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韩朝旭刘少珍

河南三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海绵城市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城市排水、雨水利用,同时是引领城镇注重建立低冲击开发思维和体系的良好开端。我国目前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合理建设、科学规划是营造宜居环境的保障。目前海绵体行业培育和建设模式路径实践等有助于国家创建试点的要求,因此,起到带动周边地区改善城市内涝到示范的作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建设;存在不足;推进对策

引言

近年来海绵城市在城市的改造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雨水内涝和黑臭水体问题。但是在海绵城市建造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规划不合理和落地执行难成为限制海绵城市改造的两大难题。因此相关工作者必须重视海绵城市的建设工作,利用合理的规划和健全的制度作为保障,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解决城市雨水内涝、水污染问题。

1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

1.1建设重要性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其中旱涝现象屡见不鲜,有些地方形成雨季看海现象。城市热岛、雨岛效应时有发生。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排水设施问题日趋显现,比如,排水管道堵塞,城市管网老化等问题。城市人口密集同时还会引起水资源不足,人类得寻求新的水源。因此,如何合理利用雨水资源显然就成为现在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2基本理念

我国对雨水控制利用现主要是研究对雨水利用,用以缓解干旱、缺水地区的水资源短缺,近年国际雨水管理这方面的的理论体系发展,我国也重视雨洪资源及控制污染问题。近年来国家政府也很重视环境保护、生态发展,一些学者、专家针对不同地区城镇雨水现状作出分析并提出了“生态海锦”、“海锦城市”、“雨洪利用”等相应的雨水管理理论。其中,从人们对于路面的处理便可以看出人们生活的变化。对于路面的处理,最开始是利用锄头铲平即可,到后来发展为水泥路面,再到后面发展的泊油路等,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直到现在,名字叫做“海绵路”的路面出现在人们眼前,此种路面可以及时吸收掉路面上的积水,使得地面干净整洁,进一步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2现阶段海绵城市建设中所存在的不足

2.1政府部门的不足

如果海绵城市的建设上缺乏足够的资金以及成熟的技术,将会为其带来严重的阻碍,与传统城市建设相比,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更大的政府支持力度。然而现阶段的城市建设进程中,许多政府部门一心追求当地的经济发展而忽视了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即使有些已开展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城市,其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也缺乏有效的沟通,如此无论是在海绵城市的推广还是发展方面都严重受政府部门的限制,进而滞后了相关施工技术,不利于海绵城市施工项目的开展。

2.2相关城市建设技术上的不足

相关城市建设技术上的不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对相关的城市建设技术还不够熟悉,在海绵城市后续的维护和功能保持技术方面,我国与外国相比更是相差悬殊,被远远甩在后面。而且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标准还没有成形,在监管方面也缺少相应的监管制度。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也没有可以遵循的标准要设计海绵城市的建设,除了设计者自身的想法以及经验之外,别无他法,而此设计必将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更不用说充分发挥海绵城市本身的特点。

3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对策

3.1确立先进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只有建立了先进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才能确保海绵城市的具体实践可以获得成功。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并通过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摸索,为全面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积累经验。同时,还需要通过对体制机制的创新、专业技术的创新以及组织管理的创新,确保海绵城市建设质量,并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与日常有效管理的协调,避免海绵城市建设出现管理不足等问题。

3.2创新海绵城市建设的体制机制

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不能单纯的完全的将其看作是一项技术工程,而应当将其看作是涉及城市体制改革的重大系统工程,必须实现生态技术与行政管理体制的有机结合,通过协调城市各方面的关系,共同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1)首先在海绵城市建设之前,应按照城市发展的目标进行事前规划,通过制度化的进行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可以有效避免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随意性和碎片化的问题。(2)其次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关乎城市居民自身利益的重要公共事务,而城市居民又是城市生活和管理的主体,因此居民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对于海绵城市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作为城市的主人,城市居民享有城市建设的知情权、监督权和表达权,海绵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都是为广大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居民的积极参与,有助于增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也变相的提高了海绵城市的建设质量。

3.3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主攻方向

(1)重点进行海绵建筑的建设工作: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而进行建筑的改造,例如绿色屋顶,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微地形等。从而充分利用海绵城市的建筑对雨水进行收纳和蓄存。除此之外,在进行建筑物改造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城市的棚户区改造、危房以及老城区改造工程,加强这些区域的排水、调蓄等设施的完善。(2)重视道路和广场的升级改造。对于城市的道路绿化带、各类广场进行改造,提升其对雨水的消纳能力。例如对于非机动车车道、停车场以及广场,都可以通过透水铺装的形式,提高其对雨水的消纳能力,减少地面积水问题,进而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3)重视公园绿地的建设,改善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雨水花园、人工湿地等多种方式,提高城市公园绿地的海绵体功能,不仅可以有效的对雨水进行消纳,形成绿色的城市蓄水库,而且还能有效的提升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此外,还应对城市内部及周边的池塘、河流湖泊、湿地等水体自然环境进行恢复和保护,杜绝对水体资源过度开发,构件城市良好的水循环系统,进而改善城市的水环境。(4)加强生态湿地的建设: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生态湿地的建设,提高污水厂尾水的标准,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现阶段,大部分城市建设的中水回用厂,大多采用膜工艺进行水质的改善,中水出现二次污染的几率较大。而采用生态湿地工艺进行提标,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一问题,实现水资源的本地化循环利用。此外,还应当在城市臭水河的治理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生态工具,从中选择可以确保长效性的生态治理方式,彻底解决城市臭水河。

3.4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多专业配合

水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既要考虑汛期防洪排涝问题,又要考虑水资源合理利用问题;既要考虑水污染防治、又要考虑景观用水需求;既要考虑绿色基础设施,又要考虑灰色基础设施。这就要建立以多目标为导向的雨水综合管理体系,从而实现雨水的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建立雨水综合管理体系将涉及气象、水文、水利、市政、环境等多个学科和城建、水利、环保等多个城市管理部门,因此专业间的理解和部门间的支持十分重要。市政、环保、水利、景观、道路各专业的支持和配合是建设海绵城市的基础。

3.5因地制宜提高实效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气候条件不同,降雨量及时空分布差异很大,地下水位、土壤渗透、植被类别也有很大差异。河流水体特征不同,污染源不同,治水治污的方法也不同。因此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是建设海绵城市的根本。两批海绵城市试点选取了全国不同降雨分区、不同自然条件的不同类型的城市,就是希望根据各自城市的特点,探索出适合不同地区的建设经验和途径,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实效。

3.6加强维护管理

海绵城市需要精细化设计、精细化施工和精细化管理。这对城市建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业人员要积极学习相关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同时,海绵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城市不仅要建,还要管,我们国家城市建设长期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试想一下,我们有多少工程,建设时轰轰烈烈,后来确不了了之?所以说海绵城市要真正见效,必须抓好管理这一环节,不仅要建好,更要管好,这才是管理城市的最高境界。

结束语

社会各界对海绵城市概念都表现出极为热衷的支持,并充分意识到城市的生态环境的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性,然而,其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管理以及技术等的方面还是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所以为了海绵城市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无论是政府还是普通城市居民都应该积极寻求解决方式,迎接美好城市建设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吕琪.海绵城市建设要点分析与讨论.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俞孔坚.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规划研究,2015.06.

[3]张剑瑞.海绵城市理念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运用.住宅与房地产,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