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理安全管理周春梅

/ 2

浅谈护理安全管理周春梅

周春梅

周春梅(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护理部054000)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健全和加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法制、经济意识的不断增强,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后,再一次敲响了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警钟,如何科学有效地实施护理质量管理,控制护理缺陷和事故差错的发生,成为医院如何加强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的重要问题。

1护理管理面临现代社会发展的挑战

1.1护理服务需求面临着挑战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化修养及健康素质不断提高,对护理质量的期望值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随之不断增高[1]。具体表现在:一是现代护理服务以病人利益和需要为中心的人文环境即最大范围最深层次的人性化关怀为理念;二是文化层次不同病人所需求不同层次护理服务的要求不断增加;三是护理服务整体呈直线增长趋势,护理队伍整体素质下降,工作效能不高,工作量大的矛盾更为突出,与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不相适应。

1.2防范护理差错事故发生与纠纷的能力面临着挑战随着我国的法制不断完善和法制教育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在就医倾向增加的今天,患者及其家属在就医过程中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身利益和生命质量。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正是属于公正、及时、妥善处理医疗护理事故,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加强社会对医院监督,增强医护工作者的责任感,规范医疗护理质量管理,提高业务水平,改善服务质量,有效地防范护理差错事故与纠纷的发生。

1.3面临多元文化对护理发展的挑战在护理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护理模式的转变,向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2]。从多元文化护理与护理程序有机结合,到深刻、具体地认识护理对象;从多元文化角度尊重、理解病人,到多元文化的角度照料病人,要有一个适应和认同的过程,在给患者提供治疗护理的同时,也会造成护患之间的矛盾,在护理过程中病情观察的技术熟练程度等方面稍有不慎就会产生不良后果,造成纠纷甚至差错及事故。

2护理安全管理存在缺陷

2.1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观念转变缓慢,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和应急措施,在护理过程中忽视危机因素和潜在的隐患,忽略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患者权益尊重,引发护患之间冲突和纠纷的现象时有发生。

2.2执行护理制度和操作常规不严。在护理诊疗过程中,有些护理人员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执行医嘱不严谨,药品管理混乱,违反护理操作常规和不严于职守,观察病情不周到、不细致,不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延误抢救时机,拒收危重病人等而引发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

2.3医院领导、护理管理职能部门对执行规章制度的监督力度不够。医院检查流于形式,执行部门监管疲软,只是应付主管部门的指示,这是隐藏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重要缺陷。

2.4专业技术素质及其影响。许多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源于护理技术上的分歧,或者说是病人及其家属认为的护理治疗技术上的失误。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技术素质,从而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的产生。同时,更要重视的是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影响。

3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

3.1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增高,护理人员要树立现代护理服务观念,正确认识和对待在护理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为病人提供多层次的优质护理服务,要注重自身的心理、人文科学教育,要学会运用社会、心理、公共关系的理论和技巧来满足病人的护理服务需求,以周到、热情、高效的护理服务,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3.2进行科学管理以控制护理缺陷。护理工作是一项繁琐而不易令人满意的服务性工作,因此,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出现一些护理缺陷也在所难免,但是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加以控制,可以避免、减轻和消除对病人不良影响或损害的因素[3]。因此,我们要及时引进缺陷管理工作机制,加强护理质量的环节质量管理,把好质量关口,切实把护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病人安全,使护理缺陷发生率控制在最小范围。要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建立护理质量指标控制体系,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科学管理,责任到人,强化责任,奖优罚劣,从而有效地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

3.3建立和健全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并强化法律意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又一次警示我们,要提高护理质量,增强责任感,加强管理。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往往潜伏于缺陷易发环节、易发因素、易发时间和易发人员身上。医院领导、护理管理职能部门和科室负责人要正视护理安全管理的缺陷,建立和健全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完善医德医风自我约束机制,强化护理人员语言技巧训练,加强护患沟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提高业务技术和整体素质,不断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全部护理行为,时刻以“条例”警告自己,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韩光曙.医院的安全文化与医疗安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129.

[2]冯国俊,才万,王静.谈新时期医疗安全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48.

[3]李红薇,刍义.新时期产科医疗安全盲点的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