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的效益及风险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海绵城市”建设的效益及风险分析

孙景琦

孙景琦

广州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

摘要:目前,很多地区降雨量过多,尤其是夏季,经常发生内涝灾害。伴随着城市内涝的频发,海绵城市建设逐渐兴起。海绵城市的建设对城市的生态文明发展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城市增添色彩,更关键的是可以大大解决内涝问题,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海绵城市”的落地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不断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但与此同时,在建设过程中的风险,让各方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针对这一系列风险,我国相关政府部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本文重点阐述了海绵城市的综合效益及风险分析,希望为后续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措施;效益;风险;分析

1引言

地球本身是一个能够自然循环的物体,水有来处也有去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形成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体。而城市的建设,破坏了地球原本的生态结构,来水被堵,水无去处,就形成了灾害。每当进入夏季,全国就会有多个省份发生内涝灾害。降雨时,城市面临大规模的排水受阻,极大地影响了城市正常运行,人民生命财产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在人类现有科技水平、防灾能力的制约下,自然现象对人类形成灾害,我们还无法抵御,但我们可以尽可能的防范以减少灾害,其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是应对措施之一。

2海绵城市发展现状

总所周知,传统的排水模式就是简单盲目地将城市中的雨水尽可能快速排放,技术方法较为单一,但责任主体和管理控制模式相对比较明确清晰。而随着城市化高速发展,城市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暴露出来,逐渐趋于复杂化,传统的“灰色”排水模式不堪重负,为了有效的应对城市中频发的内涝现象,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发展,“海绵城市”应运而生。在面对严峻的自然灾害中,发达国家做出了前沿的表率,如3种典型的海绵城市体系: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最佳管理措施(BMP),并在其基础上创新地推出了“低影响开发措施”理念;澳大利亚提出的6点关键性原则[1]的水敏感城市设计(WUSD),实现了生态环境和景观的完美结合;英国的“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有效较低洪涝发生频率。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虽说起步较晚,但社会各方策马扬鞭,不落伍时代对雨洪管理的新需求。如在理论研究方面,任心欣等[2]运用SWMM模型论证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径流系数之间的内在联系;王虹等[3]提出关于“海绵城市”的水文控制指标体系概念;等等。如在实际建设方面,北京东方太阳城、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深圳光明新区等等,都是“海绵城市”中国化的具体体现。随着国内“海绵城市”的不断推广和落地,我国的城市雨洪管理进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3海绵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

虽然在实际的“海绵城市”项目建设中,我们面临着不少棘手问题,但“海绵城市”给我们带来的综合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却是远远无法估量的。

3.1海绵城市建设的经济效益

根据国内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的统计所得,“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本高达1.6~1.8亿元/平方公里,而其中的费用主要集中在“低影响开发措施”具体设施:根据相关资料[4]显示,绿色屋顶单位造价估算为100~300元/单位、渗透铺装为50~400元/㎡、下沉式绿地为40~80元/㎡等等。虽说“海绵城市”的一次性投资与传统的“灰色”传统模式相比而言较大,但其在节水、截污、节约城市传统管道建设及运行费用、降低内涝造成的社会损失、提升土地价值等方面,均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

3.2海绵城市建设的社会效益

黑臭水体、内涝等水生态恶化现象,对于追求美好生活需求的人民而言,愈发厌恶。而附有层次感、柔和感的“海绵城市”的建设,

改善了城市的大生态系统、美化了城市景观和净化了空气质量;提高了居民的宜居感、增设了不同程度的居民公共空间、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3.3海绵城市建设的环境效益

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环境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改善水质。海绵城市设施可以防止受到污染的雨水排入江河湖泊。其次,可以减少内涝发生的几率。海绵设施在大径流水量时,可降低雨水径流量和速度,避免财产损失和内涝灾害。另外,还可以恢复水生栖息地。海绵设施可缓解地表水系统的水量,减弱对河流的生态的冲击。海绵城市从降雨的源头上保留了水资源,通过地面土壤渗透,补充地下水体。

4海绵城市的风险分析

“海绵城市”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具有一次性投资大、社会公益性强、实施周期长等特点。作为一个维护生态平衡的新兴理念,“海绵城市”给社会带来的效益已凸显,但在其整个建设周期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亟待解决,如社会风险、政策风险、技术风险、经济风险、管理风险、运营风险等,下文主要对三种典型的风险进行阐述。

4.1“海绵城市”的社会风险

海绵城市建设前的问题很多,主要是因为理解不到位,没有从大系统层面去分析,单纯地以为建设植草沟、透水铺装等低影响开发措施就叫“海绵城市”。有些城市的居民观念比较保守、陈旧,他们不愿意接受新的东西,这种思想严重的阻碍了海绵建设工裎的发展,他们只关注政府的补助,没有意识到城市的建设是每一个居民的义务。在城市的生态建设中,应注意维护和强化环境的本体结构,恢复湿地系统。贯彻“海绵城市”的低影响开发措施(LID措施)建设路径很复杂,下图1是一则例子,很好的反映其复杂性。

图1低影响开发措施布局及径流路径

4.2“海绵城市”的政策风险

国内第一批16个以及第二批14个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落地后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起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但除了这些城市外,国内其余城市对于“海绵城市”的相关政策仍处于萌芽甚至是空白状态,很多还只是停留在传统的雨洪管理模式中,对于新兴的“绿色”实施一知半解,因此,当地的法律体系、不完善的相关规范标准给项目带来了极大的风险。而作为项目责任主体的政府,因参考前车之鉴,因地制宜,制定有效的、符合当地实情的政策以缓解政策风险。

4.3“海绵城市”的技术风险

虽然发达国家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早已大力推行,并总结出了很多宝贵的技术经验,但对于中国,符合我国国情的技术基础理论仍在探索阶段,国内多数城市甚至是在一张白纸中努力书写着“海绵城市”的绿色篇章,建设中产生的技术问题往往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如透水性路面的推广能有效缓解城市硬底化骤增而导致的城市内涝现象,其小而多的空隙特点,使具有削减降雨峰值、防止路面积水、补充地下水及降低城市路面噪声污染等优点,但也正因其该特点,产生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如路面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管养成本提高等,既要保证空隙带来的红利又要避免不因空隙导致的不便,这就是透水性路面的技术风险。而对于其他低影响开发措施,也同样面临着各自的技术风险。为避免技术隐患,我们应该尽可能快的在海绵城市研究领域有所突破,标新立异,做国际上的好榜样。

各种各样的风险严重影响着“海绵城市”的落地,我们在日后的建设中不仅要对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更重要的是应针对性地探索出各种控制手段,从根源出发来规避风险,为“海绵城市”的建设铺平道路。

5结束语

文中对“海绵城市”带来的综合效益及风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合理的运用“低影响开发措施”能高效地让水资源循环起来,使得雨水可以在内涝之时得以削减及蓄积,在干旱之时得以合理性科学性的利用。可知,正确地认识效益福利、科学地建立风险分析及防范机制,对“海绵城市”的推行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AnaDeletic,TimDFletcher.PerformanceofGrassFiltersUsedforStormwaterTreatment—AFieldandModellingStudy[J].JournalofHydrology,2006,317(3/4):261-275[10]

[2]任心欣,汤伟真.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指标应用初探[J].中国给水排水,231(13):105-109

[3]王虹,丁留谦,李娜.海绵城市建设的径流控制指标探析[J].中国防汛抗旱,2015,25(3):10-15

[4]任心欣,俞露,等.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M].第一版.任心欣,俞露,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