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围术期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围术期护理

杨和平

杨和平

(解放军180医院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目的在临床工作中,不典型肺部病灶的诊断对临床和影像学一直是个难题,CT定位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团块状、结节状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取材准确,确诊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我院呼吸内科共对75例在高分辨的螺旋CT定位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来帮助明确诊断,回顾性探讨活检术的护理,总结如下。

【关键词】经皮肺穿刺活检术CT引导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7-0324-02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2011年对本院呼吸内科的住院患者75例回顾性分析,分别有男性56例,女性19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0岁,肺占位性病变60例,大片状肺病灶16例。

1.2方法:根据病灶的位置采取适当体位,多选择仰卧位,俯卧位或侧卧位,将体表定位,用自制间距5mm金属栅条放在预定的体表位置处进行定位扫描,常规CT扫描后选择最佳中心层面为穿刺层面,取距病灶最近的皮肤为穿刺点,但应避开肺内或体表大血管,叶间裂,肺大泡,骨性结构等,测量进针方向、角度和深度,并在体表做好标记,尽量采取水平或垂直进针、以减少穿刺时对角度估计的误差,穿刺点皮肤常规消毒麻醉,进针时嘱患者憋气,以免造成穿刺针移位,影响穿刺效果,穿刺针自体表穿刺点刺入,按设定的方向和升度迅速穿透胸膜刺向病灶,再行CT扫描,观察针尖和病灶的关系,确定针尖到达病灶后进行活检取材,取材后嘱患者憋气退针,将活检组织推入组织固定液中,立即送病理室进行病理检查,术后观察有无气胸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并采取穿刺部位向下的限制性体位,观察20min,确认患者无异常,才可让其离开CT室[1]。

二、结果:

75例患者穿刺处肺部组织,穿刺成功率98%,75例患者穿刺前诊断肺占位性病变60例,大片状肺病灶16例,穿刺后病理明确诊断肺癌58例,肺部炎性假瘤5例,肺结核12例,穿刺后异常情况中,术后气胸5例,给予胸穿抽气体全部控制,咯血4例,无大咯血经过止血治疗后全部消失,其它未见异常。

三、护理:

3.1术前护理稳定患者情绪,消除恐惧心理,检查前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情绪,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检查方法及优点,向其讲解成功经验,讲明该方法安全简单,痛苦少,使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本检查的安全性和优势,消除其心中疑虑和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主动配合意识,本检查前有5例患者对此产生恐惧心理,经护士耐心解释,顾虑消除,使得检查顺利进行。

3.2术前准备术前常规行心肺功能及凝血机能检查,穿刺前对患者进行屏气训练,对穿刺前仍有恐惧和精神高度紧张者,可术前10min肌肉注射1支地西泮,咳嗽频繁者给予止咳平喘药物,准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械。

3.3术中护理穿刺时指导患者制动,体位保持与定位时一致,注意屏气,控制咳嗽,必要时术前给予止咳剂,以免影响操作和准确性,护士密切配合,帮助消毒,铺巾,协助医生选择穿刺点,并做好穿刺标本的处理,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如出现头晕、心悸、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刺激性咳嗽、咯血甚至晕厥等症状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停止穿刺,让患者平卧,必要时吸氧,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3-0.5mg。

3.4术后护理术后询问患者有无异常感觉,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呼吸、心率及血压的变化,交代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如避免剧烈咳嗽和剧烈运动,交代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如避免剧烈咳嗽和剧烈运动,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3.5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3.5.1气胸气胸是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对少量气胸者,患者一般无症状,嘱其卧床休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肺压缩50%以上时,患者有憋气、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症状,出现气胸症状后停止操作[2],让患者取患侧卧位、吸氧、进行CT扫描了解病情,协助医生胸腔穿刺抽吸,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本组术后并发气胸5例,治疗后缓解。

3.5.2出血因穿刺过程中损伤血管,患者术后可出现痰中带血或咯血等症状,痰中带血较常见,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发生咯血时给予止血药和抗感染治疗,大咯血者较少见,一旦出现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采取措施,本组4例患者出现咯血,常规对症处理后恢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目前胸部病变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穿刺术简便,创伤性小,定位准确,成功率高,但对手术并发症应重视,并加以预,防这需护士了解患者病情,掌握手术过程,做好对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程淑萍、经皮针刺非活检术的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03,8(6):533.

[2]余平平,万光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23):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