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64排螺旋CT脑动脉成像CT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3

探讨64排螺旋CT脑动脉成像CT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价值

侯照华

伊春市中医医院153000

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脑动脉成像CT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神经内外科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0例脑血管病变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对70例患者进行诊断检查,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4排螺旋CT扫描仪诊断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诊断结果相比,诊断符合率相近(95.71%vs100.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64排螺旋CT机对脑血管病变患者进行诊断检查,诊断符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64排螺旋CT;脑动脉成像;血管造影技术;应用价值

64slicespiralCT;cerebralarteryimaging;angiographytechnique;applicationvalue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applicationvalueof64slicespiralCTangiographyincerebralarteryimagingCT.MethodsrandomlyselectedtoDecember,theDepartmentofNeurologyandneurosurgeryin2011December201470casesofcerebralvasculardiseasepatients,using64slicespiralCTscannerin70casesofpatientsfordiagnostictests,andwiththe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iagnosisresultswerecomparedandanalyzed.Resultsof64slicespiralCTscannerdiagnosisresultswith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iagnosisresultsarecomparedwiththediagnosticaccordanceratesimilar95.71%vs100.0%,P>0.05,thedifferencewasno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Conclusionthediagnosisofintracranialvasculardiseaseunderwent64slicespiralCTandthediagnosiscoincidencerateishigh,itisworthyofclinicalpromotion.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对于控制脑血管疾病病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脑血管疾病临床诊断的黄金标准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但此种检查方法易对患者造成机体损伤,而且检查环境要求严格,费用较高,限制了其临床推广使用[2]。64排螺旋CT不仅检查费用亲民,而且显像清晰,可用于脑动脉的诊断和筛查,因此诊断价值值得肯定。为进一步探讨64排螺旋CT脑动脉成像CT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70例脑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该院收治的70例脑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入选病例均从该院神经内外科中随机选取,且DSA检查确诊为脑血管病变,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头痛、头晕、眩晕等常规脑血管病变症状。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在27~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6±12.8)岁。

1.2方法

1.2.1检查方法CT检查方法:采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扫描仪对该组70例患者进行诊断检查。扫描参数:探测器64mm×0.5mm,扫描层厚0.60mm,管电压120kV,螺距1.2。对70例患者均由主动脉弓扫描至头顶,选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经患者上肢静脉注入,对比剂浓度370mg/mL,剂量60~80mL,对比剂注射速度3~5mL/s,生理盐水注射速度3~5mL/s。注射完毕后首先扫描患者头颈部,获取CT平扫图像,待延迟至动脉期自动获取动脉期CT平扫图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方法:行经肘前贵要静脉或正中静脉插管,加压快速注射造影剂,采集图像资料。

1.2.2图像处理方法将获取的平扫图像及相关造影像数据传至扫描仪工作站进行后期图像处理,综合运用仿真内镜技术、最大强度投影技术、容积再现技术、曲面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处理。

1.2.3影像诊断方法由主治医师负责对70例患者的重建图像进行数据处理,由另外两名副主任医师采用双盲法协助其进行图像分析,并做出诊断报告,对出现争议的影像病例由科主任共同会诊,并将所有诊断报告交由科主任审核,审核完毕后作出最终诊断报告。

1.3观察项目

统计该组70例脑血管病变患者的CT影像结果,并将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64排螺旋CT诊断扫描仪显像情况和诊断符合率[3]。

1.4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该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64排螺旋CT扫描仪诊断显像情况分析

70例脑血管病变患者经64排螺旋CT扫描仪检查,有67例显像成功且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诊断结果一致,其中,单纯脑动脉瘤28例,脑动脉狭窄合并脑梗死13例,单纯脑动脉狭窄9例,脑动脉瘤合并脑动脉狭窄8例,动静脉畸形9例,见表1。

2.2诊断符合率对比

64排螺旋CT扫描仪诊断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诊断结果相比,诊断符合率相近,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2例患者诊断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诊断结果不同,1例患者因运动伪影造成显像模糊,见表2。

3讨论

3.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应用的局限性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血管造影片上的软组织与骨影像消除,仅突出血管的一种摄影技术[4]。DSA自70年代应用于临床诊断以来,因其诊断可靠性被奉为是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黄金标准”。DSA不仅可以清晰的显示患者颈内动脉和颅内大血管等,还可测定动脉血流量,尤其是在动静脉瘤中的定位诊断效果更佳,因此是手术治疗的主要客观依据[5-7]。虽然DSA诊断结果可靠,但并不适合所有脑血管疾病患者,下列人群属于禁忌症患者:①对造影剂有过敏反应者;②合并严重高血压,舒张压>110mmHg者;③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④近期出现心律不齐或心力衰竭者;⑤甲状腺机能亢进者;⑥血糖不稳定者,正是因为上述禁忌症才阻碍了DSA技术的进一步推广[8-9]。此外,行DSA检查时,需要在导管室无菌环境下操作,一些基层医院则不具备相关条件设施。DSA检查过程中易对患者机体产生一定创伤,存在检查风险,而且诊断费用高昂。上述种种因素使得DSA虽然诊断结果可靠,但仍然得不到大范围推广使用。

