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刍议杨晓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高中物理教学刍议杨晓秋

杨晓秋

杨晓秋(四川省天全中学四川雅安625500)

摘要:高中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懂难学,这是因为和初中物理相比,高中物理学习内容在不断深入,而且从学习方法上也有了明显不同,因此使得很多学生感到难学。要想突破这个困境,教师就要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让他们掌握物理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9-055-01

一、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初中阶段的物理问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易懂,物理现象比较直观,学生不但容易接受还容易记住,而且,涉及的题型也比较简单,所以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记着公式,然后用已知条件带入公式就能解决问题。学生升入高中以后,不论是定理、定义、概念,还是公式、题型都越来越多,另外,学生学习的科目也增多不少,学生如果还是按照初中阶段以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就难以适应高中物理学习了。如果理解能力差,学生即使把公式、定义背得滚瓜烂熟,也会不解其意,而且遇到形同质异、形异质同的问题,就会觉得两个问题是相同的,但是却需要用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规律进行解决;而遇到看似没有一点关系的两个问题,但是要用一个物理规律来解决,会觉得物理好像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因此,物理教师要从高一就开始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二、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让枯燥的知识形象化

物理学科是一门抽象的、思维性比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对于抽象思维比较薄弱的学生尤其是高一的新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而课堂多媒体的应用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欠缺。首先,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将物理教学内容以声画结合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能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高中物理中“参照物与运动的相对性”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如果仅用语言描述,难免有的学生因为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而造成一些理解上的困难。如果能够播放一段地面上看到的火车运动的视频再与火车行驶中周围树木向后运动的视频相比较,就能让学生进入到这个“相对运动”的教学情境中,深入地理解本节知识。其次,多媒体教学手段能突破实验室的局限。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从物理学科的历史发展来看,实验是推动物理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样实验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手段,实验是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巩固与检验,但有些理论是无法通过实验来进行操作的。比如“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节内容,学生对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造成的日食现象较难理解,如果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动画模拟太阳、月球、地球的运动,就可以超越文本,让学生感受到在地球上看到日食产生的原因。所以说,多媒体有物理实验所无法替代的模拟性,能使抽象变得直观。

三、营造良好环境,调动学生积极性

实践证明,课堂环境的好坏和学习效率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能缓解学生的压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如果课堂气氛紧张、严肃,学生的主动性肯定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灵活地采用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并合理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另外,教师要具备课堂调控能力,能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来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突出,而有的学生潜能需要教师去挖掘和开发。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广阔的发展环境,更多地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开发,把他们潜在的智能激发出来,提高学生的能力。首先,课堂的引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引入显得非常重要,好的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究。教师的提问不要局限于学生直接回答,更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其次,知识的获取。新课程下的物理课堂教学内容应让学生自主去合作、探究。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去发现问题,积极思考,要围绕问题作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并具备一定的能力去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的过程中获得亲身体验,发现物理现象和规律,在和谐的教学探究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

四、巧用课堂提问,营造创新氛围

物理教师的合理选用与课堂氛围的渲染是关键。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中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各个学校在选择物理教师时,要考虑其本身的创新能力。只有具备良好的物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使中学生受其影响。而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是教师施加影响的有效途径,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手段。实践表明,在教师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时,学生的思维跳动最为活跃。1、设想性提问。针对所教物理内容,让中学生在面临相同的环境的情况下,提出各自的设想。2、发散性提问。发散性思维是主体从已知的条件出发,对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层面运用推测、联想、假设等形式寻找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教师要根据所教内容,让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发散性思考。3、质疑性提问。根据课本和实际,挖掘教材中的亮点,在可提问之处向学生精心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更深切的思考。

总之,高中物理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要想在新的课程改革下实现物理教学的良好发展,教师就必须要遵循新课程改革精神,创新教学方法,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