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嗓音的保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1

浅谈小学生嗓音的保护

孙秀文

孙秀文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张义镇临山小学733000

保护嗓音要从少年儿童做起,因为自幼嗓子沙哑或者发音不清楚,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儿童的嗓音,由于发音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如果没有正确的科学方法指导,大声地喊唱,长时间地放开喉咙嘶叫,久而久之,就会使儿童甜美的声音变得粗哑生硬。作为教师和家长,要切实注意保护好儿童的嗓音。

首先,教给儿童科学的发声方法。儿童在初学唱歌时,往往不自觉地将口腔咽喉打开。正确方法如“微笑”、“放松唇”、“半打哈欠”的状态等,下巴应当自然地向后拉一些,但不能使肩部紧张,要放松肩部,双肩自然下沉,使气息自如地往外输送。正确的发声机能活动是建筑在最大限度地运用共鸣上的,不是用喉头的力量,不是用气息压迫它,而应当是柔和地、有弹性地运送气息,发出共鸣的声音。儿童的声带仅一、二毫米厚,所发出的声音是极小的,全靠共鸣腔体的调节,形成音色上的变化。

其次,禁止儿童过度用嗓。长时间用嗓过度或高声喊叫是儿童声音嘶哑的主要原因,高声喊叫会导致声带充血、水肿。由于儿童发育尚不成熟,自我表现欲强,自我控制能力差,容易过度用声而导致声带受伤。尤其是低年级的同学,有时候上课时,教师如果表扬某某同学声音很响亮,其他同学则会纷纷效仿、攀比,一个比一个的声音要大,甚至扯着嗓子吼,小脸挣得红通通的,似乎拼得声音最大的才是最好的。教师善意的表扬误导了学生的思想。

有时还有部分教师为了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同学们回答问题或读课文时要声音宏亮,尤其是在齐读的时候,学生们往往会拼命放大声音去读,害怕老师会听不到自己的声音,而老师会一次又一次鼓励:能不能再大声一点?从声音效果上来听,似乎是书声琅琅了,可是否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考虑过?回答问题正确与否与声音的大小无关,课堂气氛的活跃与否与声音的大小也无关,那么,有必要盲目地追求大声、高声吗?所以,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要适当引导学生正确用嗓,以能够听清楚的声音说话就行。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抑扬顿挫的语气,太大声成了噪音,而且无意之中伤害了学生的声带。

长期声音嘶哑的儿童多数已形成声带小结,症状较轻的患儿会出现发音无力、音调改变的情况,症状重的患儿会出现声音嘶哑甚至呼吸困难。但如果父母能及时发现孩子的这一情况并予以纠正,儿童的声音还是会好转的。

为了使青少年儿童有一个甜美的嗓音,平时在保护嗓音方面应该有以下禁忌:

一忌感冒。感冒会导致声带充血,造成儿童声音嘶哑。所以,家长要注意天气变化,给孩子增减衣服,严防感冒。儿童感冒以后,不要喊闹,少说话,使充血的声带得到休息。

二忌冷热过度及辛辣食物。变声期应加强营养,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过冷、过热或刺激性强的食物。辛辣食物会刺激儿童的嗓子、食道,引发咳嗽,使嗓音发哑,特别要禁食辣椒、生大蒜、油炸食物等。在用声后尤应忌食冷饮,因为在声带血管扩张的情况下,冷刺激会使血管骤然收缩,可导致声音嘶哑。

三忌给孩子施加压力。认识变声是人人都要经历的生理过程,只是有轻有重、有早有晚、有快有慢、因人而异。因此,既不必为此担忧,也不应给孩子施加压力、管束过严。

四忌男孩娇声娇气。受到家长溺爱的男孩,在这个时期不注意培养良好的发声习惯,将终身“男声女调”。

五忌大声喊叫。要劝告、提醒孩子避免大声喊叫,也不要把高音喇叭、录音机或电视机的音量开得太大,以致迫使他们用力讲话。这样,对发育中的声带是极为不利的。

六忌用嗓过度。比如艺术学校学生正处于学习各种基本发声法的时期,此时应该有保有练、保练结合。变声反应轻的或在变声后期,可选择音调不高、声腔变化不大的曲目,作少量多次训练,每次20—30分钟,间隔30—50分钟,这样可以使声带得到充分休息;变声反应重的,应严格禁声,以免损伤声带。

七忌上呼吸道感染。要重视全身健康,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因为上呼吸道感染波会及声带,可引起急慢性炎症,对变声期的声带影响较大。

咽喉是人类用来说话、唱歌的主要器官,所以,老师和家长应引导学生正确用嗓、护嗓,让学生唱出最动听的歌声,用最甜美的声音来表达心声,让学生拥有健康、美好的童年生活,并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石!