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对小儿肺炎疗效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对小儿肺炎疗效的影响

邓群芳

邓群芳

湖南省双峰县人民医院湖南娄底417700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儿科肺炎患儿90例,根据氨溴索用药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平均分为3组,口服组、静脉组、雾化组,3组患儿其他治疗相同,对3组患儿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雾化组患儿临床疗效好于口服组与静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口服组与静脉组临床疗效相似,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盐酸氨溴索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给药方式小儿肺炎临床疗效

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sofhydrochloricacidammoniumbromidecabledifferentdosingwayclinicalcurativeeffectforthetreatmentofinfantilepneumonia.SelectionmethodsinJanuary2013-December2013from90casesofpediatricpneumonia,accordingtodifferentammoniabrominelinetreatmentforitsaverageispidedinto3groupsatrandom,oral,intravenousgroup,theatomizationgroup,threegroupsofchildrenwithothersametreatment,tothreegroupsofchildrenwithclinicalcurativeeffectandadversereactionswereanalyzed.Resultsatomizationgroupwithgoodclinicalefficacyinoralandintravenousgroup,thedifferencei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oralandintravenousgroupclinicalcurativeeffectsimilartothatofthreegroupsofadversereactions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Conclusionhydrochlorideammoniabrominebyatomizationinhalationinthetreatmentofpediatricpneumonia,clinicalcurativeeffectisgood,isworthpromoting.

keywordsHydrochloricacidammoniumbromidedosingmethodPediatricpneumoniaclinicalcurativeeffect

肺炎是指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如羊水吸入、油类或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中、细湿罗音。重症患者可累及循环、神经及消化等系统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心力衰竭、缺氧中毒性脑病及缺氧中毒性肠麻痹等,故必须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保证呼吸道通畅非常重要,盐酸氨溴索可以溶解粘液促进呼吸道粘稠物的排除,进而改善呼吸状况,而该药的不同给药方式取得的临床疗效不同。本研究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采用口服给药、静脉滴注、雾化吸入不同给药方式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诊断肺炎的患儿90例,所有患儿的诊断均符合肺炎的诊断标准,排除患有遗传代谢病、先心病、肺发育不良等疾病患儿,其中男患儿48例,女患儿42例,年龄2月-14岁,平均年龄(4.46±1.54)岁;将患儿随机平均分为3组,即口服组、静脉组、雾化组,三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经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表现

患儿主要症状为:①发热:热型不定,多为不规则热,部分患儿可体温不高或者低于正常;②咳嗽:早期刺激性干咳,极期咳嗽反而减轻,恢复期咳嗽有痰;③气促:多在发热、咳嗽后出现;④全身症状: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轻度腹泻或者呕吐。主要体征:①呼吸增快;②发绀:口周、鼻唇沟、指端发绀;③肺部罗音:呼吸音粗糙减低,固定的中细湿罗音。重症表现:可出现心肌炎、心包炎、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

1.3方法

所有患儿进行临床检查,认真记录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及变化情况,如发热、咳嗽、胸闷、肺部喘鸣音或干湿罗音等呼吸系统症状,并且注意肺外症状;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CRP、血沉、心肌酶等;复查胸片或者肺CT等。

患儿均采用降温、止咳、化痰、抗感染、营养脏器、物理疗法等常规的综合治疗。根据患儿分组不同在以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不同方式应用盐酸氨溴索,其中口服组给予盐酸氨溴索7.5mg/次,2次/日;静脉组盐酸氨溴索7.5mg/次,加入50-100ml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点滴,2次/日;雾化组盐酸氨溴索7.5mg/次,加入2ml0.9%生理盐水中雾化吸入,2次/日;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变化情况,并且详细记录,出现特殊情况及时处置。

1.4疗效判定

显效:治疗7-15天为1个疗程,发热、咳嗽、气促、喘息消失,肺部干湿罗音消失,肺部X线或CT无明显异常改变,其他系统脏器的改变恢复正常;好转:治疗7-15天,发热、咳嗽、气促、喘息明显缓解,肺部干湿罗音明显减少,影像学显示明显好转,其他系统脏器明显好转;无效:治疗7-15天,发热、咳嗽、气促、喘息缓解不明显,肺部干湿罗音未见改善甚至加重,影像学无好转甚至加重,肺外表现加重等;显效率+好转率=总有效率。

1.5统计学分析

全部资料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雾化组患儿临床症状如咳嗽、气促、喘息、干湿罗音持续时间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均比口服组与静脉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比较不同用药方式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表2。

表1三组病情恢复指标比较(x±s,d)

组别发热缓解咳嗽好转喘憋好转肺部罗音消失住院时间

口服组3.42±0.615.12±0.712.32±0.196.82±0.7110.2±0.11

静脉组3.02±0.614.92±0.751.92±0.416.62±0.619.92±0.81

雾化组2.62±0.213.62±0.411.32±0.214.72±0.316.92±0.21

表2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例数显效好转无效

口服组3010(33.3)17(56.7)*3(10.0)*

静脉组3013(43.3)15(50.0)*2(6.67)

雾化组3018(60.0)*11(36.7)1(3.33)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不良反应

雾化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其中2例患儿出现皮疹,1例胸闷,通过停用该药以及对症处理均缓解;口服组与静脉组出现不良反应均3例,其中2例出现皮疹,1例出现胃肠反应,对症处理后缓解。三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肺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是我国住院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严重威胁小儿健康,被列为卫生部小儿四病防治之一[1],故加强对本病的防治十分重要。肺炎指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如羊水吸入、油类或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症状。主要

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中、细湿罗音。重症患者可累及循环、神经及消化等系统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心力衰竭、缺氧中毒性脑病及缺氧中毒性肠麻痹等。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肺炎为支气管肺炎,主要累及支气管壁与肺泡的炎症,最常见的为细菌和病毒感染,也可混合感染。

肺炎的病理变化以肺组织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肺泡内充满渗出物,经肺泡壁通道向周围组织蔓延,呈点片状炎性病灶。若病变融合成片,可累及多个肺小叶或更为广泛。当小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发生炎症时,可导致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儿引起肺气肿或肺不张。不同病原体造成肺炎的病理改变不同:细菌性肺炎以肺实质受累为主;而病毒性肺炎则以间质受累为主,亦可累及肺泡。

肺炎的治疗原则为:改善通气、控制炎症、对症治疗、防治和治疗并发症的综合治疗,其中改善通气非常重要。本研究采用盐酸氨溴索溶解黏液,改善通气。该药主要作用为[2]:①调节黏液与浆液的分泌,稀释黏液,激活纤毛排泄痰液,从而改善通气;②刺激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治萎缩,改善通气;③减少炎性递质的释放,较强的抗氧化功能;④可以抑制咳嗽,缓解症状。该药的临床疗效好,不同的给药途径临床疗效也不同。本研究发现雾化吸入的方式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其他两组,并且不良反应少。主要原因可能为雾化吸入可以直接分布于呼吸道的表面,直接达到终末气管与肺泡,可以迅速的在黏膜弥散与吸收。

综上所述,盐酸氨溴索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祛痰效果好,可以迅速改善病情,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曹彦.雾化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8):622-623.

[2]罗欢.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58例临床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1,17(3):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