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疗效研究胡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疗效研究胡勇

胡勇

(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盛康中心卫生院湖北襄阳441716)

【摘要】目的:研究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到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胆囊全切除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指标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效果显著,能明显举哀女国第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胆囊部分切除术;胆囊炎;胆结石;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4-0115-02

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肝胆疾病,胆囊炎起病缓解会导致患者的临床症状存在一定差异,并且发病原因也有所不同。其中急性胆囊炎主要是因为急性梗阻和细菌侵袭所致,而慢性胆囊炎则是因结石长时间的刺激所致。在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情况下,其可能出现结石脱落阻塞管道的情况,严重时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在患者发病后必须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本研究对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6月到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患者的年龄在23~71岁,平均年龄(45.62±7.85)岁,患者的病程在1~7年,平均病程(3.45±0.67)年。

试验组男23例,女17例,患者的年龄在21~70岁,平均年龄(45.73±7.92)岁,患者的病程在9个月~8年,平均病程(3.52±0.71)年。

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基本资料相比P>0.05,与对比研究的要求相符。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胆囊全切除术治疗,其中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处理,在患者右上腹开切口后对胆囊的位置进行明确,然后将胆囊全部切除。

试验组采用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其中于对照组一样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处理,在患者右上腹开切口后将胆囊充分暴露。之后从胆囊底部将胆囊切开,清除胆囊中的结石,然后将患者胆囊底部、体部和颈部前臂大部分切除,保留与肝脏相邻的后壁,切除时应确保切除后能够对其剩余的胆囊进行对拢缝合处理。使用电刀对胆囊膜进行搔刮处理,然后使用酒精与石碳酸进行处理,之后在探针的帮助下完成对胆囊管的缝扎处理,并且要防止胆总管被误扎。完成后将胆囊口连续缝合,并在小网膜孔处防止引流管,将腹腔逐层关闭并缝合。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并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疗效判定标准为: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并且未出现复发的情况,则视为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并且未出现复发的情况,则视为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治疗后复发,则视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其中分别采用百分率(%)和(x-±s)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完成对两组数据组间对比的统计学检验,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显效23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

2.2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5.72±4.57)min,术中出血量为(89.6214.35)ml,住院时间为(6.45±1.28)d。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91.25±19.62)min,术中出血量为(122.34±21.67)ml,住院时间为(9.85±2.26)d。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中1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发生胆漏,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者中4例出现切口感染,3例出现胆漏,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

3.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发病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根据临床上对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的观察,其发病后会表现出恶心、呕吐、畏寒、发冷等胆囊炎的症状,并且会出现消化不良和疼痛等胆结石症状,导致患者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上对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的治疗方式较多,但主要是以手术方式为主。其中常见的手术主要有胆囊全切除术和胆囊部分切除术,但临床实践表明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完成对患者的治疗。

其中胆囊全切除术是指直接将患者的胆囊全部切除,这种方式能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并且能全面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胆囊三角区存在胆总管、右肝管和右肝动脉,患者一般存在反复验证和组织粘连的情况,导致该区域的解剖结构发生变异,在采用手术强行将其切除时,将很容易导致胆总管受损,这样就需要进行引流处理,导致患者的手术范围扩大,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因此胆囊全部切除的方式并不适用。同时,胆囊全切除术后患者的并发症较多,其会对患者的术后恢复造成严重影响,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经济压力。

胆囊部分切除术是将胆囊底、体和颈部前壁切除,保留其后壁的切除方式,这样不仅能让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并且能防止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相对于胆囊全切除术,胆囊部分切除术的适应范围更广,并且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有很大帮助。

本研究对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说明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金大刚.胆囊部分切除术对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0):35-36.

[2]金成泽.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71):63.

[3]王振启.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9):172-173.

[4]何正敏,何妮莉.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效果[J].中国处方药,2015,(01):88.

[5]李明刚.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疗效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4,(09):100-101.

[6]龙斌,罗梁峰,谢明锐.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4,(2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