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早期活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1

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早期活动效果观察

袁志婷

(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南京210029)

【摘要】目的:研究指导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早期活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10月本院重度心力衰竭患者60例,依据干预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指导进行早期活动,对照组常规保证卧床休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P<0.05。结论:指导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早期活动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重度心力衰竭;早期活动;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5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9-0157-01

以往多认为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不适宜进行运动锻炼,应该保证持续卧床休息,这样才能够使心肌耗氧量减少,缓解心脏负担以及临床症状,促使下肢水肿状况得以消退。但是临床发现持续卧床会降低患者运动耐量,导致肌肉萎缩甚至栓塞疾病[1]。本研究具体分析指导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早期活动的效果。

1.资料及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60例我院收治的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收集时间为2015年9月—2017年10月之间。依据干预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30例,17例男以及13例女,年龄平均(56.28±6.36)岁;对照组30例,18例男以及12例女,年龄平均(57.59±6.14)岁。两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指导患者保证卧床休息,经医护人员协助进行日常自理活动,等到患者心功能恢复到Ⅲ级以上按照患者自己医院进行活动,不规定运动量、方式以及持续时间。

观察组则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活动,(1)第一阶段:即入院初期,主要进行肩部、肘部以及关节的床上活动,训练自己翻身以及坐在床边,每天训练三次,每次持续5~10分钟。之后按照患者耐受慢慢增加频率以及持续时间,逐渐使患者能够自己在床上洗漱、吃饭、穿衣。(2)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患者生命体征已经平稳,呼吸困难症状不明显,指导患者进行床边站立、床边坐椅、室内行走,每天训练2次,每次持续15~30分钟。(3)第三阶段:这一阶段为维持阶段,主要训练步行能力,按照患者耐受程度确定具体运动量,基础运动量为6分钟步行运动可能的最大距离的15%左右,慢慢增加行走距离及时间,保证患者可以持续行走大约1~2千米,时间累积保持在35分钟左右,每天训练一次。

观察组患者活动期间如果出现非预期的呼吸困难以及明显疲劳,出现有意义的心律不齐,心率超过110次/分钟,收缩压与静息状态下降升高10mmHg,或者降低20mmHg,则应该终止运动,避免出现不良情况,等到患者状态稳定后继续进行训练。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便秘、栓塞或血栓、压疮各项并发症。

1.4统计方法

SPSS22.0对获取数据开展分析,[n(%)]表示并发症发生情况,χ2检验,P<0.05则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3.讨论

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一般变化迅速,突发死亡的可能性大,活动时会有乏力、呼吸困难、心悸等表现,因此以往均认为这类患者早期不适宜活动,一般指导患者保证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协助进行翻身、洗漱、排便、进食等日常事项。不过另外发现长期卧床会减弱活动能力,影响患者心理状况,加重病情。本研究对观察组进行早期活动指导,结果发现早期指导患者进行适量、有计划的早期活动能够减低患者静息心率,显著提升患者心功能,减少由于长期卧床出现肺部感染、压疮、便秘、血栓等多种并发症[2]。另外有学者研究发现,在活动干预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每天进行2次,每次持续接近半小时,能够使膈肌活动度明显增加,改善通气功能,减低呼吸肌耗氧量,降低呼吸频率,稳定病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活动期间必须严格依据患者耐受度确定运动量、持续时间,以免导致负面后果[3]。从本研究结果可以得知,早期对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活动指导,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0%,较仅保持卧床休息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3.33%明显更低,P<0.05。

综上所述,指导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早期活动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死亡的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武俊英,孟世峰,许志强等.心力衰竭病人运动康复治疗的系统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8):2232-2236.

[2]马潇然,孙国珍,陈媛媛等.心力衰竭患者家庭运动行为的自我效能干预[J].护理学杂志,2017,32(15):4-7.

[3]陈燕,梁涛.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7):66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