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一起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

黄志勇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成都610100)

【摘要】目的:对一起引起的食物中毒病原菌进行检测,明确传染源。方法: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标准》(GB4789),对采集的患者呕吐物、剩余食物、厨师肛拭子和厨房用具涂抹样等进行检测分析。结果:1份食物样品和8份肛拭子均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结论:经实验室检测证实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关键词】食物中毒;β型溶血性链球菌;检测

【中图分类号】R59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9-0207-02

LaboratorydetectionofafoodpoisoningcasebyβhemolyticstreptococcusHuangZhiyong.

LongquanyiDistrict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nention,Chengdu,610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pathogenicbacteriacausingafoodpoisoningevent,soastoensuretheinfectionsourceofthisevent.MethodsThenationalfoodsafetystandardsforfoodmicrobiology(GB4789)wascompiled,thesamplesofvomit,residualfood,cook'sanalswabandkitchenutensilsweredetectedandanalyzed.Results1caseofβhemolyticstreptococcuswasdetectedin7foodsamples,8casesofβhemolyticstreptococcusweredetectedin8analswabs.ConclusionFoodpoisoningcausedbyβhemolyticstreptococcuswasconfirmedbylaboratorydetection.

【Keywords】Foodpoisoning;βhemolyticstreptococcus;Detection

2017年4月27日11时,中心接到某镇卫生院电话报告,该院自4月27日10:00左右起,陆续接诊了7例患者,均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有共同就餐史,疑似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心立即派出应急小组赴现场调查、采样,现将实验室检测工作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试剂与器材

普通营养琼脂平皿、改良Y琼脂平皿、EMB、MYP、SS、血平板,志贺菌属、改良科玛嘉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等显色培养基,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和TSB增菌液、普通营养琼脂杆菌肽药敏纸片、致病性大肠杆菌诊断血清、革兰氏染液、显微镜、恒温生化培养箱。

1.2样品来源

厨师和患者肛拭子8份,保存于Cary-Blair运送培养基中送检;7份剩余食品及2份患者呕吐物样品,低温送检;6份厨房用具涂抹样,保存于3mL生理盐水中送检。除剩余食品样品外,所有样品均采集平行样。

1.3方法[1]

呕吐物、厨师肛拭子及厨师手厨房用具涂抹样,食品、厨房用具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4789)、《细菌性腹泻临床实验室诊断操作指南》(WS/T498-2017)进行检测。

2.结果分析

2.1增菌分离培养结果[2]

按无菌操作称取剩余食品样品25g加入盛有225mLTSB的均质袋中,以8000r/min均质2min,36℃培养24h。将各样品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平皿、改良Y琼脂平皿、EMB、MYP、SS、血平板,志贺菌属、改良科玛嘉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等显色培养基,改良Y琼脂平皿置于26℃培养,其余置于36℃培养。自18h起持续观察,培养23h时,发现在1份呕吐物样品的血平板上有溶血环小菌落,该菌落周围透明、针尖样,继续观察至29h,在1份食品样品(牛肉)血平板上也发现周围透明、针尖样溶血环菌落,该菌落生长缓慢,继续培养观察至约40h,此菌落生长为圆形、边缘整齐、界限分明、灰白色、半透明的菌落,有透明溶血环2~3mm,挑取可该疑菌做血平板纯培养。

2.2分纯培养结果

将11株可疑菌落分别接种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和TSB增菌液,36℃培养18h,肉汤液变澄清,试管底部有颗粒状沉淀,摇动试管沉淀成絮状。培养48h后排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志贺菌、变形杆菌、致泻大肠埃希菌、李斯特菌、蜡样芽孢杆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2.3鉴定结果

挑取可疑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镜检结果为短链状排列球菌。然后进行触酶试验、氧化酶试验、链激酶试验、杆菌肽抑制试验,同时做阳性和阴性对照试验,可疑菌落除触酶试验阴性外,链激酶试验、氧化酶试验、杆菌肽抑制试验均为阳性。结果表。

2.4血清学实验结果

8例患者血清学凝集试验,恢复期血清平均滴度相对急性期血清平均滴度,呈8.2倍增长。一般认为双份血清呈4倍增长既有意义。

综合以上试验结果:1名厨师和7名患者的肛拭子、2名患者呕吐物、1份剩余食物,检出β型溶血性链球菌。

3.讨论及建议

3.1严控致病菌

溶血性链球菌广泛存在于水、空气、粪便等环境样品以及人和动物的口、鼻、咽喉中,可通过空气飞沫、直接接触传播或通过黏膜和皮肤伤口感染,被污染肉、奶、蛋等食品及其制品也会对人进行感染。人畜化脓性感染部位、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常成为食品的污染源。溶血性链球菌通常污染食品途径有3条:第一,食品加工前就已带菌;第二食品加工或销售中造成污染;第三熟食制品包装不严造成污染。本次食物中毒发生在某小公司,由于食堂工作人员短缺,临时外借1名厨师,该厨师在有腹泻的情况下,没有拒绝邀请,而是带病坚持工作,遂导致此次食物污染中毒事件的发生[3]。因此建议:第一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加强对公司内部食堂食品卫生监管力度,提高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意识。第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责令该公司食堂对污染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清洗消毒加工场所,改进加工工艺,维修或更换生产设备。第三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卫生部门联合组织,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防病知识。

3.2提高检测能力

对于传染病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疫情事件,病原微生物的常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过程繁琐、周期较长,如致病菌的检测要经过增菌、分离、鉴定等步骤,通常需要4~5天;而病毒的检测往往要经过细胞培养这一个时间过程,这样分离鉴定至少需要大约3周或更长时间。这样疫情就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就会造成老百姓经济和健康利益受损,也严重影响政府及相关部门公信力[4]。近年来随着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在卫生检验领域广泛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已经成为检测病源微生物快速有效的试验方法,也逐渐成为传染病及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疫情最重要的分离鉴定技术手段,众所周知,该方法具有灵敏、特异、简单、快速等特点,在农、林、牧、医等各领域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发展;特别是在应对传染病或细菌性食物中毒疫情事件中,该技术能快速、准确地找到致病菌,为有效控制疫情,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此次事件发生正赶上中心唯一的PCR检测仪维修保养期,致病菌分离鉴定全程采用传统方法,包括培养法、血清学分析法等,凸显检测方法步骤繁琐和费时费力,该事件同时说明基层疾控中心拥有多台PCR检测仪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GB4789.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S].

[2]程小迎,张梅.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J].浙江预防医学,2015,27(9):968-969.

[3]苟伟民.一起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结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5:267.

[4]郭丹桂,许少洪.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疫情和食物中毒检测中的应用[J].职业与健康,2013,29(21):2857-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