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比较

倪舒芹

(平湖市中医院药剂科;浙江平湖314200)

【摘要】目的:比较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静脉滴注、雾化吸入)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7年0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静滴组50例:7.5mg盐酸氨溴索注射液+50ml5%GS,ivgttbid;雾吸组50例:7.5mg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氧喷bid,每次15min。7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程结束后,从患儿临床症状(发热、咳嗽、气喘等)、体征(肺部啰音、体温)、痰量等方面评价疗效,并统计总有效率。结果:静滴组及雾吸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4.0%。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滴组及雾吸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92%,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运用氨溴索,雾化吸入用药效果优于静脉滴注。

【关键字】盐酸氨溴索;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静脉滴注;雾化吸入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在儿科发病率最高,且容易复发。轻度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哮喘、肺炎,严重时可逐渐发展为重症肺炎甚至肺衰竭等。因此,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提前诊断及积极治疗存在重要意义。氨溴索作为目前临床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常用的黏液溶解剂,常用的给药途径包括静脉滴注及雾化吸入。本研究主要通过比较这两种给药途径的不同疗效,为以后临床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儿科2017年0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共100例。男59例,女41例,年龄0.5~6.0岁(4.05±0.56岁)。按照《小儿内科学高级教程》进行明确诊断[]:30例为支气管肺炎、38例为支气管炎、32例为毛细支气管炎。排除肝肾功能异常、意识障碍、心肺功能衰竭的患儿,排除恶性肿瘤、氨溴索过敏及依从性不佳的患儿。按照氨溴索给药途径不同,随机分为静滴(静脉滴注)组及雾吸(雾化吸入)组,各50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儿予以完善相关检查,并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抗感染、退热、解痉平喘等综合治疗。本次研究所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为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生产(国药准字20140032,规格:2mL∶15mg)。静滴组:7.5mg盐酸氨溴索注射液+50ml5%GS,ivgttbid;雾吸组:7.5mg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氧喷bid,每次15min。7天为1个疗程。

1.3评价方法

观察两组患儿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程结束后,从患儿临床症状(发热、咳嗽、气喘等)、体征(肺部啰音、体温)、痰量等方面评价疗效,并统计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恢复正常且无痰为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痰量减少为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痰量无变化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秩和检验及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整个疗程中,静滴组出现皮疹2例,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雾吸组出现痰阻1例,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未作特殊处理,均自行缓解。如下表所示,静滴组及雾吸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92%,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

3.结论

呼吸系统疾病在国内外儿童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四季皆可发病,尤其集中在春冬季节。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对外界不利因素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外源性病原体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疾病。而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成为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人群。当小儿出现咳嗽(尤其湿咳)时,往往是下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反映,也是慢性肺病的主要症状。而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导致慢性化脓性肺病的发展及支气管扩张,产生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因此,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早期识别以及有效治疗是我们儿科医生的主要任务。临床发现[],氨溴索、糖皮质激素、免疫增敏剂等为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可以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免疫力。

小儿鼻腔短小、鼻道狭窄、表面粘膜柔弱,废弃物排除困难。使小儿呼吸系统疾病难以治愈或者远期反复发作。盐酸氨溴索主要通过稀释、湿润痰液及呼吸道中的其他分泌物,并促进其排除。可有效抑制呼吸系统中的炎症反应,维持呼吸道粘膜纤毛上皮细胞正常功能,且基本不产生毒副作用。氨溴索可通过静脉滴注进入血液循环,或通过雾化吸入直达支气管终末端和肺泡,两种不同给药途径能够产生不同的临床疗效。通过本次研究得出,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运用氨溴索,雾化吸入用药效果优于静脉滴注。与临床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