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嗽散治疗慢性咳嗽40例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1

止嗽散治疗慢性咳嗽40例临床观察

严炜

(苏州瑞盛康复医院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目的:观察止嗽散治疗慢性咳嗽临床疗效。方法:门诊患者止嗽散原方连续治疗2周。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结果:治愈(咳嗽及伴随症状消失)31例,占77.5%;有转(咳嗽及伴随症状明显减轻)8例,占20%;未愈(咳嗽及伴随症状无明显改善)1例,占2.5%。结论:止嗽散治疗慢性咳嗽治疗慢性咳嗽,病机相合,疗效满意。

【关键词】慢性咳嗽;止嗽散;中医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2-0321-02

慢性咳嗽是指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病程超过8周,X线胸片未见明显异常,排除肺炎、肺结核、肺癌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常见病因有咳嗽变异性哮喘外,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及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本研究通过对40例慢性咳嗽患者中医治疗与观察,探讨慢性咳嗽的发病及中医证候特点,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苏州瑞盛康复医院选择门诊患者40例,诊断明确,符合纳入标准。诊断标准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版》[1]。临床表现:咳嗽频剧,咽喉发痒,咳痰量少,色白或淡黄,或以干咳、呛咳为主,遇冷热空气或气味刺激尤甚,舌淡,苔白或薄腻。

1.2纳入标准

(1)年龄18~60岁;(2)生命体征平稳,有一定的表达能力。

1.3排除标准

(1)肺部肿瘤、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肺炎、心衰、服用类药物,近期粉尘接触、吸烟等明确病因;(2)已接受相关治疗并可能影响效应观测指标;(3)伴有可能影响效应指标观测、判断的其他生理或病理状况;(4)严重心、肝、肾损害影响药物代谢;(5)特征人群孕妇、哺乳期、婴幼儿、未成年人、高龄、精神病、病情危笃或疾病晚期。符合上述中1项者,即予排除。

1.4退出标准

(1)未按规定实施干预措施,无法判定疗效;(2)资料不全无法判定疗效、安全性;(3)严重不良反应、并发症,特殊生理变化等,难以继续治疗,不良反应者纳人不良反映统计;(4)使用影响疗效药物。退出病例按退出时疗效纳人疗效判定。

2.研究方法

2.1采用止嗽散原方

紫苑、桔梗、前胡各15g,荆芥、百部各10g,甘草、陈皮各5g,水煎400ml,早晚口服各200ml,连续治疗2周。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生冷、烟酒,调情志、舒寒温、增加锻炼。

2.2疗效判定

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标准拟定,治愈:咳嗽症状完全消失;有效: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无效:咳嗽症状无缓解或加重。

2.3脱落病例

观察期间无脱落病例。

2.4退出病例

观察期间无退出病例。

2.5不良反应

观察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事件。

3.结果

治愈(咳嗽及伴随症状消失)31例,占77.5%;有转(咳嗽及伴随症状明显减轻)8例,占20%;未愈(咳嗽及伴随症状无明显改善)1例,占2.5%。

4.讨论

临床上咳嗽病因繁多、涉及面广,且很多情况下为多种病因同时合并存在,治疗难度大[2],特别是胸部影像学检查及肺通气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患者。呼吸道病毒感染导致的气道损伤、炎症、气道高反应等是感染后慢性咳嗽的成因[3],易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急性支气管炎,或者因诊断不清而反复进行各种检查。笔者在长期临床门诊治疗慢性咳嗽患者中发现,治疗该类患者现代医学缺乏有效适当的治疗措施,使用抗生素效果差,一般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但因副作用大,部分患者不易接受。

而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疗效确切。据笔者临床观察,分析慢性咳嗽的中医病因病机,多为风邪袭肺,余邪未尽,正气尚有不足,无以鼓邪外出,致肺失宣发、肃降所致。此类患者寒热偏胜不显,治疗祛邪,恐伤正气,扶正,恐闭门留寇。惟以平和之剂,寒热并用,宣肺祛邪,止咳化痰,佐扶正之品乃切中病机。止嗽散出自《医学心悟》,止咳化痰,疏表宣肺,对慢性咳嗽尤佳。无论有邪无邪均可应用。方中紫菀、百部味苦性温质润,皆可理肺止咳,然紫菀兼辛味,百部兼甘味,辛甘发散为阳,甘苦肃降为阴,其性温而不热不燥,润而不寒不腻,新久咳嗽皆可应用。桔梗开提肺气,白前肃降肺气,一升一降,使气机调畅,宣肃有权,咳嗽自止。陈皮宣肺理气,前胡宣散风邪,降气化痰,微寒可制紫菀、百部之微温。荆芥祛风解表寒热并用,甘草调和诸药,共奏化痰理气,清热疏风,宣肺止咳之功,临床用于治疗慢性咳嗽,病机相合,疗效满意。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1):738.

[2]罗文,义艳.慢性咳嗽108例病因探讨及随访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150-151.

[3]张中鲁.变应性咳嗽和感冒后咳嗽[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