3.2CT血管造影技术的发展

随着近年来三维重建技术和多层螺旋CT容积采集技术的发展,CT血管造影技术(CTA)得到推广使用。CTA与DSA相比,在诊断费用和操作方法上均具有显著优势,且可以用于脑动脉血管的临床筛查[10-12]。CTA临床上又被称为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前将造影剂注入患者血管里,由于血管内造影剂的密度较高X线通过率不同,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显示患者血管病变情况[13]。CTA中所普遍采用的显影剂为碘试剂,碘试剂过敏病例临床上比较少见,即使出现碘试剂过敏患者也可以采用二氧化碳代替作为造影剂。CTA检查结束之后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后期图像处理,这个过程需要用到扫描仪工作站的仿真内镜技术、最大强度投影技术、容积再现技术、曲面重建技术,关于诊断结果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医师负责做出诊断报告。随着介入放射学的不断发展,血管造影术已成为介入治疗中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CT血管造影技术不仅在头颈部脑动脉血管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心脏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也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4]。关于CTA在颅内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国内外已做了大量研究并得到确切证实,CTA不会诱发颅内出血,与脑血管造影相比更加安全可靠。CTA在颅内血管病变中的诊断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动脉瘤CTA是筛查动脉瘤的首选方法,对于高度疑似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CTA诊断可及早确诊,并全面显示各动脉瘤的形状、瘤顶方向瘤与周围骨结构关系,在手术治疗前进行CTA诊断可显示动脉瘤切口,帮助模拟手术路径。

3.2.2动静脉畸形CTA可完整显示动静脉畸形病变血管团结构,成像清晰度远远高于其他诊断方法。

3.2.3脑肿瘤CTA可显示脑肿瘤邻近血管的移位、压迫、闭塞情况,对于血运丰富的脑肿瘤,还可借助最大强度投影重建瘤内血运情况。借助表面阴阳显影可重建瘤内粗大血管的通畅度,并采用旋转、切割方式帮助临床医师模拟肿瘤切除过程,对于评估手术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可弥补神经内窥镜技术的不足。

3.2.4大动脉狭窄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相比,CTA可对65%以上的颅内大动脉狭窄做出诊断,且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3.364排螺旋CT机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64排螺旋CT机采用新一代高毫安大功率输出球,有64排探测器,扫描速度远远高于普通CT机,时间分辨率也明显提升,最薄扫描层厚度仅为0.64mm,是当前世界范围内CT机所能达到的最薄层厚,因此可以获得优质的脑动脉CT图像。64排螺旋CT机最显著的特点是突破传统CT技术,可以沿人体长轴匀速旋转,扫描轨迹呈不间断的容积扫描。在CT扫描显像上,可进行任意平面的三维立体重建和器官表面重建,帮助医师更加直观详细的了解患者脑血管病变细节和解剖关系。64排螺旋CT机作为当今诊断脑血管疾病最先进的医疗仪器,具有无创、精确、高效、全面、立体等特点,为脑血管病变的临床筛查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的检查方法。此外,64排螺旋CT机不仅可以用于脑动脉形态学检查,还可用于功能学检查,如在脑灌注成像中的应用,可显示早期脑缺血病灶。64排螺旋CT机与传统螺旋CT机相比,在脑血管诊断中的技术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3.1扫描纵轴覆盖范围增加64排螺旋CT机以亚毫米高空间分辨率为基础,可大幅度提升纵轴扫描覆盖范围,真正实现了容积VCT薄层扫描,不仅可以实现矢状面、横断面、冠状面等多平面三维图像重建,还可以对采集的图像进行方向调整,从而更加全面的了解病灶解剖结构和病变细节。

3.3.2时间分辨率提高64排螺旋CT机每周旋转时间可缩短至0.33s,可在20s内完成全部扫描,患者接受的射线量也显著减少。扫描时间的缩短必然使相应对比剂的用量减少,在增强扫描中,传统螺旋CT机需要维持60s2mL/s的注射速率,所需对比剂总量为120mL,但64排螺旋CT机在同样注射速率下,仅需要60mL的对比剂即可。

3.3.3成像软件更加完善扫描结束后需要对采集图像进行后期处理,64排螺旋CT机既可以对采集图像进行常规处理,又可以将数据传送至工作站进行统一处理,并能通过重建阈值的方式实时显示软组织和骨性结构。重建容积再现技术能够直观地显示患者瘤颈和狭窄部的形态,最大强度投影技术可以显示血管壁和狭窄部有无血栓形成,此外,曲面重建技术可以追踪显示脑血管行程和重叠血管影像。正是基于其强大的图像后期处理功能,才能帮助医师获得详细的诊断资料。3.4研究结果分析

该研究从该院神经内外科中共选取了70例脑血管病变患者,对入选病例采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扫描仪进行诊断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70例患者中有67例显像成功,诊断符合率(敏感性)为95.71%,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2例诊断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诊断结果不同,1例患者因运动伪影造成显像模糊,诊断出的脑血管病变类型有单纯脑动脉狭窄、脑动脉狭窄合并脑梗死、单纯脑动脉瘤、脑动脉瘤合并脑动脉狭窄、动静脉畸形。综上所述,64排螺旋CT机扫描速度显著提升,可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原始扫描数据,借助强大的后期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动态显示脑血管全程图像,可为动脉瘤、动脉狭窄等脑血管疾病提供客观真实的三维图像,便于医师进行多角度观察,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沈剑辉,曹晓红,刘志鹏,等.64排螺旋CT脑动脉成像CT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探讨[J].当代医学,2011,17(35):94-95.

[2]李伟,龙晚生,兰勇,等.颅脑64排螺旋CTA与高场强MRA效果对比及影响因素研究[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0(5):270-275.

[3]任春慧,孙妍,巩晓艳,等.64排螺旋CT头部血管造影对开窗畸形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7):169-171.

[4]陈协辉,谭琦轩,李扬彬,等.前交通动脉成窗变异的CT血管成像诊断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9):1323-1325.

[5]王正盛,罗永军,赵建洪,等.64排CTA在脑动脉瘤合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7):22-23.

[6]陈文保,陈建方,朱广辉.64排螺旋CT颅脑动脉瘤优化成像技术探讨[J].解剖与临床,2011,16(6):482-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