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袁新,孟安琪.导师孟爱安琪教授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经验总结[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7):219-220.

[2]孙利娟,郑庆莉.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处方药,2017,15(7):17.

[3]吴雨育.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6,29(2):338-340.

[4]章津敏,朱方红,蒋莉.湿热致瘀理论临床运用举隅[J].光明中医,2017,32(5):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