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式转换层高大模支撑系统施工技术分析与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梁式转换层高大模支撑系统施工技术分析与探讨

刘微

关键词:梁式转换层;高大模;支撑方案;搭设方法

一、序言

近年来,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功能、大空间、大跨度的混凝土结构体系越来越多,其模板支撑体系大多属于超高、超限模板。某建筑工程项目,建筑面积为53421.51㎡,有1层地下室,地上32层,首层层高7.50m,标准层层高3.0m,二层为梁式转换层,板厚180mm。本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采用九夹板,木方,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转换层板面标高7.5m,楼板厚度为一般为180mm,所对应的地下室顶板标高为-0.740~-1.890m,由于地下室顶板局部结构找坡1%,为了考虑此跨稳定性。可用此梁板所得荷载计算梁底和板底支撑立杆的稳定性即可。下面就对其支撑体系和搭设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梁式转换层高大模支撑方案

(1)支撑体系

1)板底:结构顶板支撑体系下钢管纵、横间距均为900mm,水平杆步距1500mm;钢管下设木方垫板,纵横水平拉杆应顶紧四周已完成的混凝土结构。

2)梁底:梁底支撑体系钢管平行于沿梁跨度方向上的立杆间距为500mm、垂直于梁跨度方向的立杆间距为500mm,沿高度方向水平杆步距750mm;钢管下设木方垫板,纵横水平拉杆应顶紧四周已完成的混凝土结构。

3)剪刀撑:为保证架体的整体稳定,梁底沿梁跨度方向设置连续垂直剪刀撑;板底纵横两个方向设置剪刀撑,剪刀撑间距为3000mm;沿架体高度均匀布置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间距为3000mm。

(2)模板方案

1)梁模板

面板:侧模和低模均采用18mm厚胶合板。

梁底模:次龙骨采用50*100mm松木枋@200mm,垂直于梁跨度方向布置。主龙骨采用双钢管@500mm,沿梁跨度方向布置于钢管上的顶托内。其中顶托的自由端高度不能大于200mm。

梁侧模:内龙骨采用50×100mm木方@200mm,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50mm,螺杆选用M12对拉螺栓,外龙骨第一道距梁底距离为100mm,配蝴蝶扣作为紧固件。

对拉螺杆:螺杆选用M12对拉螺栓,配蝴蝶扣作为紧固件。对拉螺栓沿梁高度方向间距为450mm,沿梁长度方向间距为500mm。沿梁高度方向第一个对拉螺杆距梁底100mm布置。

剪刀撑为防止大跨梁在施工过程中造成弯曲变形,沿梁纵向间距3000mm布置剪刀撑,剪刀撑斜杆与底面顶紧,夹角45°~60°,剪刀撑全高设置。在梁底以下每隔两步设1道水平剪刀撑。

2)顶板模板

楼板模板均采用18mm厚胶合板,支撑立杆选用Ф48×3.5钢管,立杆间距为900*900mm。立杆顶部均设置可调支托,要求伸出水平钢管顶面不大于200mm。纵横设置水平杆,水平杆步距为1500mm,同梁设置,并与梁支撑连为一个整体。

支撑楼板的次楞采用50×100mm松木枋,间距300mm,主楞选用Ф48×3.5钢管,间距为300mm。小楞及大楞必须顶紧梁侧模,使之与梁形成一个完整的空中支撑体系。

为防止板在施工过程中造成弯曲变形,在水平和竖向设置纵横向剪刀撑钢管。剪刀撑斜杆与底面顶紧,夹角45°~60°,剪刀撑钢管全高设置。

3)为安全考虑其间,地下室顶板支架在转换层施工期间不得拆除,若地下室顶板承受由转换层较大梁传来的荷载时需对地下室顶板板底的立杆按原来间距缩小一半进行加密。转换层立杆底部加设木方垫板以增大受力面积,地下室顶板立杆需与转换层梁底的立杆统一在同一直线上,有利荷载的传递。

三、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1)梁模板技术措施:搭设梁底模支架,在垫层上弹出轴、梁位置线,在柱上弹水平标高线,钉柱头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水平担杆标高,然后放梁底模,并拉线找平,当梁底跨度大于或等于4000mm时,梁底按照设计要求起拱,起拱高度为2‰跨长。

(2)板模板技术措施。板模板采用九夹板做面板,木方、钢管做背肋,满堂钢管脚手架做支撑及加固,夹板接缝处用木方连接并用双面胶粘结塞缝,铺设底模板时应从四周向中心铺设,在中间收口。板模检查合格后再铺设钢筋,考虑到楼层施工荷载,为保证施工质量,梁、板模拆除时间必须满足规范规定,并填写拆模申请,经相关部门通过后方可进行模板拆除。膨胀带处高支模单独作为支撑体系,支设过程注意支撑体系整体性、稳定性要牢固可靠。

(3)柱子模板技术措施。柱模板紧固对拉螺栓起步距离砼面200mm,间距350mm。柱根模板的四周要用水泥砂浆封堵严密,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漏浆,浇筑砼前,要仔细检查柱、墙模板的加固,防止由于螺栓未拧紧而出现涨模。

(4)混凝土浇捣。在浇捣混凝土前,脚手架由专业施工公司自检、项目部和监理公司检查、公司质检部检查合格后报安监站检查,合格后才能浇筑。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由质安员、施工员对架体检查,随时观测架体变形,发现隐患,及时排除。混凝土浇筑时,为减少施工过程中支撑架体的水平荷载和位移,确保架体稳定,混凝土输送方式应选择不会产生水平荷载的臂架泵,而弃用产生水平荷载较大的地泵。浇筑时应随浇随平,不得堆积。同时,现场专职安全员对施工过程模板及其顶架安全进行监控。监控内容有:模板、顶架竖向的位移情况;支撑架的水平位移情况;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堆积过高的情况;施工荷载情况。

(5)高支模位移监测。采用经纬仪、水准仪对支撑体系进行监测,主要监测体系的水平、垂直位置是否有偏移。或者采用混凝土浇筑前在大梁底部的两端及中间各设两根吊垂线(两侧),从大梁底一直吊到立杆支承底板(基础),吊垂尖离地控制在20mm以内并做好记录,在吊垂尖正下方用红蓝笔做好十字标记,同时量测好线垂与立杆间的相对距离,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专人跟踪监测,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6)模板拆除

1)侧模:应在砼强度能保证构件表面和棱角不因拆模受损时拆除。

2)底模拆除严格执行“拆模令”制度,由项目工程师根据强度报告而定,保证混凝土构件的强度。

3)模板拆除要遵循先支后拆,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棒,硬碰硬撬,以免损坏模板。

4)拆下的模板、配件等,严禁乱抛,必须由专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及时清理,维修和刷好脱模剂。

5)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应分散堆放并及时清理。

6)模板拆除的安全技术。拆除楼板模板前,必须将洞口和临边进行封闭后,才能开始作业。拆下的模板不准随意向下抛掷,要向下传递至地面。已经活动的模板,必须一次连续拆除完方可中途停歇;模板立柱有多道水平拉杆,应先拆除上面的,按由上而下的顺序拆除,拆除最后一道连杆应与拆除立柱同时进行,以免立柱倾倒伤人。

四、结语

总之,本工程项目转换层高支模经过严密的设计和精心的施工管理,满足设计要求,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达到安全检查标准,符合安全施工技术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类似工程积累了经验。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